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具的发展和进化史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由于新石器时代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大致情况只能靠出土的文物、神话传说和后世的历史记载来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为淡水和渔猎野生动物,还有草果的驯养牲畜和试种粮食,并不丰富。调味品以粗盐为主,也有李子、苦果、草药、野蜂蜜。食物来源因地而异。
2.炊具有陶罐、平底锅、平底锅、水壶、锅、地炉、砖炉、石炉;燃料仍然是木柴;还有粗糙的碗、碗、盘、壶作为器皿,火烤、石烧、蒸并重的烹饪方法粗放。至于菜肴,也相当简陋,味道最好的莫过于传说中彭祖(彭铿)为姚笛烹制的“野鸡汤”(野鸡汤)。
3.这个时候,祖先做饭只是为了生存;他们对食物和饮料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模糊的。但从燧人教人用火、超超教人盖房、傅教人驯服动物、神农教人种田、轩辕教人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我们先民的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蒙的性质。
4.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以食取悦鬼神,求其荫。开始有了饮食的原始审美意识,比如食物容器的美化,宴饮时的唱跳等。这是后世宴饮的前身,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弱小、幼稚而又充满活力,为夏商周时期的饮食文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夏商周时期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上属于奴隶社会,也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烹饪用料明显增加,习惯以“五”命名。如“五谷”(粟、黍、麦、米、麻子)、“五菜”(葵花、hopus、头、葱、韭菜)、“五畜”(牛、羊、猪、狗、鸡)、“五果”(枣、李、栗、韭菜)。“五谷”有时会写成“六粒”、“百粒”。简而言之,原料能以“五”命名,说明当时食物资源丰富,人工培育的原料成为主体,而且这些原料都是名列前茅的,在选材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炊饮器具革新,薄而精致的青铜器具进入烹饪阶段。中国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有4000多件,大部分是炊具。青铜食器的出现不仅仅局限于传热,提高了烹饪效率和食物质量,还表现了礼仪和装饰宴席,显示了奴隶主和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3.菜品质量提升很快,推出了著名的“周代八宝”。由于原料的丰富和炊具的改进,烹饪技术在这个时候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米饭、稀饭、糕点、小吃等食品品种初露端倪,肉酱制品、汤菜多达百种,花色品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烤、炖、烤、煮、蒸、腌制等10多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用于烹饪熊掌、乳猪、甲鱼、天鹅等高档菜肴,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周代八宝”。“周代八宝”,又叫“八宝珍用”,是专门为周天子准备的宴席。由2餐6菜组成,具体名称为:“春烤”(肉酱饭)、“春木”(肉酱小米)、“食人”(煨烤炖乳猪)、“食人”(煨烤炖母羊羊肉)、“道真”(牛、羊、鹿烹制)“周代八珍”推出后,历代争相效仿。“元北八宝”和明清时期的“天厨八宝”、“参翅八宝”、“烧烤八宝”,还有“山中八宝”、“水中八宝”、“禽中八宝”、“草中八宝”(主要指珍贵食用菌)、“商代八宝”、“草中八宝”。
4.饮食制度也取得了新的成就。比如从夏朝开始,皇宫就首先设置了食官,配备皇家厨师,迈出了食药结合的第一步,重视皇太后的饮食保健。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再比如酒席,也是按照尊卑来分类的。此外,在民间,出现了屠宰、酿造、烹饪相结合的早期餐饮业,大良、盐城、汉汉、咸阳、临淄、杜英等地的酒厂兴盛。
因此,夏商周三代在中国烹饪史上开了一个好头,后人有“三代之术代代相传,烹坛基业开新篇”的评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烹饪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战斗多年,并肩而立。战争造成了频繁的人口迁移,刺激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这时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引起了后人的注意。
1,主要食物来源是人工培育的农产品。这时,由于大量垦荒、兴修水利以及牛耕和铁器农具的使用,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不仅把牲畜的野味端上盘子,食谱中还列出了水果、蔬菜和谷物,并注意开发水产资源。在南方的很多地区,鱼、虾、龟、蚌与猪、狗、牛、羊并驾齐驱,这是前所未有的。
2.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铁锅(古代炊具,口底有两个耳朵,放在炉子上,放在蒸笼上蒸或煮)。与青铜炊具相比,更为先进,为油烹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同时,动物脂肪(猪油、黄油、羊油、狗油、鸡油、鱼油等。)和调味品(主要是肉酱、米醋)也越来越多,辣椒、生姜、桂皮、大蒜被广泛使用,菜肴的烹饪方法和口味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简单的冷饮、蜜渍、油炸小吃。
烹饪和饮用器具的革新
炊饮器具的突出表现是壶趋于薄而重。自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渐普及,铁器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汉盐铁专卖,说明盐铁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铁比铜便宜,耐烧,传热更快,所以烧菜更方便。所以此时开始普及铁锅,如煎炸用的小锅,多用的“五熟锅”,广口宽肚的铜锅,“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是菜鸟锅。同时广泛使用锋利轻便的铁刀,改进了刀法,使菜形越来越美观。
汉魏时期,灶为台灶,烟囱由垂直向上改为“深弯(即烟道呈弧形)以通火”。并逐步使用煤窑,有利于掌握温度。河南唐县石灰窑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阳晒沟出土的“铁炭灶”,内蒙古新店子汉墓壁画中的六灶,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有句赞美的话叫“一灶五突,多人分烟,做饭十倍”(意思是一个灶有五个火孔,很多烟孔,可以提高十倍的做饭效率。
这时,厨师们也有了紧身的“衣服”,“小牛鼻”围裙(即今天厨师们使用的围裙,因长得像牛鼻子而得名),袖子也叫“青”,增强了劳动保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