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目前,部分教师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存在对高效课堂认识模糊、教师主导作用弱化、学习目标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谈以下看法。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学生收获最大的课堂。高效课堂的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师生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会导致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自身素质、学生学习情况和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真正高效的课堂。二、创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高效的课堂应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对立统一。以前老师的主导作用是绝对的,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工具。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回归。但有些教师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己的课堂,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位老师把“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比喻为“放风筝”,学生是“风筝”,老师是“放风筝的人”,学习目标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线”。没有老师对线的“收放”,“风筝”要么“飞得低”,要么“飞得满天”。这个比喻说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2.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求真、勇于质疑、乐于探索的精神。现在,有些老师总是抱怨教材写得不好,观点有偏差。从历史的特点来看,历史教科书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关键是老师如何解读教材。在我看来,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鸦片战争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商战”“李鸿章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贼”等等。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发现了历史真相,而且具有勇于求真、勇于质疑、乐于探索的精神。3.引导学生用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研究历史,要从历史的“起源”来看待历史,即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阶级,结合传统文化,做出客观的评价。如果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待历史,必然会导致我们对历史认识的不公正。比如,在对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失败的评价中,有这样一段分析:“洋务派试图在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通过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个分析看似合理,一般学生很难看出它的漏洞。针对这个分析,我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一个是“洋务派在当时的条件下有没有可能彻底改变封建制度”,一个是“以学为体,用西学”有没有历史进步?通过讨论,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的提问和多重理解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只有当教学方法随着学习内容、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时,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