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官方定义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描述阶段。以西医诊断为主,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根据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临床上主要通过辨证分型来分析疾病,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出现了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治疗急腹症等一批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制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通过使用动物模型和实验观察方法,将证候和经络的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方法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①疾病诊治中的结合。包括诊断上的病证结合,治疗上的综合协调,理论上的互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的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的辨证、分类、分期。这样就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医学角度来审视疾病,既关注病因和局部病变,又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和动态变化,从而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根据中西医各自的理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优化各自的疗法。它不是简单的中西医结合,而是有机的配合,相互补充,这样往往能取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使用是基于不同的需要,或侧重于中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或侧重于西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或根据中西医结合形成的新理论。
②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的研究。西医和现代科学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断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经络诊断、脉诊和舌诊。经络诊断是将中医经络检查的发现与西医的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研究建立耳穴诊断和经络检查。通过各种脉象、舌象仪器,以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达医生在手指下的感受,以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光学等客观反映各种舌诊中舌苔、舌质的变化。此外,还对中医脉象和舌象进行了比较,并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探讨了其成因和机理。本研究有利于实现中医四诊的工具化、客观化和标准化。
③结合中医药法治研究。主要围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调攻益气养血、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进行研究。方法: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找出用药规律,进行处方筛选,然后对适用于该疗法的相关方剂进行药理作用、组方、配伍机理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得知识运用于临床进行验证。
④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有些与西医完全不同。以往对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相关“证”的研究,主要是从西医的角度进行的。方法是以临床为基础,建立研究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中医理论的动物模型或动物疾病模型,寻找中西医的理论结合点。
⑤结合处方药的研究。包括运用西医理论和方法解释传统方剂的作用。其特点是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单味药研究与复方研究相结合。
⑥通过针灸与经络研究的结合。总的来说有五个方面:一是针灸应用于西医临床科室,治疗了300多种疾病;第二,传统针灸技术与西医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创造了头针、耳针、电针、激光针灸和穴位注射。三是从生理学、生理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研究针灸对人体各系统的作用机理,为针灸提供现代科学依据。第四,将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与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相结合;第五,在肯定经络现象、总结循经感传规律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医理论,将现代实验方法与科学抽象方法相结合,探索经络的机理。实验针灸是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经络和针灸原理的新学科。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不仅在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中广泛开展,而且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较为常见。大量事实表明,中西医结合对某些疾病有明显疗效。如对心脑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月经不调、病毒性肺炎、肛肠疾病、骨折、中小面积烧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红斑狼疮等有显著疗效。在一些急腹症的治疗中,它改变了传统的治疗原则,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治愈率,而且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治疗,减少了并发症和副作用。它还可有效治疗医疗急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休克和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种新的复位固定方法可以缩短骨折固定和功能恢复的时间,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也注重运用非创伤性疗法治疗疾病,将西医的一些诊疗方法与中医的气功、针灸、推拿结合起来,以其无创、简便、有效而受到广泛重视。例如,气功用于治疗高血压,针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冠心病,正骨手法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一些新的学科已经建立或正在酝酿之中,如中医病理学、实验针灸、针灸麻醉等。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除了自身的实践外,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突破了大一统理论,以中西医结合为创新,使中西医结合在各自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了新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但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发展历史不到二十年。
纵观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不难发现这一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争议。张锡纯的《在医学热情中向西方学习》向国人展示了我们民族医学与西医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鉴于当时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状况,很多人渴望西学,但西医无法取代中医在当时国人心中的地位,中西医结合的思想一下子就传播开来。
但是,这只是社会需要,而不是学术需要。其实早在张老先生之前就有很多人在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学者王清任的《医林讹》。王老先生为他的《中医形态学》奋斗了一生,可以说是徒劳无功。现在提起他的《医林纠错》,我们都忍不住要笑。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在中医方面的成就,即他的“朱昱汤”组。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指导下,一批专家再次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诚然,这门学科自诞生以来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以至于一度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主流。据说在一次中西医结合的会议上,会议发言人说“在未来的中国,没有中医,也没有西医,只有中西医”。这时,一个老中医站起来问:“中医是马,西医是驴,中西医结合是骡子。现在你既杀了驴,又杀了马,将来这骡子从哪里来?”一时间,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也许老人在当时只是一个肤浅而生动的比喻,但现在看来,这个比喻充满了哲理。中西医结合这个专业出现的时候,成就那么多,但发展到今天,还比不上中医,更谈不上西医。为什么?
我们设想一下,当时那些学者在炮制“中西医结合”。是的,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的学科,两者之间肯定有某种结合。这些结合点,作为他们个人的研究成果,肯定是足够的。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还是有不足的——要么两种医学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么两者不可能结合成一门科学。中医是博大的,宽泛的,普遍的,西医是细微的,小到颗粒。结合起来有多容易?简而言之,他生在中西医结合应该诞生之前。他不是早产儿就是怪胎!
但这个孩子还是出生了。当他出生的时候,我们会给他基本的人权。对于一门学科,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地位。
接下来,孩子就开始长了,而且长得出奇的快。为什么?因为它的父母是在看到很多中西医结合点的基础上构思出来的。这让我想起了那位老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会议上的经典比喻。
我小时候在农村时,农民喜欢用骡子干活。为什么?因为骡子既有马的忠诚和努力,又有驴的倔强和爆发力,可以说具备了父母的所有优点。但是,骡子这么好的东西,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传承!!!
这是我们的中西医结合。那些前辈把它作为一门科学留给了我们。当时他们找到的组合足以建立这门学科,但是发展起来很容易。现在有人提出“废中医”的观点,就是要扼杀中西医结合之母。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中西医结合以后就是个无儿无女的婴儿,成长会更加艰难。即使中医在这场风暴中顽强地站了起来,你也不得不面对父母的中西医结合感情已经破裂的现实。
哦,可怜的孩子!
中西医结合,他算什么?乐观地说,他是一个在中医和西医都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出生的早产儿,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他的父母可能只是一夜情,很容易到后来真的“结合”了。悲观地说,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学术混血儿。他有生物学上的“杂种优势”,但也不是过得去。这是他致命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