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史

自开凿以来,中国大运河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历史阶段:汉沟(春秋至隋)、隋唐大运河(隋朝至元初)、京杭大运河(元代至清末)。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吴王夫差一心向北伐齐,称霸中原。而伐齐远征需要解决军粮辎重的运输问题,依靠陆路运输,道路不畅,而吴的优势是海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和淮河之间没有水路。只有走海路,风大浪急,风险相当高。

公元前486年,吴利用江淮之间湖泊密集的自然条件,实地丈量,就地挖掘,将几个湖泊连接起来,长江和淮河从此相连。运河起于南端的汉古城,故称“汉沟”。韩沟的发掘是历史上记载的中国最早的一段大运河,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的开端。扬州和淮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因为这条沟渠的开凿而诞生的。韩沟也是淮扬运河的前身,此后一直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主要水道。

与此同时,浙东运河的前身殷珊老运河基本形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仍保存完好。统一天下后,隋朝作出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超过了军事目的。这个时候,天下统一了。隋朝开凿运河有其经济动机。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经济比南方先进。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严重冲击了北方经济。与此相比,南方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全国统一后,隋对这一地区特别重视,但隋朝首都长安的政治中心并没有随着经济中心的发展变化而南迁。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的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的粮食和物资来供应北方,无论是中央朝廷、官僚贵族还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期的分治阻碍了南北之间的经济交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

公元605年,杨迪招募了数百万民工修建同济运河。同年,韩构被重建,这被称为杨珊亵渎。608年,招募黄河以北百万民工开凿永济运河。610年沟通长江。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完成,隋唐大运河基本形成。唐朝时,对运河进行了一些修复。比如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东部,人们曾经在岩石中挖了一条通道,叫做“天宝河”。

杨迪开凿大运河的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渠势在必行;②隋朝统一,社会秩序逐渐稳定;(3)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开凿大运河创造了物质条件;(4)集权加强,可以组织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进行挖掘。

杨迪开凿大运河的主观动机有: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统治;(2)加强江南经济建设;(3)江南漕运;因为在隋朝之前,江南的经济已经赶上了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就和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关。

杨迪开凿大运河的客观效果:①运河的开通产生了长期而积极的影响。为后世所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沿用至今;它在巩固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挖渠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杨迪利用大运河组织巡游江南,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隋唐大运河促成了沿线城市的繁荣。扬州、苏州、杭州、滁州(今淮安)、泗州(今江苏盱眙)都是繁荣的商业城市。

浙东运河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随着水路和浙东运河通过余姚和曹娥连接宁波和杭州,宁波实际上成为了大运河的南端。在宋代,浙东运河是国家的主要水道。元朝以前,中国的行政中心长期设在洛阳和开封,江南漕运北上需要绕道河南。元朝至元朝18年(1218),忽必烈决定将运河弯直,下令开凿济州河,然后召开会议将这条河与通惠河连接起来。从此,运河从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到达北京。至此,现在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诞生了。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运河水运,设立了运河水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负责运河水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运河沿岸的城市也因为水运而繁荣。北方的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城市发展迅速,东南的淮安、扬州、苏杭也成为繁华都市,被称为运河沿岸的“四大都市”、“东南四都”。

浙东运河在明清时期也很兴盛。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朝廷制作了完整的大运河地图,第二部绘制了绍兴至北京的大运河,详细反映了运河沿线各县周边的水道、湖泊、山川、河流之间的交流和经济关系,证明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