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卢沟桥事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卢沟桥事变,国民党高级将领牺牲了两位,一位是第29军副军长童,一位是132师师长赵。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起总攻,侵占南苑。时任29军副军长的童,132师师长赵,指挥29军保卫南苑,童被机枪射中腿部。
他的下属劝他下台,但他拒绝了,他仍然带着伤领导了一场激战。从黎明到中午与日军激战,头部再次受重伤,最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终年45岁。
7月26日,1937,赵奉军长宋之命,急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六小时,不幸在集会途中被日军伏击击中胸部,壮烈牺牲,年仅39岁。
扩展数据: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1 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炮制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图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政策和军事力量运用纲领,公开宣示了控制东亚和西太平洋,最终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国策基准,具体规定了侵华、侵苏、待南进的战略计划。同时根据1936年度入侵计划,制定了1937入侵计划。
1936年5月以来,日本接连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军演,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镇守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主席。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守军29军严词拒绝。
日军随后向中国守军开枪,炮击宛平古城。二十九军奋起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百度百科-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