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值得信赖的人物?

诚实的历史学家董虎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有名的昏君,名叫晋灵公。他在位时,不仅掠夺民财,乱收税,还经常站在城楼上,用弹弓射街上的行人取乐。有一次,厨子给他炖了熊掌,他一怒之下把厨子杀了。

晋国大臣赵盾看到晋灵公如此残暴昏庸,眼看晋国就要毁在他的手里,几次劝他。晋灵公没有虚心接受,而是在心里盘算着,他必须杀死赵盾,除掉这个让他不开心的人。

一天,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吃饭时,十几个早已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了上来,围住赵盾要杀他。多亏了赵盾的武功,他才得以逃脱。

后来,赵盾的一个亲戚找到机会杀死晋灵公,为赵盾报仇。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君主,收回赵盾,谁逃到国外避难,并恢复他。

当时君主再昏庸也杀不死。由他的副手杀死君主是不忠和不公正的表现。无论如何,没有人愿意承担杀君的罪名,所以想看看史官是怎么记载的。

一天下午,赵盾来到董虎的办公室,董虎是负责编写晋国历史的官员。赵盾捡起记载历史的竹简,就这样扔了出去。他生气地对董虎说:“晋灵公死的时候,我不在宫里。我怎么能说是我杀了他?你这样乱涂乱画,污蔑朝廷官员,是要杀头的。”

董虎不慌不忙地说:“虽然你当时不在京城,但你现在已经是国家的大臣了。你回来后,一直没有追究杀君者的责任,说你不是这件事的主谋,没有人会相信你的。”

赵盾一听,觉得还是老样子,但还是说:“还是修改一下比较好。对大家都好。”

董虎认真地说:“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诚实。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不能假久了,否则就是欺骗后人。我的职责是记录真实的历史,为了个人利益让我重写历史书,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丢了脑袋对我来说是小事,丢了作为历史学家的节操才是大事。”

赵盾听了董虎的话,被他诚实的性格所感动,二话没说就走了,以后再也不让董虎为难了。

董虎不畏强权书写真实历史的敬业精神,一直被后世史家奉为楷模。就连圣人孔子也称赞他的诚实。

诚实是无价的。

有一个农民,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住在土坯房里。后来改革开放后,他大胆下海经商,不仅赚了很多钱,还当上了公司经理,所以想把老房子拆掉,盖一栋新的。

他和家人讨论了这件事,所有人都同意了,除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很坚强,很不情愿。壮壮就出生在这个房子里,这里是他童年的乐园,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房子真的旧了,还得拆。于是壮壮同意了:房子可以拆,但他得亲眼看着拆。父亲想了想,同意了。

爸爸决定第二天打开它。不知道,第二天雨下得很大,下了好几天,房子的拆迁也就耽搁了。

转眼间,上学的时间就要到了,壮壮马上要去外地读书了。他只是想晚去几天,完成他的一个愿望。爸爸一言不发,壮壮很伤心,就在老房子里走了一天,希望能深深地记在脑子里。看着儿子留恋自己的老房子,父亲不忍心让他失望,就安慰他说:“爸爸,等你放寒假了再拆房子,你就可以安心读书了。”

壮壮上学去了,走了。父亲认为孩子在学校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过几天就会忘记。所以我拆了房子。

假期快到了,壮壮写信又提到了老房子,说:“这个老房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它是我童年的记忆,记录了我的成长过程。想到假期快到了,又能看到小屋,我说不出的激动。不过,多亏了我父亲,为了不让我失望,他决定离开小屋过寒假。”

父亲看完信,又高兴又惭愧。他为儿子有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善良的心而感到高兴,但他为自己低估了孩子的真挚感情而感到羞愧。比起儿子对自己的信任,我真的不守信用。

于是,父亲在同一个地方又建了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土房,等儿子回来,当着他的面把它拆了。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是在无缘无故地娇惯孩子。然而,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当初,我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欺骗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我正在弥补我的错误。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父亲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我才能再次说服儿子,在他面前树立威信。”

果然,壮壮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决心向父亲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的律师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没有机会上学。他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地耕种劳作。他自己说:“我这辈子入学的时候,还不到一年。”但是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和笔。他放牛、劈柴、挖地的时候,怀里总是抱着一本书。休息时,他吃着又硬又冷的面包,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经常在小油锅下看书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外出谋生。他什么都干过,干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也干过伐木劈柴的重活。无论做什么事,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守信。

十几岁时,他在村里的杂货店当店员。有一次,一个客户多付了几毛钱,他跑了十几里路才把这几毛钱还回来。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客户两两茶叶,就跑了好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户人家。他诚实、勤奋、谦虚,所到之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通过考试成为律师。

当了律师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名气。很多人来找他帮忙打官司。但他为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公正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来支付他的劳动,但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帮我伸张正义。”林肯将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富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当事人的陈述,发现这个人在诬陷一个好人,于是他说:“对不起,我不能为你辩护,因为你的行为是不公正的。”

那人说:“林肯先生,我只是想让你帮我打这场不公正的官司。只要我胜诉,你可以要求任何报酬。”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在法庭辩护中运用一点技巧,你的案子很容易打赢,但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如果我接你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说话时,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言只有在失去良知的时候才能大声说出来。我不能丧失良知,也不能说谎。所以,请问别人。我不能帮助你。"

那人听了,一言不发,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公正的未来总统

林肯早年是一名水手。6月的一天,他和几个水手来到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他们看到一排排黑奴戴着脚镣和手铐站在那里,他们都被粗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像买骡马一样仔细看着自己的奴隶。有时候他们会上去摸摸胳膊,拍拍大腿,看看自己是不是结实肌肉,以后有力气干活。奴隶主用鞭子抽打黑奴,用烧红的铁棒烙在他们身上。这时,年轻的林肯生气地说:“真可耻!等我有机会,我一定要彻底粉碎这种奴隶制。”

1860年,51岁的林肯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成为美国总统。他真的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同时,他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样子,颜回很穷,经常穿得破破烂烂,吃得很稀的粥。有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颜回吃海珠的山珍海味,送给他一件漂亮的皮衣,但他拒绝了。他说:“如果我吃这些好吃的,穿这么舒适暖和的衣服,我就不能继续我以前的生活了。这样我就会为了温饱去做一些本来不想做的事,也会因为贪图享乐而变得不诚实。”

一千棵樱桃树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人。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1789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由于他的正直和高尚的品德,他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为了纪念他的成就,美国的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华盛顿出生在一个大庄园家庭。家里有很多果园。果园里种满了果树,但其中也有一些杂树。这些杂树不结果,长得很高,影响了其他果树的生长。

有一天,你亲手交给华盛顿一把斧子,让他把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而且他反复叮嘱儿子要注意安全,不要割自己的脚,不要砍正在结果的果树。

在果园里,华盛顿挥舞着斧头,不停地砍伐杂树。突然,他不小心砍倒了一棵樱桃树。怕父亲生气,就把砍下的树都堆在一起,用杂树把樱桃树盖起来。

晚上,父亲来到果园,看到了樱桃树倒下时掉在地上的樱桃。他猜测华盛顿不小心砍了果树。父亲虽然已经知道这件事,但还是装作不知道,看着华盛顿堆起来的树说:“你真能干。你一个下午不仅砍了这么多树,还把砍下的杂树堆在一起。”

听了父亲的表扬,华盛顿的脸一下子红了。他惭愧地对父亲说:“爸爸,对不起,我不小心,不小心砍倒了一棵樱桃树。我把它堆起来,这样你就不会发现是我砍倒了樱桃树。”我骗了你,请怪我!"

父亲听后笑了,高兴地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父亲对你的诚实很满意。虽然你砍樱桃树应该受到批评,但我原谅你没有撒谎。你知道,我宁愿失去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听你撒谎。!"

华盛顿不解地问:“诚实真的珍贵到可以和一千棵樱桃树相比吗?”

父亲耐心地说:“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美德。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看到你的诚实,我就放心了。以后我把庄园给你,你一定会帮我管理好的。"

因为父亲的教导,华盛顿一直把诚实作为做人的原则。

诚实的高云

魏帝吴泰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他派崔豪和几个学者去编纂《魏史》。太祖告诉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有事实记载。

根据这一要求,崔浩和他的同事们收集了魏国最后一代的资料,编写了《魏国国史》。当时天皇编纂国史的目的,本来是留给皇族后代的。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崔浩别出心裁地将国史刻在石碑上,还将石碑竖立在郊区天坛前的道路两旁。

《国史》中记载了史实,但北魏统治者的祖先是鲜卑族拓跋人,当时是东北的游牧部落。北魏末代的文化还很落后,一点礼仪都不懂。有些事情在汉人眼里是不体面的。路人看到石碑,开始议论纷纷。

魏帝吴泰听说后,认为崔浩等人是故意这样做的,这是揭露朝廷的丑闻,于是下令逮捕并调查所有撰写国史的人。

参与编纂的高云是王子的老师。太子得到消息后,把高云带到太子的东宫,对他说:“我陪你去见皇上。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按我的意思回答,别说别的。”

高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第二天他和王子一起去了法庭。太子先到庙里见太祖,说:“高云一向谨小慎微,地位低下。国家历史案例都是关于崔浩的。请原谅高云。”

魏帝吴泰把高云召来,问他:“所有的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云老老实实地回答:“不,崔豪负责许多事情,只是抓一个大纲。具体内容是我和其他同事写的。”

魏帝吴泰又问高云:“是这样吗?”

高云说,“我犯了罪。我怎敢欺骗陛下?王子只是这样说,但他想救我的命。”

魏帝吴泰见如此老实,不但赦免了他,还命他起草圣旨,说谤讦朝廷,判他与她同抄。

高云回到政府办公室,犹豫了很久,没有写一个字。魏太祖派人再三询问。高云说:“我想再弹一遍给皇帝听。”

于是,高云进宫对吴泰说:“崔浩这样做是自私的,是不对的。但是,编纂帝王活动和国家大事得失的史籍,并没有错。此外,崔浩和我一起写了国史。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怎么能全怪他呢?陛下原谅了我,我非常感激。但如果要我一辈子说违背良心的话,我是不会做的。”

魏帝吴泰非常生气,认为高云太不知善恶,于是武士把他抓进了监狱。后来王子再三哀求才被释放。

魏帝吴泰没有放过崔浩,而是用她复制了崔浩。然而,因为高云敢于说出真相,更多的人没有参与。据魏自己说,要不是,他早就杀了上千人了。

历史学家司马迁

汉代太师司马谈死后,其子司马迁继位为太师。司马迁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正直诚实的历史学家。有一次,朝鲜将军李陵攻打匈奴失败,被迫投降。汉武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朝中大臣都在说李陵的坏话,只有司马迁保持沉默。所以汉武帝就问司马迁怎么看待这件事。司马迁说:“李陵征战千里,粮草不曾遇,兵荒马乱,战败投降情有可原。”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故意为李陵说好话,于是惩罚了司马迁,把他关进监狱。但司马迁还是主持了史书《史记》的编纂。虽然受到汉武帝的惩罚,但司马迁还是如实记录了汉武帝的功绩,称赞汉武帝虽有错误,却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富兰克林诚实地工作。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的美国人,著名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参与起草美国独立宣言,为美国的独立自由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出身于一个世代打铁的工匠家庭。因为家里孩子多,他的父母很难靠打铁打工维持生计。十二岁的富兰克林看到父母整天为生计担忧,就想为家人做点什么。这时候父亲除了打铁还做蜡烛。

后来,他哥哥在城里办了一份报纸。富兰克林去他哥哥那里当学徒,在印刷厂学习排版。他的哥哥对他很刻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骂他,有时还会痛打他一顿,这让富兰克林忍无可忍,很快就离开了那里,去另一家印刷厂找工作。但是他的哥哥非常坏,他告诉城里所有印刷厂的老板不要雇用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不得不在其他城市找工作。他住在费城,一个叫克某的人请富兰克林帮他管理他的印刷厂,答应给他高薪。富兰克林暂时找不到别的工作,所以他同意了。当时富兰克林已经是一名技术工人,而凯某雇佣的其他工人都是对印刷、排版、装订不太了解的人。凯某付给这些人的工资很低。聪明的富兰克林看到这种情况,猜到凯某是想让他把这些廉价雇佣的工人变成技术工人,然后把自己赶走。凯某在当地名声不好,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狡猾的家伙。

虽然富兰克林已经猜到了凯某的心思,但他认为既然答应接受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力做好,对工作认真负责,不能因为老板不好而影响自己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于是,他每天教这些工人一些技能,甚至教他们他发明的制作字体的方法。

柯某一开始对富兰克林还是很客气的。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廉价雇佣的工人已经基本掌握了排版印刷技术,于是开始无缘无故找富兰克林的麻烦,无缘无故扣他的工资。有一次,柯某指着富兰克林的鼻子骂他是蠢猪。富兰克林很生气,说:“只有像笨猪一样的老板,没有像笨猪一样的工人。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当老板。”

克某是想把富兰克林赶走,于是讽刺道:“上帝没有把你这个天才留在这里工作。你可以像乌贼一样溜走。”

富兰克林早就不想干了,就当着工人的面说:“凯谋,别拐弯抹角了。你邀请我来这里为你培训工人。”现在都是技术工人了,你可以把我踢出去了。我已经猜到你的心思了。不过,你放心,我富兰克林一直都很诚实,不会因为你的卑鄙把错误的技术传播给他们。以后你炒了他们,他们凭自己的本事很容易找到工作。"

说完,富兰克林收拾好行李,离开了商店。

孙是人,清正廉明。

公元618年,乱世英雄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第五年冬,举行了唐朝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孙名列第一。

孙看到战后的唐朝还是很落后,需要一心治理。于是他对皇帝李渊说:“隋朝灭亡是因为皇帝不听忠言。陛下应该吸取教训。一个人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考虑周全。只有善于用人,虚心听取意见,才能治理好国家。”

唐高祖听了,认为孙是一个为国家着想的忠实的人,于是任命他为书吏。此后,多次向示好,赢得了在的信任。

后来,到了唐太宗时期,孙还冒着生命危险向唐太宗进谏。

唐太宗退位前,南征北战,经常打仗。后来天下太平,没有战争可打,就爱上了打猎,不打猎几天心里就痒。

一天,唐太宗又要去打猎。他正准备带着几个卫兵出发,背上插着一支箭,一只猎鹰和一只猎犬。这时,孙福宝冲了进来,一把抓住缰绳说道:“陛下在没有必要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打猎、在森林里玩耍、骑马、射箭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了什么事,谁来主持政务?我劝陛下为了国家的人民,不要沉溺于这种无用的事业。”

心情大好的唐太宗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失望而尴尬。他真的很生气。但他又不想破坏唐代纳谏谦虚的传统,就耐心地说:“我今天没什么事,也不爱女人。我只喜欢打猎,想趁机出去走走。此外,我在村子周围打猎,从不打扰人们。另外,我带了十几个警卫。你担心什么?”

之后要装上马鞍,上马,向随从挥手,准备出发。

不料孙把缰绳缠在腰上,跪在马前说:“今天陛下出门,请老臣踩一脚。我愿意用我的死来换取皇帝采纳忠言。”

唐太宗大怒,说:“我以为你是一个诚实勇敢的人,能够诚心诚意地出谋划策,不会伤你的面子;我不知道,但是你不知道好坏,你很自大,限制了我的行动。我连这个都做不了决定,凭什么当皇帝?来人啊,把他拖出去砍头。"

几个高大强壮的战士立刻来了。像抓小鸡一样把虚弱的孙抓在手里。孙无所畏惧地说:“夏朝的关龙凤就是因为敢说才被杀的。我宁愿在坟墓里见到他,也不愿再侍候你了。”

这时,唐太宗笑着说:“我只是在考验你的勇气。你真是一个正直而勇敢的绅士。你真是大唐之福!”好吧,那我今天不出去了。我听说你是一个不错的象棋选手。我想和你下一局,享受和高手下棋的乐趣。"

不久,唐太宗任命孙为的御医。

宋代诗人晏殊以诚实著称。十四岁时,他被推荐给皇帝,成为神童。皇帝召见他,要求他和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颜姝发现自己十几天前刚练过考试,就如实向真宗汇报,要求改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欣赏晏殊的诚实,封他为“同进士”。颜姝上任,天下太平。因此,北京大大小小的官员经常去郊区,或者在城里的餐馆和茶馆举行各种宴会。颜姝穷,没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和哥哥们一起读书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拔颜姝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都很惊讶,不明白真宗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道:“最近群臣常戏,有酒席。唯有颜姝闭门读书,故自尊谨小慎微,是东宫官的不二人选。”颜姝谢过他,说:“我其实是个喜欢玩喜欢吃的人,只是家里穷。我要是有钱,早就参加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大臣们面前树立了威信,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

2.华盛顿、尼克松和克林顿之比较

华盛顿用一把小斧子砍倒了他父亲的一棵樱桃树。当父亲看到他心爱的树被砍倒时,他非常生气,并威胁要教训砍树的人。华盛顿在他愤怒的父亲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很感动,说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的樱桃树都珍贵得多。也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在不光彩的丑闻中撒谎而被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人爱戴,另两个因撒谎而在政治史上留下污点。

3.《立树为信》与《篝火晚会》之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秦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当时正值战乱频仍、人心惶惶之时,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动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竖起一根三十尺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两银子。围观的人都不相信这么容易的事能得到这么高的奖励,所以没人愿意试一试。于是商鞅把悬赏金提高到50金。四赏之下必有勇者。终于有人站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赏了他五十金。商鞅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商鞅接下来的改革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逐渐强大,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是在商鞅“立树为信”的地方,400年前还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

周幽王有一位最受喜爱的公主,名叫宝斯。为了赢得她的微笑,周幽王下令在首都附近的20多个烽火台点燃篝火——篝火是边境警报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要呼叫诸侯救援时才能点燃。结果王子们一看到篝火,就领着士兵匆匆赶到,意识到这是国王为了给妻子微笑而设的诡计,然后愤然离去。看到平日里很有威望的王子们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终于开心地笑了。五年后,又一次大举进攻周,幽王的篝火重新燃起,群臣却迟迟未到——谁都不想再上当。结果,幽王被迫自杀,被褒扬俘虏。

一句“挺身取信”承诺一千块钱;一个皇帝不信,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家强盛;后者,给自己带来耻辱,死了。可见,“信仰”对一个国家的兴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李煜·伊恩记录了一个因为违背诺言而失去生命的故事。

济阳一商人过河时沉没。他抓住一根麻杆,大声呼救。一个渔夫听到了声音。商人连忙喊道:“我是济阳首富。如果你能救我,我给你100两黄金。”。被救上岸后,商人翻脸不承认。他只给了渔夫10两黄金。渔夫指责他食言,出尔反尔。富人说:“你是个渔夫。一辈子也挣不了多少钱。突然得到十二两黄金还不满足吗?”我丈夫一定很不满。没想到,财主又在同一个地方翻船了。有人想救他,被他骗过的人说:“他是个守信用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遇到同一个老公是偶然,但预料商人不会有好报。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守信,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所以,一旦他陷入困境,没有人愿意去营救他。那些对别人失信的人,一旦陷入困境,就不得不坐以待毙。

5.吕布的许诺使他免遭灾难。

秦末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季布,他说话算数,名声非常高。许多人和他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当时甚至有一句谚语:“得一诺,不如得一百斤金。”(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老朋友们不但没有被重金迷惑,还冒着九族灭绝的危险保护他免遭灾难。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会得到很多帮助,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另一方面,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对朋友失去信任,表面上就会得到“好处”。但为了这个利益,他毁了自己的名声,这比物质上的东西重要得多。所以,对朋友食言,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