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

#教育#引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虽然疫情在好转,但还是要未雨绸缪,注意个人防护。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

1.关于新冠肺炎的问答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们对新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所以人们普遍易感。

2.是什么导致了新冠肺炎?

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世卫组织将SARS-Cov-2感染引起的疾病命名为冠状病毒肺炎-19,其中大部分可引起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

3.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征是什么?

冠状病毒是一种不分节段的单链正链RNA病毒,因病毒包膜上突起,形似花冠而得名。

这种病毒对紫外线和高温很敏感。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肪溶剂能有效灭活病毒,而洗必泰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目前,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从粪便和尿液中分离,应注意粪便和尿液环境污染引起的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中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一般都是易感的。

7.什么是液滴传播?

液滴:一般认为直径> > 5um的含水颗粒可通过一定距离(一般为1m)进入易感黏膜表面。

水滴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有创呼吸道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过程刺激咳嗽和心肺复苏。

8.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粘膜或皮肤传播。

(1)血液或血性体液通过黏膜或受损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会导致传播。

9.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雾滴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留下一个由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雾滴核,雾滴核可以以气溶胶的形式飘到很远的地方,产生远距离传播。

10.什么是近距离接触?

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接触者:

(1)案件* * *与他人生活、学习、工作或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二)医务人员、家属或者其他与病例有类似密切接触的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探视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

(3)同一病房的其他患者和陪护人员;

(4)同案同车,有密切接触者;

(5)现场调查人员经调查后认为合格的人员。

11.新冠肺炎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1 ~ 14天,多为3 ~ 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出现鼻塞、流鼻涕、喉咙痛、肌痛、腹泻等症状。一些儿童和新生儿可能有不典型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和其他消化道症状或只是精神虚弱和呼吸急促。轻度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度乏力等。,也没有肺炎。从目前的病例来看,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基础疾病患者预后差。儿童病例的症状相对较轻。

12.临床上如何识别和观察新冠肺炎病例?

疑似病例:

结合以下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或有报告病例的其他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与来自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或来自有报告病例的社区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有过接触;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家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小范围内出现2例以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2.临床表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具有新型冠状病毒成像的特点;发病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有任何流行病学史,满足任意两个临床表现。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3例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

有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的疑似病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的病毒基因测序;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

13.新冠肺炎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临界型。

14.新冠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轻度表现应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冠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已知的病毒性肺炎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相鉴别;还应与非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如血管炎、皮肌炎、机化性肺炎等。

15.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的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的预防措施:勤洗手,外出戴口罩;

(4)房间通风;

2.新冠肺炎防疫提示。

1.洗手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有什么作用?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世卫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权威机构都建议用肥皂和清水(自来水)洗手。

2.七步水洗法的配方和要领

(1)以内:手掌相对摩擦;

(2)外:手掌摩擦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摩擦;

(4)弓:手指弓起,互相握着手,揉骨头突出的部分;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旋转摩擦;

(6)站立:手指并拢,指尖立在另一只手掌上,旋转揉捏;

(7)手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旋转摩擦。

3.你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文件传输前后;

(2)咳嗽或打喷嚏后;

(3)食物准备之前、期间和之后;

(4)进食前;

(5)上完厕所后;

(6)手脏的时候;

(7)与他人接触后;

(8)接触动物后;

(9)外出回来后。

4.旅途中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产品来洗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耐碱,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的酒精可以灭活病毒,所以含有一定浓度酒精的消毒产品可以作为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的替代物。

5.如何正确使用面膜?

(1)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口罩都有两面性。以一次性口罩为例。大多颜色较深,正面要朝外。详情请阅读面膜包装上的说明。

(2)注意带金属条的部分要在口罩上方,不要反戴。区分清楚口罩的前后、上端、下端后,先洗手,确定口罩是否正确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戴上口罩后,需要双手按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没有褶皱,盖住口鼻。

6.使用口罩的注意事项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医疗高危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使用时间可适当延长,可反复使用。口罩仅供特殊使用,人与人之间不能互换使用。戴口罩前按规定洗手,戴口罩时避免接触口罩内部。如果口罩脏污、变形、破损或有异味,应及时更换。

(2)如果口罩被呼吸道/鼻腔分泌物和其他体液污染,应立即更换。

(3)如需再次使用口罩,可将其悬挂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或放入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要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接触,口罩的使用者要有标识。

(4)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能使用消毒剂和加热进行消毒。

7.特殊人群如何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时,要注意自身情况,选择舒适性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和慢性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会感到不适,甚至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面对特殊情况时的处理

1.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了怎么办?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及时消毒:

(1)如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将一次性吸水材料浸入0.5%碘伏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中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2)如果黏膜被污染物污染,要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如果衣服被污染物污染,按病人衣服处理。如无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可用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进行常规清洗。贵重衣物可以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

2.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如何管理发烧患者?

(1)不符合流行病学史,只有发热,体温低于37.3℃。建议在家严格隔离,多喝温水,查体温1到2天,没有好转。去门诊和急诊,出门戴口罩。

(2)不符合流行病学史,发热高于37.3℃,咽痛咳嗽,应到门诊、急诊就诊,听从医生安排;

(3)符合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在路上和医院内尽可能远离其他人员,到发热门诊挂号,听从医生安排。

3.疫情来了,面对恐慌,我们该怎么办?

(1)维持生活的稳定。保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接受和感知。生活中总有很多事情是你力所不及的。接受自己,不要再自责。

(3)给自己列一个愉快反应事件的清单,写下那些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和好朋友打个电话、洗个热水澡、做有氧运动、和家人玩游戏、完成一个拖延已久的计划...

(4)放下手机,不再过分关注疫情,做愉快反应列表中的事情。

(5)当出现应激反应(如睡不着、吃不下、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体力和精力差,或看到网上介绍的新冠肺炎症状时,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晕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6)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重症及以上住院患者)、一线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寻求专业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