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年历史
近几十年来,以书画拓片、书籍、文献为主的公私艺术家,利用影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取其精华,化身万千,在与同行的分享中更显其价值,似乎成了一种共同的理念。在树立品牌、促进发展的同时,瞄准机遇打造精品、满足需求,已成为出版机构的长期追求。而研究爱好者也因此受益,因为稀有材料更为常见和容易获得,为他们广泛深入的研究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这样的互动,无论是在其应有的位置,还是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理想境界。今天有志于碑学研究的陈郁先生,与上海出版社合作推出“嘉树堂珍本碑学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一个总是被命运邀请去欣赏原版原著的外延、相和评价的作者,重读优秀版似乎有所收获。因为选择了几样东西,他就有了一点拙见,回答了家族的风雅,延续了平日未竟的事业,和他在同一个好家庭。
1.《高歌颂》、《石门颂》、《郑文公碑》
《高歌赋》是汉代著名的摩崖石刻,与《石门赋》、《西厢赋》并称“汉代三赋”。本丛书所收书中,《元恭不朽》第八行“宫”字完好,“无”字尚在上半部,“朽”字尚有残笔,与罗振玉《学堂锁铭书》所载“宫”字不尽相同,半“无”字犹存。我这辈子见过这个碑。书上有个牌子,写着:“明陀的《亭子颂》是给二师兄的一个教训。”五五八月壶父称号。“戊午时期是1918。胡的父名是晚清著名篆刻家李寅尚,次名是李。据上海图书馆第二十版《历史文献》所载著名刻石家周的《秦日记》(唐编)记载,他是周的嫂嫂。
《高歌颂》中“元恭”的“公”字不损书(嘉树堂)
这幅《亭颂》是一幅淡墨拓片。石花虽散,但字笔韵味十足。回想起几年前的北京之行,与钟伟先生有同感的陈郁先生表示,他的新诗《石门颂》用了黑色的石花,模仿了它的风格。当时有两个人特别指出,这是早期摩崖石刻拓片的特点之一,印象相当深刻。后来,陈郁先生又在书法系列中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是《石门宋崖初延考》和《石门宋崖存考》。其中,墨色和拓法除考证外,也可作为参考,并逐一进行比较和描述。看完之后,我更了解了。日后还质疑顾南元(爱己)是否见过清初《石门颂》的原拓。今天的“系列”将在报刊上收录这首《石门颂》,相信是进一步研究这类摩崖早期延伸的参考。
贾树堂的《石门颂》
同样,郑下碑,俗称碑,在《丛书》中,既是摩崖石刻的佳作,又是淡淡的砚花,似无孔不入,字画苍劲辉煌,故旧书初年学者、著名石书画艺术家先生(中国)在碑文中称之为“因为翁开云先生在《北魏石刻与云峰山郑道昭》一文中写道,他也致力于此碑拓的鉴定,颇为详尽,值得一读:
《郑文公下碑》原引本中“平东光州刺史”一句中“江”字的直笔完整无缺,后来又扩大到右边。另外,“治不严”这句话的“不”字,在后半句可以看到,然后就穷尽了。这类最古老的拓片,碑面布满石花,有的散漫,全文难读;虽然有些可读性强,不像后来发展起来的字、字画那样清晰,但可辨认的字、笔画,在纸面上是沉重而生动的。叶的《石喻》说:“木初立时,吴推楼(云)得一份,值五十金。后来因为老经验,服务省了两倍的工作,价值降为二十分之一。”我看过吴的手稿,上面也是石花,和初拓差不多,只是“江”和“布”两个字有破损。吴的活动时间为道光、同治年间,是《下碑》的原版,最迟应在道光初年之前...
一般区分郑文公下碑新旧拓片的标准是“左德曰”句中的“颂”字是否完整,完整的称为“颂书”。其实同样的颂词书也大相径庭。更妙的是,如上述吴推楼本,相比最初的延伸,除了几幅字画,书法的精神并不遥远;底部石雕过多,碑面磨损,石花大减。笔画细硬,郑道昭英气尽失。
姚茫父为郑文公碑(嘉树堂)题词和跋
在上面提到的姚茫父先生的后记中,也提到这块碑“开于北齐时,方而凝重,此未洗之字,清而明,常可见,非最近可考”;《下碑》和《何铭》不是六朝名著。这里南北相对,枢纽相连。纪念碑的消息是好的。“并不缺乏经验。
二、“天发神北”
“丛书”中收藏的《天发神北》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有许多著名的题跋。书中各老家族的印章中,有翁广平的第二枚印章。虽然著名石碑张祖义在书后的后记中已经写道:“有广平私印,近叔非所谓乌江海翁村”,但翁的为人以及与此碑有关的一切,仍值得一说。
嘉树堂天命碑
翁广平(1760-1842),江苏吴江人。喜古好学,工诗词古语。性喜书,手抄;注意文献,尤其是多注意石碑。《听英居文超》卷六所载金石录集序中,自述略详:
我这辈子没有别的好,但是我有一个碑刻的愿望。但是,我讨厌家里穷,所以不能多买。我只是把老祖宗留下的几十卷唐碑拿出来看看。或者书店里有人可以和别人交换东西,就好办了;否则,购买衣服;如果它的值太重而无法获得,则必须记录和读取它。这几年来,从三代两汉到宋元,共有700卷,所以按时间顺序和作者姓名都有记载;偶尔用历史纠正自己谬误的人,都是对它的附言,不敢有同样的打压之词。名为《进士集》,与欧阳子的《史记集》和赵德福的《进士录集》暗中比较。
同卷十三,有《孙悟天法身碑后记》曰:“其笔法为篆隶两派之合,颇为雄壮奇绝,然不易学。而且石碑还保存完好,所以进士世家也不是很值钱,所以我保存了一本旧墨书,不解决问题就容易让嘉兴的张叔走了。30多岁的丁卯去了金陵,想扩充几本书。谁知道他的石头三年前就被毁了。盖世在江宁府读书敬大人,把王的玉海板放在柜子上。文光毛枣想打印玉海,但是打印机归你管,做饭的时候打印机着火了。柜子和牌位都被烤焦了,毛义被革职,但旧拓的价格却涨了十倍。”
翁的《云》是张(廷记)所撰《天发神功碑》拓本,张《清漪阁金石学》卷二《吴天喜济公碑》碑文(旧拓本)中有这样的描述:
赵晋伟把全图还给了,宋智善把全图还给了本,我们把全图还给了本和北(给了黄香蒲),琉璃厂、京都、吉杰都得到了全图,但两者都有不足,都是百年之内发展起来的。吴江海翁村的广平属于余潘家堂太师陀,完整、古老、可爱。鹤庆县友人携此抄,如“福垂”二字,潘本依家旧抄及繁昌宝旧抄于北湖,均已蚀去一半。王《晋编》有“府”字,抄了“寸”字,明显可辨;在“巧”字的末尾,横石裂缝都是与“工”字相连的,潘只有裂缝,但这是没有破损的...
张称潘太师,即清初潘磊(1646-1708),字,名,康熙(1679)召国子监审订《明史》。他也是吴江人,是翁广平前辈的国贤。因此,《听英举文钞》卷二十一有一部《潘传》。潘石亦善如石,其友朱彝尊在《晋唐潘石家后记》中说“二次访碑刻,一一装界。得到这个,因此翠墨的王冠”。而与潘石同时代的清初另一位墓志铭家董琳(1627-1714),在《赖氏碑志略》一书中写得更多:
丁丑,钟春,给一个客人访问江幕府,和傅俊,陈,希望有东西在江宁。他告诉我,有一张小纸条,没有节日的重量是拿不到的,因为他被托付了这个纪念碑。十天结束返回,多交两篇论文。半个多月后,江宁太守又呈上六纸,得知是俞所为。过了吴江,我在潘先生家住下,看了帖子,语言是碑。汤佳说,如果你想在江南生长几十年或六十年,你就不能如愿以偿。如果你有很多钱,你渴望与我分享。因为一张纸。
林所记《丁丑》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所记《潘旧天坛拓本》为翁广平所有。虽然不知道具体年代,但很有可能是当年董琳送给潘石的。因为除了林所记载的,之前还引用了张的后记,说赵晋、、属于自己的书,以及琉璃厂、县所得的两幅全图,“都是百年内开发的”,如果张自办九年(1829)作此后记,最早应该是雍正八年(65438)。比如的《天发沈备》是上海图书馆嘉庆新围(16年,181)的送的,应该是张的《宋家归录》(续)、先生的《珍本录》(文物出版社,2022,65438+)和的《赠潘氏》是康熙皇帝丁丑(三十六年,16998)的延伸根据张的描述,“福垂”二字已经被侵蚀了一半,也可以说是接近康熙拓本了。当然,今天收集的“系列”,虽有翁的印章,但没有潘磊或老的痕迹,可以说是曾被翁收藏过,但未必是翁所说的易去。翁后记说碑还完好,进士家也不怎么值钱,好像是真的。《天坛碑》中有郭尚贤(1785-1833)与翁大约同时的碑文,曾由李启彦、安思远传世。其中写道:“三十年前吴姬宫碑甚易得,写乾隆甲寅第一司马从吴归来。如果石头被破坏后不去评判,为什么可以扩大?在《雨轩》中,搜遍了所有的书,只得到三本,但一本都没有看完,只得到一本完整的书。若余孽尽人皆知,皆被球壁所视。”
在翁的题词和后记中,回忆了丁卯在嘉庆十二年(1807)到达金陵,得知“其石三年前毁”,并记载了烧碑的细节,颇为具体。但在上海图书馆出版的《张廷济后记》中,又出现了嘉庆十六年(650)。云先生九月初在扬州见到,据说江宁失火,天玺碑不见了。”其次,他说,“11月19日在武庚,吴江海翁村广平,从乍浦徒步游览湟里,到达云武臣的乡考。碑刻店里还有“三块碑”,要价十金。去年逛金陵,几十金都拿不到。烧碑也是因为毛藻书法家在尊经阁聚会,印“玉海”,生火煮饭,导致烧的时间延长,宋代汉碑全额赔付。文光的一个座位将被立即移除。几千年的古物,比这还旧,唉。“与翁后记所言基本一致,因为张早在嘉庆一九(十年,1805)前几个月就从海宁乌土床(钱)处得到石碑被烧的消息。武庚(嘉庆十五年1810)十一月,翁广平登门拜访,从翁家人处得知,此碑拓价格之高,在陈武(嘉庆十三年1808)、嘉庆十四年金陵四号(1809)均属罕见,且
三。崔景阳墓志铭
《丛书》中的刘铁云(E)旧北魏崔景阳墓志铭,久负盛名,因为迄今为止,已知该墓志铭原版本仅有五种,均属珍贵。对这五本书的评论也不少,列举了各自的特点,如上海图书馆的老式浓淡墨拓片和日本蜀道馆的淡墨拓片,因为在原石序中,先民、父辈的称谓都是镶嵌在墓志题名的前面,使这种特殊而罕见的格式得以保存和体现。本版上海图书馆所附清代王世贞致朱彝尊的手书,以及费、王魁、张祖义、段方的题词,可供参考。再比如、金()戴光曾的后记,以及在博物馆的题词,都有各自的价值。
崔景阳刘铁云墓志铭(嘉树堂)
这套“丛书”所收藏的书籍,是光绪末年由当时的家学家刘铁云带到日本,用科洛版印了一百册,名声大振。后来被反复转载,影响更广。书中有陈(1648-1709)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题跋。虽然是从其他书上搬来的,但作为出版初期相关事件的亲历者甚至亲历者,陈的跋的价值还是应该特别重视的。而且这本书从刘铁云(E)和王小语(E)手里转到陶北雁(祖光)手里后,世人已经很久没见了,据说下落不明。任何人想看书房甚至学习都只能靠老封了。如今已按原著重印,不仅原色一致,而且增加了以前印本所未见的内容,无论是书前李瑞卿、楚德彝、吴昌硕的署名,还是书后陈、林纾、王洛年、所作碑的校对、参观、阅读图片,以及、沈的题词,甚至还有陶北英所作棉鞘中的题词。
此外,上海图书馆厚薄墨拓镶嵌中的各派题跋中有一篇费一思(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后记,实际上是为镶嵌前的轻墨拓残迹的前半部分所写。当时残本为所有,故费后记曰:“剑侠同年在长沙收得旧书,书余。造一霞,然后交到市场手里。贾转秘书,不足百字,甚感抱歉。”费的无字只是说明当时书的后半部丢了,还是说前半部也丢了?拿着影印出版的《上海图书馆分册》等书,一一校对,得到如下:
上海图书馆分册前半部,其中一个墨拓部分被翻开,少了“夫人中书为赵国、李煜之女”的字样。“魏因此有‘项将军’称号,缺‘魏因此’二字;”督国家军务”缺少“军”字。
第二次开篇,少了“太中”二字。“博陵安平”缺“叶”字;“远祖仍父”,缺“祖商”二字。
第四开,“华,随声流于京夏”,缺了“实,随”二字;“从头开始”这个词不见了。
第八开,少了“于、纪”四个字。
一共缺了十个,但是后半部分的厚墨拓没有缺。
第四,前人在《庐山碑》和《古代黄婷经典兰亭集序》中的碑文
赵圣博从日本三井图书馆和高岛义彦处递来的唐的《庐山碑》抄本,今天苏州博物馆的荆的抄本,马先生《海外所见善本录》(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6月)中记载的翁先生从美国得来的抄本,都属于“搜”和“鲁”两个字,但何时流向日本,又是如何归入三井家的,似乎没有什么细节。在这套“丛书”所收藏的旧版赵圣博中,有几处是三井葛冰的主人当年所写的碑文,其中有明确的记载:
三井听了冰亭的帖子,这是昭和六年(韦辛)7月3日获得的。北宋初,驼鹿山碑为天下数一数二。赵胜波老了,韩栋罗援感觉到了。
语言虽短,却有史料价值。如果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人,就有点长了。罗(1891-1965),本名泽堂,别名桃园,广东南海人。以文物鉴定和研究闻名,曾是广州体育学院筹备会。但也参与了文物的流通和买卖,有《庐山碑》三井亭兵馆主人的记载为证。而著名轶闻作家高()先生,曾在他的文章《道场佛塔故事》(随笔《听雨楼》收入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中写过另一件事:
战前六七年,罗先生访问日本,一些日本家庭拿出欧洲书籍佛塔的商业影印本,请他设法为他购买。罗俊一笑置之。后来他跟我说,如果他想赚钱,不难说好,去汕头找冰卓,就能拿到。罗俊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友谊。几天前,我与罗俊重提此事,他深感幸运的是,它仍然属于中国人。
虽然高说罗氏自称关心朋友之谊,没有向日本人求助,此事发生在前六七年罗氏访日期间,但与罗氏带着赵圣博的《山麓碑》去三井家六年(1931)的时间吻合,基本吻合。当时日本人拿出一本欧洲的书《佛塔》,让罗氏试试。罗氏是碑刻专家,甚至是李咏书籍的碑刻专家。中文大学文物馆何碧琪女士曾在《宋拓(李思训碑)与岭南学术团体在中文大学文物馆》一文中介绍,馆内李思训碑南宋拓片载有罗氏碑刻1920至1922。而高先生的书《国源道场佛塔的故事》属于哪一类,罗氏大概更清楚。
庐山纪念碑上的三井“昭圣博本”碑文
“丛书”中明佗《古黄庭静兰亭思序》为旧物,以纸墨精制而成,多有诸子题跋,尤以吴为甚。其中,相关考证可结合美景书局书跋中的《关于兰亭与黄婷古抄本的思考》(收录于《梁影吴湖帆抄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在扉页上,张中莱为吴湖帆题词说:
颍上的和兰亭,在得到董的称赞后,与丁午有过几次交锋。丁五不容易得,得了奖我也很自豪。原石在下一季就碎了,很难得一开始就想扩大整面墙。我弟弟何白,爱好收藏字画,也很擅长字画。可惜他的青春并不丰富,也不失落。这本书是它的一个地方,竹纸精拓,于年间获得的《旧造山书》,它最初是从井里出来时被拓的,弥足珍贵。今天,我回到道兄的秘密,它说明了事物的聚散自有它的耳朵。三月,任申来上海避难,张忠认识了他。
张忠来(1881-1951),字东,祖籍苏州,是吴湖帆的亲家。擅长书法,喜欢昆曲。后记于21年(1932)申遗,后记中所述的旧造山书,据蒋先生《古刻名目录》更新版(2022年6月)所载《兰亭序》一文,亦与吴有关。在姜先生的书中,记载为“顾云题词,顾云,题词”,并在吴的后记中记载:
今天是丙寅的生日,我请哥哥去春花阁喝一杯正合适。石基宝持此帖扩充妻陶贵墓志铭原件,墨色流光溢彩,故称双宝石,故向石毅另购。本卷是荥经对赵《旧山楼》一书的原始提炼。我有一本,也是英晶的老扩展。有了这个对比,特别比于本好,适合哥哥。剧里说的永远没错:古井神奇而美丽,唐朝很难找到完整的人生。停云则有意得过(停云书黄庭经,不精则除),无情落水。人才加新乐府(即霜降),痴人说梦绕过旧山楼。春花节开幕那天,赵碧和穗珠把珍珠都收走了(陶桂芝回来了)。耿武的新的和正确的丑补充了这本书。
可以看出,那天他们分买的时候,吴是因为荥经兰亭的旧拓才给了张。据美景书局书跋中所收“古有兰亭、原稿之思”中文言,谓“冬丑月适赵旧山楼校勘,墨笔相同,皆明初精制,难能可贵。”丙寅暮春初的吴湖帆。又知其初借张之款,并校之。"。但《丑冬月》中记载的事实,与上一版《古刻名目录》中记载的吴附言略有出入,称两者是在“丙寅人节”分别购买的。这可能是由于吴(1930)所作的后记和书中的补充,与丙寅(1926)相差甚远
虽然吴在《春末冰音后记》中说,他当时的《旧拓》和张的《旧山楼》经校对均为“明初本”,但新郑为张题词时,他又改口说“持此派者,尤胜于余本”,于是后来又得到一份,印在今天的《丛书》上,重新写了下来。张在此乐见其成,乃题赠吴。至于吴与张分买陶桂的墓志铭,似见于《上海图书馆史料》第八版(佘燕燕编)所刊《美景书屋题跋》。武记载:“此原石精工,光芒四射,令人心旷神怡,为隋志中上品。张君子栋的书,堪比原石。”虽然没有注明日期,但当吴和张遇到这个故事时,张很可能已经有了,并将其归还给了吴。
所以“丛书”中的这一卷《古黄庭静兰亭思序》,居然载着既是姻亲又是好朋友的吴湖帆和张子栋,这也是难得的。
张子栋为《古黄庭经·兰亭集序》题跋
其实两个人在石头的转弯处,不仅仅是遇到喜好相同的产品,就有这样的相互购买,而且各有题字;面对兴趣不同的人,依然有直言不讳的讨论,友谊长存。上海图书馆的《旧拓五种》,曾是“书法之宝”,当年张赠吴,扉页上有吴(22年,1933)六月的附言,留下这样一段故事:
余一生喜石雕,北至六朝厌雕,其独断专行、画功消长、荒诞不经,是书法的一大灾难。近几十年来,这一大行出了无数的石头,最好的书法也没有几百种,于是于家发展了几千种墨,没有一个篆刻。虽然人的爱好不一样,但是学的东西并不多。任申春日,公婆家张军曰:沙砾中有珠玉,不可多废。老先锋有五种:李超、、王和尚、和王彦。余乃和把它拼在一起,保存了下来。吴四石是北方雕刻中的佼佼者。仔细读完,会有一种蜡一样的味道,拓跋路虎心底的龙会像老虎一样扑上来。余的存在是安送给他的礼物。
此外,在“辑”印的《古黄庭经兰亭之思》一书序中,写道:“又见兵本,与倪瓒等元人附言,同郡吴家去年出国。韦辛在年中去世了。”韦辛1931岁,因此可以推断,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高岛菊老宋陀吴秉本所著《兰亭集序》于1930年流向日本。本卷有一篇明代沈周的碑文,字数不多,但很有史料价值。但在现代人的研究中,也有以“所谓沈周题跋”表示怀疑的人,但他们读的是内容。沈氏当年对自己过去岳家和借货的记述,不分地方和姓氏,对其早期事迹是真实的,似乎是无中生有的捏造,仍应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20多年前我访问日本时,笔者曾一瞥。幸运的是,记录沈石这段题字的小纸片还存在。现在我再抄一遍,希望有兴趣的人:
这个帖子是船山陈家的老帖,陈是我家的,一定要借。今天和别人转手了,我很高兴看到,就像做梦一样。物之灵,可以如俗,唯有并行,方得更好。沈周。
责任编辑:郑世良
校对:刘伟
以上是关于光绪陈武年间的书法分享。我希望这将有助于你看完陈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