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学士、硕士、博士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实行了学位制度。直到1935,当时的国民政府才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这是我国学位制度的开端,但并没有完全实行。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8月修订),按照国际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据此,很多人认为学士、硕士、博士这些名字都是舶来品。其实并不是!这些名字最早的发明者和使用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学士、硕士、博士之名,中国自古就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有学位制度。博士,中国古代的一个官衔,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史记·官宦列传》载:“鲁大夫亦以为吕巷。”在秦始皇时代,博士作为宫廷顾问,负责古今史事的过问和书籍的保管。汉代以后,博士开始担任学术官和教师。博士作为一个职位,不仅授予学术官员,也授予一些有特殊技能和专长的官员。如魏晋以后的医、天文、历、卜、法等博士,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识渊博,才能担任皇帝的谋士,从事编撰著作或教导学生,培养人才。但是,它的官阶并不高。大师之名始于五代。《新五代宦官传》中说:“左右者益其亲,则忠臣益于主。”那时候只是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的尊称,既不是官衔,也不是学位。学士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指的是正在读书的贵族子弟。同时也是对学者和有学问的人的统称。《李周官纯》中有记载“圣旨透彻,学士英俊,宋透彻”,专指当时读书的文士。魏晋南北朝以后,学士逐渐成为官职,掌管的东西也不一样了。其中大多是授予文学、技能类学士职位,品位不高。唐宋时期设置了侍学士和侍学士,职责是侍奉皇帝,读书。唐太宗设立文学馆时,方、杜如晦等十八人都是学士,地位大大提高,开始参政议政。其中学士翰林为第一学士,都是皇帝信任的谋士和秘书。他们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参与军事机密,因此被称为“内相”。还有一个集贤堂学士,是文学作品官。“陪君”的结果是,自宋代以来,一旦被授予翰林学士,就有望做宰相。明朝初年以学士身份担任皇帝的顾问,后来又以大学士的身份封了一个声望很高的学士。在明朝成祖的永乐年间,所有入阁参与维修的人都从学士升到了大学。明朝中叶以后,一个大学士做内阁长官,起草诏书,批复奏章,实际执行宰相一职。清朝没有宰相,但还是沿袭了明朝的制度,由大学士担任内阁长官,由寺庙亭台的大学士担任宰相,地位显赫,职级正,在文官中是第一位的。明治时期,日本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从汉语中借用了博士、硕士、学士等词,用英语翻译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头衔。到了清末民初,国人从日本搬来了这个译本。这样,来自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的称谓,第一次与其发源地中国的现代学位制度联系在一起。可见,学位制度始于西方,而学士、硕士、博士的名称起源于中国,但中国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的含义与现代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