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梯田的历史演变
从闽北迁徙到浙南的畲山人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定居者。在“九山半水半田”的山区,田是最珍贵的。聪明勤劳的农民祖先,带着锄头、镰刀和汗水,在山上砍倒灌木和荆棘,挖出岩石,拾起各种鹅卵石,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日复一日地耕种着一小片土地。
梯田,或宽或窄,依山势不规则地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叫“巴掌田”。哪怕春天种下一袋稻秧,秋天收获一把稻子,也不会轻易放弃。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梯田栽培经验。无论是什么样的贫瘠险峻的山地,人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工梯田。
梯田利用水田、树木和竹林调节气候,维持四季的温度和湿度,建立自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在适合耕种梯田的山区,山上必须有水源:泉水小溪,森林蓄水,雾雨...农民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土质修筑堤埂,通过水沟将水引入梯田。自古以来,很多耕种梯田的人都有一个“雕木定水”的民间约定,根据每块田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的水量。在265,438+0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有了更加合理科学的分配机制。
云和梯田有很多明代的银矿遗址。据史料记载,“明代溧水县(主要是云和、宣平)的矿床呈脉状,脉石为应时,呈深灰色或碎裂成角质颗粒。矿脉的数量约为20条,产状非常不规则,平均长度为1000米,平均宽度为7平方英寸。坑深从1米到几十米不等。该矿物为辉银矿,晶体细小,与黄铁矿共生。
云和在明朝景泰前后的一百多年里,曾经大量开采银矿。明朝两次派朝廷官员作为钦差大臣监管银税,并设立银官局负责银矿事务。当地银矿业的兴起带来了人口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在元明时期达到高潮,使得梯田规模不断庞大。据清代同治三年版《云和县志》卷十六记载,“云前地广人稀,天瘠,粮贱伤农,粮多捉,……”。既然坑繁荣了,人也在成长。所以要培养大众,培养土地。
可见,云和梯田的历史与明代当地矿业的发展史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