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边疆的内涵是什么?
其次,本文所要研究的中国历史上的“边疆”,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帝国内部中华文明中心区周边的边缘地区。区分中心区和外围区主要在于政治、地理和文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顾颉刚先生就指出,“边疆,即一国领土的外缘,在地理上与大陆不同,但在国家主权和政治制度上与大陆是一体的。这个意思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这一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所谓政治,即行政上,是中原王朝政治制度(政治统一,尤其是大一统时代的中华帝国)行政控制的边缘,中原王朝不行使行政管辖权,而由边疆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部落、政权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往往呈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高度集权的统治。甚至军事管制;另一个是高度的地方自治。至于在某个地方采用哪种方式实施,要看当地的条件或者时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的中国边疆在形式上是国家权力的统治中心向外部过渡的地区,即从治理到不可治理的特定地区。”从而构成了大一统下中原王朝腹地和“四夷”边疆的格局。
至于文化,一般来说,由于自然、文化和社会条件等因素,这些地区往往是人口不多、地域辽阔的民族地区。生活在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中。他们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经济生活、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和文化类型,在文化和习俗上与中原汉族地区有所不同。
同时,地理因素也是区分中心与边缘的依据之一。顾颉刚先生曾说,中国边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的地理特殊性:“平原山麓,舟车畅通者,谓之内地,沙漠中赶骆驼,浮筏者,谓之边疆;衣冠楚楚,鹤立鸡群者,谓之边疆。”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塞外”、“境内”、“关外”几乎是边疆的代名词。
第三,虽然中心区和外围区是动态的,但纵观历史,它们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俗话说“边疆非裔,四世同堂为号。”直到西方列强入侵,基本维持了中国“四代”为边疆的格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前沿呈现出稳定性与波动性相结合的特征。因此,本文在使用“边疆”这一概念时,为便于论述,一般指历史上中国疆域的边缘地区。
这里必须指出,只把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治共同体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地区视为历史边疆是不恰当的。正如美国地理学家欧文·拉蒂摩尔所认为的,从整个亚洲内陆来看。中国的长城是一个中心,它的南北有两个社会实体,即草原社会(帝国或部落共同体如匈奴帝国、突厥等。)和华南农业帝国。长城沿线两个社会的持久接触形成了互动影响关系。“中国从有利于中国社会建立集约农业的环境中驱逐了一些原本与汉族祖先属于同一种族的‘落后部落’,从而促成了草原社会的建立。”它们之间的地域于是呈现出一种“边疆形态”,实际上只是把中华民族内部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地带,也就是历史上的“内边”,作为整个中国历史疆域的边疆。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现实,从一定意义上说,仍然没有脱离王朝制度的格局。
第四,本文所讨论的中国边疆管理的传统观念,是指边疆管理史上中原王朝(统一政权,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的指导思想。治边方略(又称治边方略)是指统一王朝为了统一边疆、稳定边疆而制定和实施的总体战略,以及规划和指导这些战略的原则和方法。之所以以大一统时代为代表,主要是为了方便讨论历代治边思想和策略与边疆发展演变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因为中原王朝的中心论,就把汉族或统一的中原政权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因为就历史现实而言,中华帝国与边疆的关系在大一统时代更为突出,研究起来也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