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中华餐饮公司的历史
列强在上海建立英美租界和法租界后,英、法、美商人在租界开设夜总会(俱乐部),设有酒吧、舞厅、餐厅、夜花园、保龄球、台球等娱乐设施,西餐、西点、洋酒、饮料供客人吃喝玩乐。消费者主要是外国人、中国买办及其家属。咸丰十年(1860),美商在外白渡桥北开设日茶饭店(今浦江饭店)。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层的钟会饭店(现和平饭店南楼)在南京东路外滩建成开业,是当时全市最大的饭店,经营酒店、西餐、咖啡茶室、酒吧、舞厅。外滩是外资银行的集中地,外国公司的办事处(办事处)增多了。为满足中外员工的用餐需求,外滩附近的南京路、四川路、江西路、汉口路周边设立了水上餐厅、刀子乐队酒店、沙利文东海酒店、德国酒店等西式餐厅,中午供应欧美式西餐和快餐。1917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白俄罗斯贵族逃到上海,先后在法租界的乔佛里大街(今淮海路)开了40余家俄式餐厅,以“俄式宋料理”和两毛钱一份的“一菜一汤(罗宋汤)配黄油面包”招徕顾客,受到消费者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品尝西餐,西餐行业进入全盛时期。福州路、汉口路、西藏路、延安路有杏花楼、桐香楼、一品香、一家春、沈园等近30家餐馆。当时叫“四道大菜”。抗战前,这座城市有200多家西餐咖啡馆。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吃西餐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在旧上海的所有西餐品种中,以英美西餐为主,其他还有法、德、意、俄式。当时经营西餐的大饭店有国际饭店、金门饭店、百老汇(上海大厦)、钟会饭店(和平饭店)等10多家,中小餐馆有150多家。当时比较有名的有红房子、德达西餐厅、凯司令西餐厅、莱西酒店、福星西餐厅、天鹅阁西餐厅。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邻近省县来上海谋生、避难经商,人口集中在租界。餐饮业大发展,餐馆、点心店、茶楼,摊贩成为市场,形成了餐桌、西餐咖啡、厨房、饼团、面团、粥、油饼人、茶楼、开水等九大自然行业及其行业协会。总网点数为1,000余个,比抗日战争时期增加了约1倍。酒菜商家从300多家增加到1000多家,竞争激烈,以此帮助其他特色和地方风味争取消费者,扩大生意。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厨房行业也发展了起来。除承包商店、工厂、洋行、钱庄等餐食外,每天按时送饭上门,还为店铺提供便餐、小吃,承办居民婚丧喜庆宴席或派厨房工人,并把已初步加工好的原料、调料、餐具、工具送上门服务。
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市场繁荣,餐饮业盛行,餐饮业再次畸形发展。很多餐馆以名牌、名店吸引顾客,全市以“老正兴”为名的餐馆超过120家。有的餐厅注重门面装修,金门、南国、红棉、乐康等“十佳餐厅”装修富丽。新雅粤菜馆1927创立于虹口区,后来在南京路开了分店,以烹饪技术和生意好著称。起初,只有一层楼。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逐渐扩大到三层,并配备了冷暖设备。大小餐厅可同时容纳700人就餐。随着美军的咖啡、奶粉、奶油等剩余物资在市场上消失,西方咖啡业也相应开设了一批小咖啡馆。从外滩到静安寺,南京路上有30多家咖啡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餐饮业的小店、小摊也大量发展起来。1948下半年以来,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一直生活贫困。上海即将解放。官僚、买办、中外资本家纷纷离开上海投奔港台省,餐饮市场转萧条,生意锐减。餐饮、餐饮、咖啡行业的大公司纷纷倒闭,但解放前夕仍有15000的餐馆和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