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在中国有多少年了?
风筝历史探索
风筝是中华民族传播到西方国家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技史。
如今,在中国放风筝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今后进一步探讨风筝的历史和发展规律,以及风筝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关系,将大有裨益。
追溯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造型,以木头为材料,制作了能在空中飞翔的“木风筝”。据《韩非子·外储说左》“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失”。据弘书记载,鲁班还做了木风筝,说“公运班做木风筝看宋城”。鲁班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也是鲁国人(涉及宋人)。因此,推断风筝的鼻祖“木风筝”的发源地应该是齐鲁。
木风筝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使用。随着中国丝织和造纸的发明,它不断演变和发展。相传公元前203-202年,在楚汉对抗的最后阶段,汉兵先包围了楚营,汉将趁着大雾迷蒙,从南山隐居处放出一只丝风筝,让吹萧的童子躺在上面吹奏楚歌。同时命令汉军向四面八方唱楚歌,使得楚营官兵想家,不战而散,王楚项羽也自杀了。
至今留下了张亮“吹走楚王八千兵”的传说。据《程斋杂记》记载,韩信在准备谋反时,“约陈从之出发,而放于纸上以量之。”
宫里有远有近,想在宫里穿。《〈独志〉载: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围泰邰城,竹简系纸鸢。他们紧急飞到空中,带着援军开道。
在中国古代,风筝一直是战争中通讯和侦查的重要工具,可以用火药作为战争攻击的武器。
唐朝建立后,由于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措施,社会迅速走向安定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社会稳定和文化经济发展带来了传统节日在中国的盛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在军队中使用的风筝,随着传统节日的兴起,用途有了新的转向,开始向民间娱乐转型。从唐代开始,寒食和清明节在中国合二为一。因为这个节日“既有扫墓新坟的伤心泪水,又有踏青踏青的欢声笑语,是一个有特色的节日”,所以历代帝王和劳动人民都非常重视。据桂心杂识,我在清明节的时候,大学也要放三天假,武术日。顾在《长安清明燕怀诗》中,曾记录唐玄宗行走的情景。诗中明朝皇帝遇清明,也将游人赶出紫禁城,寂寞成千车马雨楚清。“唐代清明时期,朝野盛行禁火、扫墓、慢跑、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枝等习俗。孩子们放风筝开始在人们中流行起来。唐代诗人唐材在《风筝赋》中记载:“代有游子,乐为工终。把普通的纸装饰成一只鸟,像一只飞翔的风筝;翻身将沙上的苍鹭摇落,天空渐渐照耀大地。压制是有限的,纵向是无限的。当你移动你的呼吸时,你可以藏在你的手掌里..."
此时,纸风筝的制作技艺和放飞效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们“以纸为风风筝”,可以把它放在“一百多尺高”的天空中(见《唐书》)。说到唐代的风筝,就不得不提唐代诗人写的关于风筝的诗。)近年来,有文章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在烟台所作的《风筝诗》来描述唐代玩具风筝的发展,而高脚的《静弦听夜青,官商信风》则隐隐约约像是一段可闻却被风吹走调的旋律。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上面唐诗中所指的风筝,其实是一匹挂在屋檐下的“铁马”(也称檐马)。因用金属片制成,故名“凤筝”(见《辞海》“风筝”词条)。据《荀初录》记载,玩具风筝在中国的名称起源于五代时期,当时播州刺史叶莉在一只纸风筝上安装了一个竹哨,听起来像阿正,因此得名风筝。所以,把唐代的铁马和玩具风筝混为一谈,显然是错误的。
宋代是风筝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之所以成为发展阶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宋代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二是宋代传统节日习俗的弘扬,为风筝的发展和节日的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东京梦中华》记载,在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每天都有僧人、铁牌或木鱼循门报晓...正在赶集的人,听到这话,就用太平车或驴马驮着,从城外进城卖货,直到天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充分反映了当时东京亮亮的繁华热闹景象。繁荣的城市文化经济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使风筝在城市和人民中流行起来。因此,放风筝在北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民间娱乐活动,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民间风筝。宋代元丰人高澄在《物本原》中对民间风筝的历史渊源和名称作了专门考证。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也被画家作为创作的题材。北宋初年的画家郭中书就是其中之一。据苏东坡《威县真武词》所言:“郭中书,洛阳人,善书画,尤擅山水。因为与审查官发生争执,他被降职为国家经理...有的有钱人喜欢画画,天天给酒,待的很厚。长期以来,他们深情而忠诚。郭中书先拿着画儿的手推车,铅满了....苏皖不仅描写了郭中书刚正不阿的性格,还记录了他善于创作风筝的事迹,为研究宋代画家如何以风筝为创作题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北宋宰相寇准也写过《纸鸢》一诗:“方静天落秋,飞力犹弱。如果微风可以信任,它最终将是白云飞。“可见,在北宋民间放风筝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文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题材。
到了南宋,其“制度礼仪不亚于东京”。封建帝王“不思复辟中原,终日狂欢,沉溺湖光山色之乐”,朝廷崇尚奢靡的节日习俗,临安士绅争财,使得清明等传统节日更加流行,放风筝成为朝廷和百姓必不可少的活动。
据《吹尘记》记载,北宋皇帝宋徽宗登基之初,在闲暇之余放了一张纸。南宋宫廷画院绘制的苏汉臣的《百子图》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放风筝的情景。《武林旧事》中,宋代男子周觅说:“桥上少年竟放了一张纸,互相勾引,互相割伤,失线者负之。”生动记录了清明节孩子们放纸的场景。同时,我也记住了:放风筝”是一个小技巧,但也是专门的。《武林》写的这么用心;日事把临安的风筝经营者放在“小经济”一栏里,把放风筝和“书友会”、“戏多字吓长靖”、“教兽”、“耍棍”、“假充书生”等55种杂技放在一起,记载了当时著名的风筝艺人“周三,卢扁头”。这两位风筝艺人也在宋代都城临安514“全彩艺人”之列。可见,南宋时期的风筝不仅作为商品出售,风筝艺人也能在“娃子”这样的大型群众娱乐场所中竞争生存,充分说明了当时风筝在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众所周知,元代是中国戏剧艺术的繁荣时期,尤其是元杂剧等艺术的发展更是前所未有。而风筝作为中国的民间艺术,在元代史料中却十分罕见,关于元代民间放风筝的传说更是鲜有耳闻,这是唐代以来中国风筝发展史上罕见的特殊现象。但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社会情况,就能知道为什么元代会出现这种现象。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300年的伏北政权共存。疆域的扩张曾经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西方的。西方天文学、医学、数学等。也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了元代上层文化的发展。但元初并没有科举制度。这种“社会变革也分化了文人,一部分无可救药的落魄文人,本来可以是充满才情和怨气的‘货皇’,只能是货妓”(《中国戏剧研究史草案》)。“所以,以其有用之才,几乎不可歌也,是为了缓和佛道抑郁之情,掩护所谓不能平唱之人”(明胡适《珍珠船》元曲)。元朝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丧失了专制能力。因此,墨家投身于元代文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华。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批戏剧家、艺术家创作了大量反映元朝暴政、揭露政府腐败的作品,形成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现代人,但由于统治者无代感的奢靡和官员的贪婪,国内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建立了监视人民行动的“李佳制度”,实行了不许私藏铁器、十家共用一把菜刀的规定,不仅使人民生活陷入悲惨境地,也使风筝这一民间手工业的生产失传。想象一下,只有十个家庭被允许使用菜刀。怎么能谈砍竹子,绑风筝呢?更何况,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人们根本没有心思放风筝娱乐。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元代出现民间风筝传说少,文学作品少这种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
明朝以前,中国放风筝的民俗主要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明太祖定都北京后,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逐渐北移,南方的风尚习俗也传到了北方。但是,由于明太祖采取了节约传统节日开支等措施,清明等节日的娱乐活动在明初有所衰落。此外,明朝皇帝吸取了韩信、陈在汉朝用风筝丈量未央宫,准备谋反的教训,下令禁止在京都放飞纸风筝。因此,中国北方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明初的一些地方志和野史中得到印证。《京师风光略》是明初刘东所作。由于所著,是一部详细记录京都节日、风俗、名胜古迹,尤其是清明节京都人扫墓娱乐活动的专著。比如“三月清明,男女扫墓...他们悲恸着,欢欢喜喜地回来了。是日换柳,游高梁桥,去散步。”“有扁担、筋斗、线轴、马戏、烟火、水趣”,但没有放风筝的内容,记载说:“燕;禁止天天在风里玩。”同时,在中国南方,放风筝是清明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明代著名画家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东京边梁孩子们放风筝的内容。从画中风筝的造型可以看出,风筝艺术家已经从简单的鸟形发展到了各种类型。此外,从明代浙江著名诗人、画家徐渭的大量风筝诗中分析发现,放风筝是当时南方儿童的流行,也是画家、诗人常见的创作题材。许巍是个多才多艺的风筝爱好者。他一生写了十几首关于风筝的诗,如“我曾放风筝,今不能老。”那可多在春日上马,闲来看小儿断“和”柳条搓线絮,搓足纸放杨。“春风能消散多少力量,把孩子们带上天空”这首诗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明朝中叶,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再次兴起。
据明代《会稽平(今河北卢龙)志》记载,清明时“家家树荡为戏,闺房赌胜负,童子团纸放为风风筝。”清初潘荣弼的专著《景帝十八岁之胜》也详细记载了清明时节荡秋千放风筝的情景。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也以“书生韩世勋在风筝上题诗,风筝在飞翔中落在和詹淑娟的诗上,从而合二为一”的故事,写出了戏曲《风筝误》的传奇。在清朝,在清明节,放风筝在中国很流行。“上自内园下至士绅,在清明节期间,为钱球的媳妇立了一场戏,在童子的郊外放了一只风筝”(见《中国古代节日习俗》),放风筝。
这是清明节的一项群众娱乐活动。
节日习俗中的娱乐活动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状况和生活习俗。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由于当时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农业生产和城市文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封建统治者提倡节日以示“太平盛世”,因此出现了中国风筝发展的繁荣时期。每到清明节,人们就春回大地。万物葱茏的好时光,我正兴致勃勃地去郊外玩耍放风筝。根据扬州船的记载,扬州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成为一种习俗”。特别是在文化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和以手工艺品闻名的山东潍坊地区,许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献都记载了清朝乾隆年间以来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乾隆十八年春,魏县知府郑板桥被罢官后,在题诗中写下了“让孩子们悠闲地放飞纸鸢”的诗句。《临朐县志》载:“旧志载寒食增墓土...草香的时候,孩子们在村外放纸鸢,春花烂漫。女人们在杏园荡秋千,小姐妹们或三、三、五、五,在沙滩上漫步,寻找芬芳,粉绿相间,风和日丽,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清道光《平度县志》载:“清明祭墓负礼,童子出纸,妇人荡秋千。”
民间放风筝习俗的流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在这项活动的实践中把放风筝作为一种“祛病避灾”和增强体质的锻炼。
春天放风筝在《魏县岁志》中被称为“释郁”,是“吉祥”的标志。有一个民俗。清明节很多人把板风筝放得又高又远,然后故意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意思是把一年来积攒的“郁闷之气”完全释放出来,但一年也不能生病。
在其他地区,人们也总结出在春天放风筝的许多好处。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记载“今纸鸢引绢上,使小儿张口望之,以泄火气”。夫差·敦冲写了《燕京年纪事》,说放风筝还可以锻炼人的眼睛,增强视力——“孩子在空中放风筝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些记录充分证明了人们早就把放风筝当成了一项运动。
在野外郊外放风筝,吸收新鲜空气,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强体质,达到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目的。因此,放风筝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越来越流行,放风筝的内容也被编入小说。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研究和探索放风筝这一民间艺术,如中国著名的文学大师曹雪芹,他不仅将放风筝写进了经典的《红楼梦》故事中,放风筝的内容进入小说创作也是第一次。而且这位艺术大师对我国的历史、名称演变、风筝种类、拴系技术都做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清朝乾隆年间,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风筝艺术专著《北方放风筝记》,为我国风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从此,风筝制作和飞行在宫廷和民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道光清时,魏县金石学诗人郭林在《魏县竹枝词》中写道:“寒食一百零四日,白浪江之行,纸僮之子荡不止新到春燕”,详细记录了清明时节魏县民间到郊外踏青,在白浪江滩上放风筝荡秋千的情景。
晚清是中国传统风筝内容和题材大发展的时期。在北京地区,宫廷和民间风筝发展迅速,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品种增多,出现了新颖的风筝,赋予了风筝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观看放风筝。《京词》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情景:“新阳万人放,千尺麻绳为竹竿。天下太平新,党飞蓝云。”这种新内容、新形式的出现,为风筝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时,各地出现了鹤童、雷震子、大雁、杏花天空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风筝。根据中国“尊龙”的传统,魏县的风筝艺术家吸收了木刻年画和刺绣等当地民间艺术中的龙的形象,对传统的蜈蚣风筝进行了创新,将蜈蚣头改装成龙头,制成了龙,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巧妙地将龙的形象运用到风筝线上。这一大胆的创作充分证明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由于“龙蜈蚣”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广大群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观点,再加上其精湛的系结技术、独特的绘画艺术和最佳的飞翔效果,被称为潍坊特有的传统风筝,深受国内外风筝爱好者的喜爱。是潍坊传统风筝的代表作之一。
“随着放风筝在民间的普及和发展,放风筝在宫廷中被当作一种娱乐,全国各地的官员都让百姓富了起来。”好运”内容并制作精美的风筝作为贡品,并派扎绘的能工巧匠到京都为朝廷扎风筝。如魏县民间画家纪佩入京后被慈禧太后封为“八大画家”。北京风筝哈(郭亮),风筝金(福中)和天津风筝魏(泰国)都为宫廷制作风筝。宫廷风筝的制作与民间风筝不同。它不注重成本,所以非常注重选材、制作、涂装等工艺。就连用来放风筝的绑匪也雕刻精美。制作的风筝气势磅礴,变化多端,姿态各异,是一件高雅精致的艺术珍品。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世世代代制作风筝的艺术家聚集在北京,为北京风筝的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为宫廷制作风筝,艺术家们还在北京开设风筝店。每年清明节前后,风筝被制作和出售,北京琉璃厂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风筝市场。清明节期间,风筝成为北京人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大量风筝投放市场,风筝产品为本地和外国风筝艺术家在商品交易中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艺术家们根据北京人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宫廷宫廷的特殊环境,经过长期的创作、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曹雪芹、金福忠、哈郭亮为代表的北京宫廷风筝流派。
19世纪,中国商业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展,为风筝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天津、魏县、济南、青岛、南通以及江苏、广东、河北、安徽等部分地区。由于民间放风筝的普及和发展,不同规模的风筝专卖市场相继出现。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在城市里很畅销,尤其是在魏县,一个号称“三千铜匠,九千绣娘”的工艺品县。由于吉焦铁路的连接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像刺绣,银镶嵌,古铜,铸铜印章,蓝印花布和木版年画,魏县风筝产品已成为最畅销的。于是,城乡的专业风筝店越来越多,出现了以唐家风筝店为代表的十余家专业风筝店。一些从事画圣轴的民间画师和银饰工匠,以自己的有利条件,开设了风筝店或制作了放风筝的器械。例如,著名画家王夫斋开设了王嘉风筝店,制作各种风筝并在城市中出售,成为抢手货。“雷震子”、“鹤仔”等风筝一时名声大噪,成为优秀的传统风筝。著名的银质镶嵌手和雕塑家陈用雕刻和银质镶嵌技术制作了各种类型的高档风筝拐,其中用象牙镶嵌的风筝拐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魏县南湖家村还专门生产用于放风筝的各种类型的风筝线。杨家埠年画的艺人将半印半画技术运用到风筝制作中,将印刷好的风筝画纸粘贴在系好的风筝骨架上,降低了杨家埠的板风筝成本。产量大增,成了清明节的廉价娱乐。风筝大量涌入市场,在威县古白浪河滩形成了大型风筝专卖市场。各种民间风筝琳琅满目,内容丰富,色彩斑斓,充满乡土气息。它们以出色的绑、贴、飞而闻名,吸引了大批外国风筝商。现代诗人裴兴川在《竹枝词》中写道:“风筝市场在东城墙,游人来来往往,花样翻新招徕顾客,蝴蝶风筝皆成行”,记录了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魏县的风筝不仅销往烟台、青岛和魏县。
这一时期,在中国较早开埠的商业城市天津,由于交通便利,文化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其民间风筝制作精良,栩栩如生(色彩独特)。风筝艺人】借助天津手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创新了民间风筝制作工艺。为了解决风筝在销售和放飞中难以携带的问题,艺术家的风筝制作工艺以竹子为样本,采用整体设计、分解、箍接等方法,使数十只风筝可拆卸、折叠成小卷,装入纸袋或纸箱,将风筝制作技艺与工艺美术巧妙结合,为中国民间风筝制作技艺的高层次发展开辟了道路。在长期的风筝制作实践中,艺术家们创造了独特的风筝,如“活眼鹰”和“锣鼓燕”,被称为天津特有的风筝。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民间风筝的发展有了很大的飞跃,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清明节前后放风筝的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广泛兴起,包括台北。民国时期,这些活动在各地编纂的大量地方志中都有记载。风筝的内容丰富,品种不断增加,新款式的风筝不断出现。即使在我国北方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人们也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用“芦苇”“挺干”等材料制作山风筝。
第二,专门做风筝的人增多了。魏县、高密、天津、北京、吉林等地的风筝制作已成为家庭副业,全国各地的大批中国画家也加入到画风筝的行列中,使民间的风筝结出了累累硕果。绘画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以工笔为主的文人画风格和以民间艺人为代表的民间画风同时并存的局面。一些风筝艺术家和中国画家绘制的高档风筝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风筝产品开始登上艺术殿堂,不仅作为娱乐产品,也作为艺术欣赏产品挂在墙上。
第三,中国民间风筝与其他民间艺术品一起,开始走向世界民间艺术之林。中国风筝作品第一次参加巴拿马世博会是在2005年2月20日,1915。
北京风筝艺术家哈和天津风筝艺术家魏元泰制作的风筝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银奖,与翡翠、象牙、白玉制品、雕漆、珐琅、镶银、瓷器、地毯、古绣等各种民间艺术品和土特产一样,为我国赢得了荣誉。中国的展品仅次于美国40个州的总和,并获得了大量的奖杯和奖牌,这使得我们古老文明的艺术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此后,中国各地都出现了民间风筝比赛。20世纪20年代魏县商会举办的风筝比赛以及在青岛、安庆和台北举办的风筝比赛极大地促进了风筝的发展。
第四,世界各地的风筝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们在共同改进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年画、刺绣、玩具、雕塑、戏曲故事等民间艺术的营养,注入风筝制作中,使风筝制作工艺和内容、题材都有很大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发展,中国风筝初步形成了以线风筝、筒风筝、硬翼风筝、软翼风筝、板风筝为主体的风筝系列,人、鸟兽、鱼、虫成为风筝制作的题材,这是中国风筝繁荣发展的时期。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反动派的压迫,我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活艰难。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处于低潮。在中国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风筝艺术家也参与了这场斗争。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他们制作了《放羊》、《射日》等风筝,号召人们反抗帝国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风筝经历了恢复发展、严重挫折和空前繁荣三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潍坊国际风筝俱乐部的召开,连续三届全国风筝邀请赛的举办,各省市风筝协会的成立,以及“世界风筝之都”的出现,国家体委将放风筝列为体育项目,进一步普及了民间风筝的发展,放风筝成为全国人民文化体育的一大活动。风筝制作和放飞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