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远海的控股价格在这里波动?

原因一:运价断崖式下跌,业绩上涨的预期不复存在。今年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价格暴跌,集装箱运输从景气周期进入下行周期。

看下图。这是波罗的海运价指数(FBX):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FBX)的走势:

从走势图可以看出,自高位以来,集装箱运输价格从65,438+065,438+0,000美元下降到5,000美元,直接减半,而中远空海是集装箱运输的龙头,业绩与运价高度相关。随着集装箱运输价格的断崖式下跌,空海业绩上升的预期必将消失。业绩下滑的预期已经形成,股价自然失去了上涨的基础。因此,中远空海半年报公布后,股价下跌是意料之中的。

运费下降的不仅是波罗的海指数,还有国内集装箱运输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也减半:

在海运指数中,只有波罗的海石油运输指数(BDTI)在上升。众所周知,地缘政治冲突和多国制裁导致运输链更长,价格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以来整个航运领域只有石油运输板块的股票出现大幅上涨。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年年初在星球上发布的中远海能,能够上涨300%,成为下一个中远空海。底层逻辑是,石油运输价格上涨,业绩上涨预期增强,股价顺势上涨。

运价暴跌,中远空海业绩上升的预期不复存在,这是空海控股股价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

原因之二:航线恢复,制海权优势不再。空海此轮上涨主要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疫情导致大量航线停航,供不应求,运费上涨。然而,国内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空海抓住了这个优势,赶上了高运费的节点,业绩爆发,股价飙升。属于事件驱动驱动带来的商业周期。

现在全球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或者为了恢复经济,疫情控制没有那么严格,海上航线大量恢复甚至扩大,集装箱运输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运价的下降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空海因疫情关闭而获得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股价上涨的逻辑自然会失效。

第三个原因:业绩增长用尽,机构疯狂运行。空海上半年营业收入2654.38+00.785亿元,同比增长565.438+0.36%;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47.22亿元,同比增长74.46%。绝对数字看起来亮眼,创历史新高,但从相对数来看,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都只有两位数。对于一只周期性股票来说,两位数的增长根本不能说是增长,增长疲劳已经很明显了。

业绩增速放缓其实从去年三季度就开始了,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