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主要以概观为主,以解释史实为目的。学生形成了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教师要总结历史规律,探究历史教训,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大的知识面,要深入讲解一个历史事件,要提出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着眼于当前的课堂,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好感,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提问是相对于“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能达到预期目的;有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提问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有效提问;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大多数教师都知道编写教材要做到“可理解、透彻、全面”,但能否真正做到“深入”,是每个教师都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教材的学习要达到“理解、渗透、转化”的目的。“理解”就是理解材料。只有理解了材料,才能分清什么是基本问题,才能用“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发展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什么是探索性问题?学生讨论是必要的探索。“通”,系统,重点和难点是掌握材料,以便掌握和掌握。这样你不仅可以站在老师的角度,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和学习。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才能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2)让学生做“真实”的准备。我们常说,“备课的时候,我们老师不仅要准备教材和教法,还要准备学生和学法”。所谓“实”,就是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度,让提问更有效果。

首先,联系学生,询问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我在讲“思维活跃,百家争鸣”这门课的时候,接触了学校里的学生,关于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同学之间打架,学生乱扔纸屑,学生不完成作业。我问了这个问题:“面对这些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你同意哪个学校来对待他们?”为什么?”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让学生们分别代表违反校规的人和儒道法的代言人进行辩论。同学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或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在辩论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种学以致用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应该是实践有效历史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尝试。教师选择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分层次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把专业性很强的历史知识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把要问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其次,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成几个简单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改变单一的提问方式,灵活提问。有些老师已经适应了“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提问方式。这样,学生就习惯了在老师的“预设框架”中思考,制约了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太多的“老师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不仅会让老师感到吃力,还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对提问感到“麻木”。原因是这种提问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教师可以考虑改变提问方式,或者交替进行多种提问方式:学生间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发生在学生之间,拉近了提问者与被提问者的距离,减轻了双方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双方更好地思考。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很多,老师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从认知角度来看,问题可分为知识层面的问题、理解层面的问题、应用层面的问题、分析层面的问题、综合层面的问题和评价层面的问题。从技巧上看,提问还可以分为归纳式、说服式、阶梯式、比较式和迂回式。高质量的提问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控制课堂提问的频率,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由于传统教学行为和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仍有大量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尚未改变。教师往往从自身思维的角度预设课堂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成性学习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提问过于专业和成人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们会积极地去接近它,去思考它,他们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学生对教学感到厌倦,他们就会“厌学”。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一、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引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发言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解释“九?18事件时,场景设计: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录音:“我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满山都是大豆高粱。高粱叶子青是绿色的,日本兵于9月18日来了,先占领了火药库,然后占领了大本营。“老师问:这首歌反映了当时的哪些历史事件?学生回答:“九个?18号事件。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将从九点开始?说到18号事件。这就导致了新课程的引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该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寻找刺激,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顺着学生的认知和视角,寻找“兴奋点”。一方面,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收集生动的文学、历史事件等多种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灵活运用教材,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开头质量是这门课成败的直接原因。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广阔背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缩短学生与教科书的距离,缩小学生与教师的差距,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求知欲,对完成教学任务有很大帮助。比如七年级第一学期,我以教第五章《秦帝国的兴衰》的课文为例。在介绍“秦王扫六合”这个项目时,我首先组织学生朗读“秦王扫六合,看他!挥剑定云,诸侯自来西天。”让学生对秦国统一六国的壮举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自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接受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过程和意义。通过这类文献的介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果一开始上课老师就讲书上的故事,会让学生觉得很无聊,甚至变成催眠曲。在讲《开放与交流》中“玄奘西行”的标题时,我先问学生:“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受到很多小朋友的追捧。一年级学生谁不熟悉?这个问题立刻调动了气氛。我马上问:“学生们知道这出戏的内容吗?”。学生们脸上都露出不屑。看到这一幕,我马上问道:“西方真的有唐僧师徒学佛取经的故事吗?”。学生们一脸愕然!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历历在目。我接着问:“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取经了吗?”。学生们陷入了思考,孙悟空驱魔的高大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这时我开始讲玄奘西游的故事。他还强调玄奘在贞观年间独自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他终于从印度拿回了佛经。这种体验,丝毫不逊于《西游记》中的唐僧。回国后,玄奘口述了他在西行途中所学的东西,他的弟子们把它编成了一本书《大唐西域记》。这样的导入方式通过将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进行对比,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渴望得到答案,上课认真听讲,同时对探索历史的真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h?阿·多布罗夫曾说,“当学生愿意学习时,比被迫学习要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用巧妙平实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提问科学、多角度、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教与学的深度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体验。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历史中,带他们走进历史,而不是让历史去找学生。只有把历史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才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