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简介|欣赏|反思
1915黑白胶片(无声)185分钟(原16帧每秒)/123分钟(24帧每秒)。
美国时代电影公司出品
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根据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金门》改编)摄影:比利·比泽主要演员:亨利·沃索尔(饰演“小上校”)莉莲·吉什(饰演埃尔西·斯通曼)梅·马什(饰演弗罗拉·卡梅隆)。
摘要
影片以奴隶贸易和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强烈要求解放黑奴开始。1860,奥斯汀·斯通曼即将成为众议院领袖。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埃尔希和两个儿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不久,住在宾夕法尼亚州北部乡间别墅的斯通曼兄弟两人写信给南卡罗来纳州一座南方庄园的主人卡梅伦的父母,说他们会去南方看望他。卡梅伦一家在皮埃蒙特过着安静舒适的生活,斯通曼兄弟的来访给卡梅伦一家带来了欢乐和爱。本带他们参观了庄园,从种植园到棉田,穿过爱之谷,再到奴隶社区。奴隶们高兴地载歌载舞,和他们的主人本握手。斯通曼兄弟的来访结出了爱的果实。菲尔·斯通曼爱上了本的妹妹玛格丽特·卡梅隆,本在看到她的照片后也偷偷爱上了菲尔的妹妹埃尔西。
斯通曼兄弟到访期间,南北矛盾激化,政局动荡,风暴将至。局势的发展表明,如果北方赢得选举,南方将脱离联邦。由于局势紧张,斯通曼的哥哥* * *提前回了北方老家。临走前,好朋友答应再聚。美国总统林肯在华盛顿签署公告,征召75000名志愿者为解放奴隶而战,从而拉开了内战的序幕。北方的斯通曼兄弟去打仗了,南方的卡梅伦的儿子穿着军装上了战场。昨天的好朋友在今天的战场上变成了敌人。南部的皮埃蒙特为即将开赴前线的士兵举行了告别舞会。军队出发了。他们的口号是:“胜利或死亡。”
两年半过去了。本在战场上收到了家书,这让他充满了温暖的幻想。战争是无情的。好朋友重逢,却在战场上以敌对双方的身份相遇。邦联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彼得堡前线,烧焦的玉米是军队的唯一食物。邦联军队急需食物,但是运粮车却误开到战线的另一边。罗伯特·李将军命令南方军突破前线,夺回食品车。“小上校”奉命冲锋。两军的战壕相距只有几百英尺。本对菲尔·斯通曼上尉的工会总部发动了最后的绝望攻击,但以失败告终。这位小上校受伤被俘,被送往埃尔西的一家军事医院,在那里他志愿当护士接受治疗。本一直暗恋着埃尔西。现在他们朝夕相处,埃尔西也对本产生了感情。本的母亲得知本受伤住院,特地从皮埃蒙特赶来看望大儿子。母亲无意中听到小上校被判死刑。在埃尔西的陪同下,她会见了林肯总统并请求赦免。林肯同意了。看到儿子逐渐康复,母亲回到皮埃蒙特去看她的丈夫卡梅伦医生。
4月9日,1865,阿波马托克斯法院。南方将军李正式向北方将军格兰特投降。至此,内战以北方的彻底胜利而告终。当天,小上校被释放,回到南方的家中,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林肯总统对南方的宽容政策遭到激进领袖斯通曼的坚决反对。他要求“南方的领袖必须被绞死,南方各州必须被当作被征服的省份”。
4月1865日晚,林肯夫妇去剧院观看庆祝南方投降的盛大演出。演出中,林肯被枪杀,举国震惊。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暴力的结束。林肯遇刺改变了整个南方的重建进程。林肯死后,权力落到了斯通曼手中。他颁布了一项命令,将黑人提升到与白人完全平等的地位。患病的斯通曼将黑人领袖林奇(黑白混血儿)派往南方,帮助黑人行使选举权,林奇将皮埃蒙特作为自己的总部。后来,斯通曼听从医生的建议,在埃尔西的陪同下,也来到气候温暖的皮埃蒙特休养,希望亲眼看看他的政策的实施情况。这样,埃尔西就有机会再次经常见到这位小上校,加深了他们的感情。
在林奇操纵的选举中,所有黑人都获得了投票权,而主要的白人则被剥夺了投票权。结果黑人和北方投机者在南卡罗来纳州大获全胜,林奇当选副州长。选举的胜利带来了暴行的升级。小上校向白人庄园主讲述了已经发生的一系列暴行,指责黑人虐待、烧杀、奸淫。由于州议会和法院掌握在黑人手中,白人处于少数地位,所有针对白人的法案都通过了,所有针对黑人的案件都败诉了,迫使白人通过非法手段——组织三k党——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林奇的支持者也用暴力反对三k党。这位小上校是Ku三k党的创始人,埃尔希坚决站在父亲一边反对Ku三k党。观点的分歧使他们断绝了恋爱关系。
小上校的小妹妹弗洛拉·卡梅隆(Flora Cameron)不顾哥哥的警告,独自前往森林中的泉水处取水。格斯,一个黑人逃兵,别有用心。在追逐的过程中,弗洛拉被迫跳下悬崖而死。小上校因为抢救失败,心都碎了。他带领三k党活捉了格斯,用私刑处死了他,并为他妹妹报了仇。弗洛拉之死引发了新一轮的暴力对抗。林奇奋起反击,黑人采取行动搜寻三k党。三k党以更暴力的行动回应。小上校带领三k党宣誓:“兄弟们,这面旗帜沾满了一个南方女人的鲜血,在文明的祭坛上做出了不必要的牺牲。”在这里,我举起了一个未被征服国家的古老象征,古老苏格兰山脉的真正十字架..."
沉醉于美酒和权力的林奇,发誓要建立一个“黑色帝国”。他愤世嫉俗,强迫埃尔西嫁给他,遭到拒绝。为了达到目的,他扣留了帮助他登上权力宝座的斯通曼,并强迫他同意。在这危急关头,小上校带领三k党骑兵及时赶到,救出了埃尔希和斯通曼。与此同时,黑军正在围攻躲在元夜上小屋的卡梅伦一家。三k党赶来营救被围困的白人。林奇的倒行逆施促使卡梅隆和斯通曼再次联合起来,为雅利安人固有的权利而战。
三k党举行盛大游行庆祝胜利。因内战而分离的两对夫妇,本和埃尔西,菲尔和玛格丽特,最终和解并融合了。这种结合代表了国家的统一,也就是一个国家的诞生。
辨别和欣赏
1965438+200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这是一部非常种族主义的电影。从上映第一天起,就引起了美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甚至在一些城市引发骚乱。从美国总统到普通民众,尤其是黑人群体,都纷纷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少数种族主义者,大多数人对这部电影的政治内容持否定态度。俄亥俄州公开禁止该片在该州上映,法国电影审查机构禁止该片上映7年。
这部电影虽然政治反动,但艺术上出类拔萃,格里菲斯从1908到1913 * *拍摄了450多个短篇小说,如《囤麦》(1909)、《穷巷笑傲江湖》(1912),积累了一笔财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件杰作:
(1)叙事结构:本片结构严谨,立意明确,叙事清晰,逻辑性强,富有节奏感,非常容易被一般观众理解和接受。格里菲斯崇拜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他曾说:“狄更斯的写作方法是我现在用的,唯一不同的是,我的故事是用影像来讲述的。“在格里菲斯的电影中总能找到狄更斯叙事结构的痕迹。但他的作品并不是文学作品的插画,而是极大地丰富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的可能性。
影片的前半部分,也就是“重建时期”之前的部分,是格里菲斯精心设计的产物;后半部,也就是描述“重建时期”黑人暴行和三k党出现的部分,改编自金门的剧本。格里菲斯在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南方田园风光。在这里,白人庄园主与黑人奴隶和睦相处,过着田园般简单的生活,有着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这个精心构造的段落,显然是格里菲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安排的。只有当奴隶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时,革命才会发生,但在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南方奴隶的任何革命要求。相反,他们与庄园主和睦相处。所以在格里菲斯看来,内战是无名之师,后果无穷。这为“重建期”后半期的暴力对抗和三k党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格里菲斯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曾做过多年的戏剧演员和舞台编剧。他清楚地知道文学、戏剧和电影的区别。因此,他在沿用“金门”原作的结构和材料时,加强了它们的视觉和情感魅力,从而增强了效果。但他创作的电影叙事主要是一种情感诉求强烈、缺乏思想深度的情节手段。
婴儿期拍的电影粗糙简单,大部分是单片,在简陋的“镍电影院”放映。赞助人主要是移民、劳动者和社会底层的无业人员。《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现代电影叙事的先河,毫不夸张地说,后来的电影叙事都从这部电影和他拍摄的其他电影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
(2)电影剪辑:这部电影的出现,终于使电影从一个低俗肤浅的娱乐综艺进入了艺术殿堂,成为最大众化、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鲁道夫·艾因海姆写道:“蒙太奇只有在电影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时才出现...蒙太奇是一种一流的创作手段,可以帮助电影艺术家强调或丰富所描绘事件的意义。”
根据法国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的研究,最早运用平行蒙太奇的例子是格里菲斯的《囤麦》。在这部影片中,格里菲斯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制造悬念和悬念,他使用了交叉剪辑的技巧,使得影片在表现一系列动作时大大超过了戏剧的表现力。他善于通过平行蒙太奇营造追逐与营救的紧张气氛,成为电影史上著名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刻的营救”场景。芙罗拉被黑格斯追杀,小上校没能救出她就是最经典的例子。影片结尾还提供了成功营救的例子。卡梅伦一家被困在元野被黑人士兵包围的偏僻小屋里,三k党人闻讯赶来救援。卡梅伦一家挣扎求死、焦虑不安的画面,黑人士兵像暴徒一样围攻小屋的画面,久攻不下的画面,三k党白色骑兵驰骋救援的画面,交替出现在屏幕上,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紧张激烈的救援场面。最后,白人得救了,黑人士兵被解除了武装。
格里菲斯还善于运用不断变换场景来增加形象的表现方法来逐渐加深观众的印象。影片中,格里菲斯先用远景展示了一座孤零零的木屋,然后用中景展示了窗外的景色,再用特写描绘了主人公的脸,最后用特写突出了室内的物体。这种手法至今仍是当代导演常用的手法之一。特写镜头不是格里菲斯首先使用的,但他在使用时非常具有表现力、创造性和象征性。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邦联军队即将溃败,军粮供应紧张。这时有一只手的特写,它正在分发邦联军队的最后一粒粮食(烧焦的玉米);议会大厅正在讨论一名黑人议员脱鞋、赤脚放在桌子上的特写镜头。前者展现的是邦联军队弹药和食物告罄的局面,后者展现的是黑人议员野蛮无知的丑恶状态。如果孤立地使用这两个镜头,观众会感到困惑,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格里菲斯配合全景(告白)镜头使用。前者的全景镜头显示的是战场上的南斯拉夫军队,后者的全景镜头显示的是议会开会的场景。这样,(大)特写的艺术感染力就很强了。艾因海姆指出:“一般来说,电影艺术家觉得特写镜头永远不能孤立使用,而只能与全景镜头结合使用,让观众对整体情况有必要的了解。”早在1915,格里菲斯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为了打破类似舞台的长方形屏幕的单调,格里菲斯发明了围合法。影片中,当圈子转向战场时,我们看到南军和北军正在进行激烈的肉搏战。当北军最终击败南军时,格里菲斯用圆圈法让我们看到了北军在战场上为胜利欢呼的场景。这种手法在默片时代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已经过时,当代导演也很少使用。但在时尚中,它是创新。
总之,电影技巧在格里菲斯手里开始成为丰富的艺术表达“语言”。
(3)人物塑造:纽约大学电影历史教授威廉·埃弗森(William everson)说:“格里菲斯拍摄人物时,总是让你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感受如何,是好是坏。”影片中,年轻上校的温柔,弗洛拉的天真活泼,林奇的粗暴,格斯的残暴,都通过外在的动作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尤其是黑格斯的银幕形象十分丑陋、狰狞、粗鲁,充满了色欲和情欲,立刻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厌恶。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定性过于直白,过于戏谑。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量粗制滥造的商业片充斥市场,在艺术手法和人物塑造上相去甚远。但格里菲斯有意识地通过电影语言在自己的电影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可以说格里菲斯是电影史上第一个意识到好的故事要靠人物塑造的人。
格里菲斯擅长通过动物塑造人物形象。玛格丽特出现在荧幕上时,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白猫,悉心照料,衬托出她的温柔。在年轻的上校和埃尔西去树林相亲相爱的一个场景中,年轻的上校送给埃尔西一只白鸽,埃尔西回到家就抚摸亲吻这只小白鸽。这些细节对人物的塑造和氛围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弗洛拉在树林里逗弄松鼠的场景,生动地刻画了小妹妹天真、活泼、可爱的天性。此外,格里菲斯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卡梅伦家的猫狗大战,然后字幕中出现了“敌意”二字,明显是隐喻性的蒙太奇,暗示内战是家庭斗争。这种有意识地通过银幕上的动物塑造人物性格和隐喻的手法,也是格里菲斯首创的。
约瑟夫·亨纳伯格塑造的林肯总统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他写的不多。林肯的形象不仅相似而且相似,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和艺术感染力。林肯的形象是银幕上创造的第一位领导人。
(4)历史大片:这部三小时的电影是“打响了美国电影第一枪”的历史大片。这部波澜壮阔的电影史诗被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誉为“用光书写的历史杰作”。格里菲斯以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才华和神韵,在银幕上再现了南北战争前后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不幸的是,他站在南方种族主义者的立场上反映了这些事件),给世界电影史留下了不朽的杰作。
格里菲斯只用了9周时间和6.5438亿美元就完成了这样一部杰作。到1931,影片收入已达1800万美元,到1946,观影人数突破2亿,依然保持默片最高票房收入。萨杜尔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的商业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能够制作一些比意大利电影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从而开辟了超级电影和巨额回报的道路...电影在美国首次上映的那一天,是好莱坞称霸世界的开始,也是好莱坞至少在未来几年称霸世界的开始。”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认为格里菲斯“不仅创造了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希区柯克说,“今天,你每看一部电影,总有格里菲斯创造的东西。”埃弗森教授说:“格里菲斯和格里菲斯时代就像电影历史的圣经,我的意思是,电影制作的真正圣经。直到1925左右,每一个伟大的导演,要么和格里菲斯合作过,要么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没有他,根本就没有我们今天理解的电影,或者电影的完全成熟会推迟很多年。”
总之,影片对历史的沉重反思,恢弘的战争场面,庞大的表演阵容,细腻的表演风格,不仅在美国,在世界电影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