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医学教科书有哪些?

清代医学教科书很多,著名的著作有:

1,医宗金镜

公元1739年,清朝乾隆皇帝命吴倩主持编纂一部大型医学丛书。吴倩从全国各地搜集了各种新旧医书,挑选了70多位精通医术、文科的官员共同编辑。历时三年,终于编辑完成。该书汇集了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医书的精华,图文并茂,图文并茂,有解有方,有论有曲。“医宗金镜”的称号是乾隆皇帝定的。后来该书被收入《四库全书》,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与学的必读书目。

2.“我眼中的伟大成就”

黄庭菁(1704 ~?),于乾隆六年[1741]草成此书,历经四稿,却不见付梓。弟子邓(赞福)得知此书并在嘉庆出版十年。改名为“木刻正宗”。出版九年后,被黄庭靖的孙子看到,于是用家族收藏的旧本修改印刷,很明显地恢复了原貌。嘉庆二十三年(1818)该书出版,共23万余字,居历次眼科专著之首。

3.医学起源和发展理论

徐大椿写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这本书可以称为“徐大椿医学论文”,有99篇评论文章。第一册为经络、脏腑、脉象、疾病、方药,第二册为治疗、书论(及各科)、古今。每次有新的想法,都有前人没说过的,一般人不敢说的。尤其是批判时代的弊端很多,论据深刻深刻。在中医史上,缺少这样一位慷慨的批评家,而大春是古今第一人

4.《本草纲目》补遗

十卷,赵学敏于乾隆三十年(1765)初刻,嘉庆八年(1803)增补完成,于赵学敏死后同治三年(1864)初版。后来又多次转载。

5.张仪彤

是一部十六卷的综合性医学著作,由陆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撰。本书前十二卷论述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学、妇科、小儿、五官,分门别类,引用古代文献和历代医家的医学理论。每种病都是先在《内经》和《金匮要略》中论述,后被孙思邈等后人引用。但整体医学思想与薛基、张介宾相似,对“阳有余,真阴不足”的理论阐述非常有力。从中风到婴儿,有16个门,每个门都有分子顺序。风格取自王肯堂的辨证论治标准,选材更为细致。后四卷讨论方剂,共分94支,其中一卷以方祖元委为重点,分析其配伍、作用、治法。另外三册是专方,按病证分类,有方剂。

6、《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它是康熙年间中国最大的一种书,由之太子命编《古今图书总集》十余年而成。康熙帝命其改名为《古今图书集》,卷数六千余册,卷数一万册,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杰作。李《博物艺典集》下的《医部综考》共520卷,分类收集了《内经》至清初的医学文献120余种。有经典医书笔记、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医学艺术、医家笔记、传记等。,且描述系统清晰,分类明确。

7、《外科综合征治疗全生命集》

,又名《外科全寿集》,卷号1,刊于乾隆五年(1740)。吴通过对祖传秘方和生平经历的整理,编撰了《外科全传》。这本书是清末马培智重新分评的,前后三卷,脍炙人口。王的著作首先从病因、证候、诊断等方面总结了坏疽并发症的29种。根据人体上、中、下三部论述外科疾病及证候的治疗,还包括内科、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经验。有效外科处方75个,杂病处方48个。此外,还介绍了200多种常用外科药物的性质和其他制剂,并附有作者的病例,非常方便临床应用

8、《本草崇源》

三卷,写于康熙十三年(1674),是所作,但该书未完成,由弟子高续作。随后王琦走访得到一份,校刊后刻成《医林指月》系列,已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供后续再版。

本书摘录了《本草纲目》经典药物233种(附56种),是一种“尊本”的理论。序言说“本书讲解药性,讲解五运六气原理,意为论述药性理论。药物分为三类,即药味、代、阴阳五行、形。

9.“综合治疗和汇款补助”

八卷,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出版,李(字秀之,名兴安,十七世纪浙江鄞县人)撰。

本书共分八大类:提纲、内因、外体、上窍、陶隔、腹胁、腰膝、下窍。它不同于以往的书籍,侧重于内科杂病。本文介绍了80余种常见的疾病和证候,每一种疾病和证候都列为一章,每一章又分为若干节。先引《内经》,再选学者,注明书籍。病因、外感、辨证、脉象、治疗、用药、附证、方药等。都是详细但不复杂的,也是没有准备的。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

10,《本草纲目》

8卷,王昂所写,康熙三十三年(1694)出版。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临床药物的手册,也是医学指南。主要依据《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前言是药性的总义,归经和炮制要点如下:第一部191种药,第二部83种药,第三部31种药,第四部40种药,水木部58种药,第六部25种药,第七部鱼虫。先辨别每味药的气、味、形、色,然后描述八经、功能、主治,并按药物所属的“十剂”记载在药物的顶端。后期版本增加了400多种药物图谱,更加完善。还有很多书刊,广为流传。

此外,清代流传下来的医学著作也很多,如张志聪的《苏文注》和王昂的《苏文棺椁编注》等,都是医学名著,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