1942河南大饥荒史
同年,地处抗战前线的河南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数千万人流离失所,近300万人饿死。
这一极其悲惨而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中国的史书中鲜有记载,今天的人们对其真相也知之甚少。
最终,知名作家刘震云为了重温这段几乎被这个民族遗忘的历史,走访了灾难的幸存者,并最终写出了名为《文古1942》的调查小说,使他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叙述者。
导演冯小刚看后深有感触:“二战期间,全世界都知道希特勒和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但1942年,中国河南有300万人死于旱灾,却很少有人知道,更别说外国人和中国人了。刘震云写了一本关于它的书。我是在1993看到的,很震撼。”
后来,冯小刚将刘震云的小说《一九四二》改编成了一部历史电影,名为《一九四二》,并邀请了李、张国立、陈等人主演。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卡片搜索即可免费观看这部电影。请提前准备好纸巾。
影片讲述了他的老上司在河南大旱期间去陕西避灾,却未能到达目的地后沦为难民的故事。他目睹了儿子、儿媳、妻子相继惨死,政府的腐朽统治和日军的入侵更是让灾难雪上加霜。最后只剩下他的老板,他在回河南的路上收养了一个同样失去家人的小女孩。
电影反映生活,但生活有时比电影更残酷。这些都是已经搬上银幕的故事。能否用短短两个小时来形容“子怡吃货”、“卖儿弃女”、“野狗吃尸”、“千里无人,饿死擒山野”的场景?
其实从1941的秋天,河南就开始出现干旱。在许多地方,没有收成。农民们开始刮树皮,挖树根作为食物。到1942年秋,持续一年的干旱更加严重。树皮和树根已经基本挖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照片上是当时饥荒中的河南灾民。每个人都不修边幅,等待政府的救济。
当时的政府虽然采取了救灾行动,但既没有计划,也没有尽力。各地都在互相观望,推卸责任,隐瞒灾情。
战争和饥荒导致一些妇女将自己卖给人贩子,以换取一些食物或一点钱,以维持父母和子女的生命。
1943年春天,河南依旧干旱,很多灾民为了生存选择了举家逃亡。受灾最严重的村庄基本空无一人,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陕西。在逃亡途中饿死、掉下火车、碾过的人数无法计算。目前公认这场灾难的死亡人数为300万,但真实的具体数字一直是个谜。
影片中,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的时代,以张国立为代表的这个难民的男主角,不仅在开拍前半年就开始练习河南话。拍戏的时候也集体减肥,真正体验了长期饥饿的感觉。张国立说,当你真的很饿很虚弱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物的台词都是多余的。
时隔78年,当年目睹那场饥荒的人大多已经去世。就算活着,至少也是八九十岁的人了。河南省《珙县志》关于此事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民国三十一年,大旱,日寇入侵,酿成大祸。农民多以树皮、雁粪、观音土充饥。”
当我们觉得电影氛围太重的时候,要知道这些血腥的画面确实发生在过去历史的某个时刻。
从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影片大部分都是在逃亡的过程中拍摄的。逃亡的路上,一边是天灾,一边是战乱,到处是断肢断臂,到处是哀号,人民水深火热。
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经常用暗色调来表现底层人民的黑暗生活,画面中大部分是旱地,极小部分是天空。这幅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暗示了政府的暴虐统治。
同时,导演多次用特写镜头来反映难民的悲惨处境,如一群野狗在逃跑途中撕咬死去的难民尸体的特写镜头,给人以极大的精神冲击。同时多次使用远距镜头来表现难民的数量,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
影片中,逃离沙漠的灾民衣衫褴褛,食物匮乏,而政府官员们衣食无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开头就提到“江泽民因为豫有饥荒,特意减了两个菜,以示对救灾的支持。”这句话暗示了后面的人偏差的结束。在拍摄这一内容时,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以黄色为主的暖色,突出统治者舒适的生活。
一、楼主范殿元(张国立)
范殿元原本是河南的地主,两个孩子,家境殷实。他的儿子在一场饥民与村民的混战中被打死,因为饥民是“大胃王”。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饥荒来的时候,他的老上司驾着马车,带着老婆,拉着粮食加入了逃难的行列。
在逃亡的途中,他的儿媳在生下孙子后不久就筋疲力尽饿死了。电影中有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场景。媳妇饿死后,婆婆赶紧抱着刚出生没几天的孙子扒开衣服,说趁热吃几口奶,死媳妇没奶了。
后来他老婆也饿死了,他女儿为了5升小米被卖到妓院。
在躲避敌人轰炸的途中,范殿元抱着孙子趴在地上很久,不敢起来。后来他的小孙子被他闷死了。
然后他的长工被日本人捅了喉咙,死了。
他的马车、粮食和银元在途中被当地警察强行“征用”,但实际上都被拿走了。
逃离大漠的目的是让一家人活下去,但范殿元到了陕西,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作为一个有钱人,他变成了一个像房客一样的难民,这说明在灾难面前,所有的难民都是平等的。
一无所有的范殿元不想逃跑,开始逆着逃跑的人群往回走。在路上,有人告诉他,“现在回去就是死。”他默默地说:“我只想死在离家近的地方。”
范殿元绝望的心态和疲惫的流浪精神,已经让他的希望和身体一样岌岌可危。
然而,当他转过山坡时,他遇到了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她哭了。小女孩告诉范殿元,她哭的不是父亲的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
范殿元让小姑娘叫自己叶。小女孩抬头喊了一声“叶”。于是,他拉着小女孩的手向山下走去。到处都是死尸,雪在摇曳。
二、范殿元的女儿——明星(文王子饰)
明星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怀里总是抱着一只黑猫,宁愿不吃几口就带在身边。躲过敌机轰炸后,她毫不畏惧地跑出去找猫。
然而,小姑生下孩子后,她告诉家人把猫杀了。随着一声凄厉的猫叫,猫被宰了炖。范殿元坐在女儿身边哭着说,星星,爸爸对不起你!但是,明星看着剥好的猫皮,没有任何表情,最后说:我也要喝猫汤。那时,她已经饿了。
当一家妓院伪装成服装厂来买女孩时,邢星建议他的父亲卖掉自己,但范殿元拒绝了。星星劝爸爸:我受不了,我连柴火都吃不下。请让我逃走!也可以换五升小米。她还故意向那个人强调,自己会读书、会看书是“优势”,最后她被收买了。她在给别人服务的时候,因为吃得太饱,蹲不下。
星星的结局是必然的,人在灾难面前是没有底线的。一个小人物的历程,反映了当时环境下很多人的经历,真的很可悲。
第三,房客是瞎鹿(冯·)
房客的盲鹿是影片中最懦弱最可悲的角色。他可以为了几桶小米而无视妻子被戏弄,他也可以为了几桶米而出卖女儿来犒劳母亲。
虽然他已经活得没有下限了,但还是没能挺过这场灾难。最后,他偷不走毛驴,一头扎进了一口放着开水的锅里,留下了两个孩子和妻子。
冯饰演的盲鹿才是影片中真正的受害者。他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只要能活下来。
1942年,冯小刚没有自己的态度,让观众决定一切。“你就是你所看到的。”。
没有渲染,没有修图,以速写的方式还原给观众最真实的场景,其中描述了大量的细节,看似黑色幽默,实则是深深的悲哀。
据说,当冯小刚找到刘震云说他想拍这部电影时,连刘震云都震惊了:他以为没有人想看这么悲惨的故事。
影片酝酿于1993,开拍于201110,最终冯小刚在最冷的五个月完成拍摄。因为逃亡的主题,整个剧组最多的时候表演了600人之多,最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人之多,包括200多辆转运面包车,完全是拉练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他们在细节上的努力非常感人。
比如重庆的拍摄部分,主要是关于国民党和宗教人士的活动。这条街由摄制组设计,重庆市政府出资。施工完成后,摄制组去现场时都惊呆了。这些建筑都是按照永久性建筑建造的,商店里卖的东西都是实物。
后来,这条街也成了重庆的一个著名景点:郭敏街。
给摄制组印象最深的是难民们接火车的场景。为了有好的拍摄效果,摄制组从山西转战东北,终于找到了一辆1942的美制机车,还能开。
但光有机车没有车厢是不够的,于是制作部根据当时难民的历史照片,制作了逃难时拉货用的平板车。
拍摄时是在东北零下20度,当地人好心提醒剧组不要用手碰铁片,不然真的没法撕下来。但是为了呈现真实的效果,不是每个人都能戴手套的,所以戴手套的摸铁,不戴手套的摸木头。
在零下20多度的大雪中,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在列车顶部,拍摄了数百名群众演员。摄影导演吕乐说,这可能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机会,这也算是他的收获。
关于火车,六分钟前后用了一个月,从最后的效果来看还是值得的。
擅长喜剧的冯小刚这辈子最想拍一部电影,就是这部极重的灾难片——1942。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冯小刚感情的杰作。他试图通过70年前的一场人间灾难来反思中国人的人性和救赎。
但影片上映后票房惨败,比同期上映的《对不起泰国》票房差了近4倍。最后,冯小刚不顾一切地拍了一部广告来还债。
一部电影的成功不能用票房来衡量,但票房可以反映大众对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接受和认可。
许多网民在观看预告片后炮轰冯小刚,指责他“发财”,这引起了中国人的共鸣,并为他们赚了眼泪。果然,刘震云的担心得到了回答:没有人愿意看这么悲惨的故事,在这个幸福的年代,人们早已习惯了逃避苦难。
张国立回忆说,冯小刚甚至因为1942年的票房惨败而流泪。当他问冯小刚是不是因为他被启用才导致票房惨败时,冯小刚的回答很感人,并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反而因为票房失利,观众远离了苦难,他觉得应该拍这样的电影。
冯小刚对1942年的爱,虽然不能与历史相提并论,但却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一代人的回忆,是一代人的辛酸回忆。看过的人都说好,但是不敢再看了。
影片最后,旁白念道:“十五年后,这个小女孩成了我的母亲。从我记事起,我就没见过她流泪或吃肉……”
“不吃肉”这几个字可以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灾难的沉思。
都说乱世出英雄,更多的是看生命的损失。
冯小刚的深刻之处在于没有让1942成为天灾,而是把观众的视角引入了人祸。大饥荒虽然是天灾,但也有相当大的人为因素。
“1942”不是眼前的灾难,但它总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重演。人性总是在争取,却不能鞭策所有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以来,无数悲剧在中国上演,有的是为了国家,有的是为了家庭。
如今,流浪汉土匪,是非颠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面前是新时代的繁荣,国家和人民是安全的。
但我们不应该忘记灾难,我们应该正视它,正视它,反思它,从而避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