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散文《农家雨后去五堡》赏析
那是7月20日的晚上,北京罕见的持续40多个小时的暴雨淹没了农场的每一个角落。把自己辛辛苦苦半年种满鲜花的小院填满后,我在午夜悄悄冲进了自己的家。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溢出,水从门的大缝隙进入,水从墙的缝隙涌出,雨水混着污水充斥着家里的角落。但是龙王依旧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丝毫没有收工的迹象,大雨倾盆没有片刻喘息。暴雨倾盆而下,屋内外积水成一片,于是我与水的战争开始了。
直到21早上11,我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正在打扫的现场,涉水穿过农场里的一片汪洋,出现在周先生和洪海先生面前,浑身是雨,跟着他们来到首都机场——到陕北的五堡。此时的我就像灰姑娘,五宝之旅就像是去赴一场美好的约会...
在与洪水灾害搏斗了一夜之后,我如梦如幻地在下午到达了陕北吴堡县。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我忘记疲惫,放弃被拯救的家园,义无反顾地去赴这个与吴堡的约会?是啊!是那动人的陕北民歌,是那家喻户晓的信天游,把我从雨中的帝都带到了古老的黄土高坡上的窑洞。
吴堡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这里是当代著名作家刘清的故乡,也是刘清故居和刘清文学馆,让人们了解刘清的创作和生活。这是1948年3月23日,陕北* * *率领的中央纵队,渡黄河到河北西柏坡的起点。还有保存完好的五宝石城遗址,历史悠久,建筑设计精美,被誉为“中国第一石城”。
壶口瀑布附近还有黄河二七,让人感受到母亲河的壮美。还有高家灯村空心挂面之乡,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老张的手工空心面让吴堡县出名了。当然,最吸引我的是这里有被誉为陕北第一民歌的《牺牲精神》的创作者张天恩故居。有融合华夏子孙和各民族姓氏文化的同源堂,让人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魅力;这里有难得的天然优质温泉,可以缓解人的疲劳,休息一下。
刚进吴堡的时候,我就被这个原生态村落古朴的景色吸引住了。著名的张家雁村也是著名的民歌之乡和药谷村。我们住的旅馆通元堂就建在张家雁村的山上。满山遍野的枣树环绕,古朴的村落亲切而熟悉,我可以近距离接触黄土坡,感受陕北民歌的气息。真的圆了我长期以来研究陕北原生态民歌的梦想。
短短的三天行程,让我充实而难忘。五保人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吴堡的原生态,山川河流,枣洞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瞬间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最令人感动的是团队中的两位文学前辈,年过七旬的周明先生和曹谷溪先生。两位古稀老人,紧跟队伍,从不掉队,走到哪里都认真听讲,认真提问。去位于半山腰的刘清故居,爬古迹五宝石城,和年轻人一起下到碛口沿黄河拍照,到毛主席杜东拍照,甚至带着大部队坐“杜东”去山西下辖的碛口镇。虽然汗水湿透了衣服的背面,但我一路唱着笑着,从来不提一个累字!周明老师精力充沛,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大家都笑称他为年轻的“80后”。
吴堡不仅有山美、景美、枣美,还有其古色古香的窑洞的独特美,在于它的人美、心美、情美。《牺牲精神》唱的更好听。洪海老师说:“老裴,你这么爱唱陕北民歌。这一次,你要做好实地采风工作,多学习陕北民歌,感受陕北民歌的精髓,写出你想说的陕北民歌。期待你的好文章。”
吴堡县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资修缮了张天恩的三孔窑洞。洞内有几个洞的房间是一个开放式的展室,里面依次陈列着仿制的骡拉板车、骡子背上的马鞍、脖子上挂着的铃铛、张天恩当时家里的生活用品。据说“牺牲精神”的灵感来源于张天恩驾驶的这辆滑板车。展柜里有张天恩创作的《祭英灵》和陕北民歌的各种版本的歌曲和光盘。这真是民谣界的宝贵财富!当地的朋友捧出一个大相框,里面全是旁边人住的山洞里的照片,指着每一张照片给我们讲述作者鲜为人知的故事。张天恩不仅是陕北著名的民间艺人,也是陕北秧歌和快板的艺术家。年轻时曾驱灵三边,下柳林为边区运盐运炭。沿途的沟壑、山丘、河流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经常走在黄土高原上,抽着毛驴,唱着陕北小调。《赶祭精神》《跑旱船》《十劝男子》等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就是这样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