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的起源
中国长笛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先民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着捕获的猎物边吃边欢腾地唱歌跳舞,并通过在鸟的胫骨上钻孔(诱捕猎物,用声音传递信号)来吹奏,由此诞生了中国出土的最古老的乐器——骨笛。1977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约7000年前的骨哨和骨笛。5月,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出1986、16竖骨笛(鸟肢骨制),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音孔从五孔到八孔不等,大部分是七音孔笛,与我们现在熟悉的中国传统有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在音孔旁边刻有等号,旁边还加了一些孔,完全符合当今中国的音色,仍然可以用来演奏现在的民乐《大白菜》。1987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七孔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黄帝时期,也就是大约4000年前,黄河流域生长了大量的竹子,选择竹子作为制作笛子的材料。史书记载:“黄帝让凌伦在昆明砍竹子,砍下来做笛子,吹到冯明”。以竹子为村料是笛子制作的一大进步。竹子比骨头振动更好,发音清脆。这两种竹子都很容易加工。秦汉时期有七种笛子,发明了两种笛子。蔡邕、荀煦和梁武帝都制造了十二支笛子,也就是说,一支笛子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