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北京的盗花贼

事实上,这个来自国外的“偷花贼”是来自英国的植物学家詹姆斯·坎宁安。

“采花贼”这个词一开始并没有那个意思。起初,它只是简单地指偷花花草草的小偷。在古代,未婚女子被称为黄花闺女,一些“渣男”特别喜欢与这样的女子发生性关系。所以后来“采花贼”逐渐成为侮辱女性的男人的代名词。

1698年,詹姆斯·坎宁安乘坐一艘英国商船来到英国。他听说中国土地辽阔,有许多奇异的植物,所以他历尽艰辛来到中国。他登上厦门鼓浪屿,立刻一头扎进了花丛中。他仔细观察地上各种新奇的植物,摘下来保存。

随着新航线的开通,中国的丝绸瓷器出口到国外。这些产品都印有中国特有的花卉。这些在中国很常见的花在外国人看来很新奇。詹姆斯·昆宁把这些花带回欧洲后,欧洲人对它们产生了兴趣。

唐志中是法国传教士。因为詹姆斯·奎宁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把两颗含羞草种子送给了中国的甘龙。甘龙还为此写了诗,并请宫廷画家画这两颗含羞草种子。后来,唐志中被乾隆允许研究皇家植物。获得许可的唐志中刻苦钻研,将皇室收藏的植物种子经陆路运到广州,再经海运运到欧洲,于是欧洲之后才有了中国的植物。

正是因为这位外国“采花贼”的到来,中国的花卉才会被带回欧洲,为世人所知。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所以国王不仅没有惩罚他,还特别授权他“摘无数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