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符(东汉思想家)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投票
讨论
王符(约85年~约163年),字节信,汉族,(今甘肃镇远)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
中文名
王福
另一个名字
王杰新
国籍
中国东汉
民族
韩(哈)
出生地
安定林箐(今甘肃镇远)
出生日期
大约公元85年
死亡日期
大约公元163年。
代表作品
关于潜在丈夫
捷信
性别
男人
王符(约85年~约163年),字节信,汉族,定居(今甘肃镇远)
王福
),东汉时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一生隐居著书,提倡节俭禁欲,嘲讽时政得失。因为“不想露姓名”,所以给这本书取名为《论隐夫》。王符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笔犀利。读他的作品还是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他的文学时期是秦汉时期,有张衡、荀悦、马融等作家。
王符与马融、张衡等著名学者交好。
王宓故居
他是姨太太的儿子,在舅舅家没有亲戚,所以在家乡受到歧视;他也是一丝不苟的粗鄙,不求引荐,所以你不可能升职。于是愤然隐居著书,从此不做官。颜夕五年(公元162年),辽国大将黄被革职回国定居。乡亲们纷纷前往祭奠,皇甫规不顾太守辞呈,迎上王福。结果人家说:“不如缝两千块石头。”可见他在当时是相当有名气的。
王符写了一本书,《我不愿以嘲讽当时所失而显名》(《后汉书·王符传》),书名为《论潜夫》。《叙录》有35本,1本,***36本。虽然有些混乱,但还是旧书。该书以《赞学》开始,以《武德志》结束,描述了皇帝和史鸷姓氏的世系。其余各章论述了封建国家的内外统治策略和当前的用人、行政、边防等政治弊端,批判了当时迷信、势利的社会不良风气。“指时间短,足以观察当时时局”(《王符传》),但思想上“妥协孔子,但涉猎沈商之名,及杂说”(《王继培钱复注序》),以儒为体,以法为用。因此,《文心雕龙》属于诸子,《隋书经籍志》属于儒家[1]。
在文学上,王符主张文章要有“教训”,“遵道尊义”,批评当时的士人“空谈虚无,力求文章优美,以求与世不同”。认为诗、赋要“扬善抑丑之德,宣泄悲喜之情”,要“文笔温雅,用典喻尽其意”,批评当时的文人“辩恕,辩无所事,求天下”(吴本)。《潜夫论》基本上把他的文学思想付诸实践了。他总结了三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弊端,是非分明,内容务实,说理透彻,批判犀利。由于受辞赋的影响,东汉的政论“多以单行文字传达偶字,奇偶同生,使文体与西汉完全不同”(《刘杂文》)。《论潜夫》几乎是字字珠玑,相当突出地表现了东汉末年骈文的走向,并逐渐开导了盛行于建安的绚烂之风。《潜夫论》中有阿清学者王继培的注释本。
王符墓位于甘肃省镇远县西沟泉行政村白源自然村。
叶凡的《后汉书》中有一篇王夫传,但记述简略,只摘录了《潜夫论》36条。
王宓故居
除去五篇文章中的一部分,关于王符的生平事迹只有三件事。
一个是王符的四个朋友。他们是马蓉、张斗、张衡和崔媛。从与他交好的四个朋友来看,不难想象王符出生在与匈奴、羌人毗邻的边境地区。如果他没有前往东都洛阳,与这些全国一流的学者、天文学家、文学家交朋友,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他是不会有勇气写出这样一部批判当代世界的名著的。历史和文学的缺失,是一大遗憾。他们是如何进行学术交流的,他们的友谊是如何开始和进行的,这是我们后人难以考证的。
第二是王符“没有家室”。在古代,母系起源不明确,是一个被人们鄙视的话题。汉代官居非常严格,嫔妃没有继承权,所以他们的外族是不被承认的。由于王福是未婚女子,所以说他“没有家室”。到了宋代,黄庭坚为此愤愤不平。他在一首诗中说:“如果你能谈一个潜在的丈夫,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家庭?”。
第三,杜辽将军黄非常敬重他。皇甫规是他的同乡,与段颖、张骞一起,是当时平定“羌乱”的三大名将。皇甫规退居他乡,二千石官来见。他很慢,但是王福到了门口,皇甫规却是衣衫不整地出来迎接,二人十分高兴。这一幕,似乎就是皇甫规和王福的晚年,村里人都说王福是个“女红”。“缝”是一种剪裁很差的衣服,说明王符到了晚年看起来还是那么一副穷秀才的样子。
王符一生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他的《论隐夫》中,这在当代世界并不明显,直到。
王符述评
《隋书经济志》被列入目录。
王符的思想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成分,体现在潜夫身上,其主流是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夹杂着道家、法家的一些思想。也就是说,先秦思想对他的影响很深,很难摆脱西汉传统的影响。比如盐铁论中的“重本抑末”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但是,王符毕竟是东汉人。相对于西汉的贤良文学和董仲舒的言论,他所面对的现实发生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他在《此训》中说,宇宙之初,“元气暗淡”,后来化为浊,化为阴阳,再化为万物,最后才产生了人。他非常强调“和”字,所以说“人道中立”。在这一点上,他和王充对紧迫性的看法不同。他又说,“天道说‘给’,地道说‘变’,人道说‘做’。这种“行为”是对孔孟提倡人的主观能动性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在整个这次训练中,他反复讲“被命运所感动”,比董仲舒更唯物,少了神学的神秘。由此可见时代的进步。
在《武本》中,他谈到“重本抑末”。他说话的方式和《盐铁论》不同。盐铁的理论是,这是基础,结束是结束,一比一。这是西汉古典经济的初步反映。东汉就不一样了,古典经济错综复杂,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面对这一现实,王符把“本”分为两部分,以农为本,以游为末。把“工作”分成两部分,以目的为基础,以巧妙的装饰为目的;而“商”也分为两部分,以货币为基础,以新奇为目的。这样他就把西汉时期的一对一变成了三对三,扩大了支持面,缩小了攻击面。这样的观点,如果形成政策,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战略的。《儒林外史》、《黄的“潜夫”》简介如果不是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是不会有这些“想法”的。
王符在《潜夫论》中也用大量篇幅批判社会迷信,将迷信行为与当时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结合起来加以声讨。从他的评论可以看出,东汉社会问题太严重了。工人少,闲人多,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欺骗在社会上很常见。人生病了,不找医生,找巫师,找神仙。以前都是女人管养蚕、丝织,现在受社会风气影响,把养蚕抛在脑后,成了巫婆。人们深信疾病是鬼神使然。这样,反对迷信,批判鬼神就成了思想家的任务。王冲说,鬼是不存在的,是患病者精神状态异常后产生的幻觉。王福的观点就没那么明确了。他在带有“二元论”色彩的《巫例》一文中说,一个人的好坏有一半取决于他自己的行为。他说的是命运和天意,我们可以解释为天生的机遇;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包含了董仲舒的神学遗风。他所说的人自身的行为,主要是指修养和道德。他主张“邪不正”。如果你改正自己,邪灵就不会攻击你。这种方法对于纠正不良社会风气自然是慢的。但王符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揭露。
王符在《千夫论五本》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报国富民为本”的观点。
王福
民本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早已有之;富民思想在《论语》、《管子》、《史记》、《汉书》中都有明确阐述,所以并非王符独创。然而,王符的“富民”思想却是独一无二的。《武本》一文开篇就有明确的意思:“凡为治之本者,不善于抑端而服本,不善于从本而饰端。夫为国,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本。”这显然是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富民思想。
为什么要以富民为重点?王符在《本正》一文中说:“凡人之治,无非是阴阳调和。阴阳以天为基,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为善。天以民为心,民之乐导致自然之和,民之悲导致自然之逆。民为君所统,君之善治为民之治,君之恶治为民之乱。”他在《治利》一文中说:“帝以天为治,天以民为心,天将顺民所欲。”这里有一个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问题。汉代的学者喜欢谈论天人关系,王符也是如此。天人之际,众说纷纭,此处不赘述。纵观王符的天人思想,显而易见,以民为本,以民为主,政治以富民为本。人心心安,才能与天和谐,万事大吉。否则,情况正好相反。这是对“重民轻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如何富民?王符在《武本》中指出:“欲治将军,不擅抑末,服中书...富则以农桑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努力的人,让使用是基础,巧妙的装饰是目的;商家,以货币为基础,以新奇为目的。三民离端富,民离端穷。”故事结局的理论早就有了。先秦秦汉时期,说了什么比结束更重要。总的来说,是重农抑商。这种思想形成了传统,影响了后世差不多两千年。实际上,重农抑商只是为了维护自然经济,使农民依附于土地,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不利于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的社会经济。司马迁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也使用了本末倒置的理论,但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的是他重视农业而不是商业。这是一只独特的眼睛。王符的缘起论和终论也非同一般。他没有继承重农抑商的观点,而是把农、工、商作为管理生活的正道,强调农、桑、实用、货币,以旅游、巧饰、新奇为目的;他还断言,民从到底,守根则富,反之则富。这比司马迁的思想进步了一步。观察世事,他觉得“治标的人少,吃的人多”(《奢靡》),他以巧妙的装饰赢得宠爱,以奇物致富。这样就不会导致民生下降和社会混乱,所以才会产生上述管理世界的思想和策略。
要富民,就要让人民安心,努力工作。但在社会动荡、劳动繁重、刑罚扰民的情况下,人民很难从事正常的生产,因此很难指望富民。所以王符认为:“民为国之本,谷伟民之生。太阳压倒了,山谷满了。学殷为人民公仆,轻夺人民,可以义愤。”所以他写了《爱日》,专门讲爱民问题。他说:“一个国家之所以是一个国家,是因为它有人民;人民之所以为人民,是因为有山谷;山谷之所以盛产养殖,有人功不可没;功德之所以能建立,是因为它可以在白天建立。”也就是说,“日常强度”(即从事生产的时间)是人民从事生产的基本要素;没有“日权”,就不可能搞生产,也不可能富民强国。他接着说:“治国之日久而适,故其民有闲,能多事;“国乱之日短,故其民困而力不足。”意味着政治清明,关心人民,人民安心,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生产;政乱民扰,人民不可能安心投入生产。他认为日本的权力“是民之本,国之本。”所以,主政者要为省服务,要“爱民为天”。就是要“敬民”,不要“扰民”。他指出“今非昔比,皆官挠民”,民扰而“废农桑”。因此,他在《爱日》一文的结尾高呼:“今日民不聊生,何以生谷?人不够,那么君主又够谁呢?嗯,我不这么认为!”(以上语录见恋爱日)。
王符在《论神仙贡》一文中提出:“国以德兴,平以衰。”换句话说,国家的兴衰,在
潜在丈夫理论
被利用者的德行或背信弃义。东汉选士用人,更注重宗族,而不重视穷士。或者名声不实,贪污腐败;仕途重要,更多的功劳给了外戚和宦官,而把正直有才能的人排除在外。官场往往是鱼目混珠,浑浑噩噩,甚至党羽得势,贤者可以降职或下狱。王福对此非常不满。他曾指出:“此世若无圣贤,则圣贤者,革除桎梏,不达圣王之庭!”(《世公》)
王符觉得当时选秀才的情况“名不副实,不配进贡”(《考绩》)相当严重。是什么原因呢他认为有几个缺陷:或者说有“以家世扬德”(“政绩考核”),即以家世取人。对此,他是反对的。他曾指出:“人的善恶不需要宗族。”(论荣誉)意思是一个人的善恶不是由家庭出身决定的。他还表示反对“作空美”和“作高赞”(“实贡”),主张按“素质”和“物质线”选拔人才。他更反对“富者以物质力为利,贵者碍其势,多以金钱为德,以实力为优”(《政绩考核》)。同时,他还尖锐地指出,一些官员“永不会成德,嫉恶如仇”(同上),任凭不良作风盛行,只求吃素。他主张各级官员都要重视选拔任用人才的问题。只要有效地做到“重选”、“审名求实”、“赏罚分明”,就能“得士多”(同上),使人才丰沛。
王符对外戚和宦官篡权欺贤尤怒。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地位的人,都是根据妹妹们的宠爱而傲慢,凭借康龙的力量而贤惠。”(《本正》)他还指出,受你宠爱的大臣,往往“帮助私人加入汉奸党”(同上),即以汉奸的身份结成帮派。这些人排挤忠义之士,“羡群而吠贤”,使忠义之士多灾多难。“循善则见妒,行善则见妒”(《难德》)。对此,王符深深感叹,“人有斧削贤者,狗有咬贤者,不可悲,却要从外面招贤者!”(《隐叹》)君看似招贤,实则养狗咬贤。圣贤如何能被重用!
如何招聘人才?王符认为,首先是“礼下士”的老方法。他要求君主“卑下士”(《今政》)。不能“缓而信贵”,而要“尊卑以引贤”,“崇卑以引贤”(明暗)。判断贤德,不要根据出身和职位;至于材料的好坏,要以“恕”、“公平”、“尊”、“守”(交往)为标准,即认为品行端正、尊贤重道、忠义廉耻、外貌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圣贤,才可以入选。
王福也认为,贤惠与不贤惠不是基于主观断言,而是基于“名声会被检验”(“交际”),也就是要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写的《绩效考核》,专门讲这个问题。他说:“不要急着考。”根据考试的实际情况,识别贤臣奸臣,促进政治。考核官员,要求“活在自己的岗位上,对自己的效能负责”,即从实际出发,观察名实是否相符。
王符出生在西北,遭遇羌族叛乱。因此,他对东汉时期的羌问题特别关注和论述。
羌乱是东汉民族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危害和影响都很大。东汉处理羌乱的方式有很多不当之处,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历史教训。汉安初年东晋发生羌乱后不久,王符写了《劝将军》、《救边》、《议边》、《实边》等几篇关于于永和、元初的文章,对羌乱和羌事进行了评论。他指出了羌族叛乱的严重性:“羌族和鲁的背叛是从寒并开始的,并扩展到了。东有赵、魏害,西有蜀、汉灭。割六郡,周归千里,不留荒野。盗钱祸害昼夜,民不聊生,日月俱焚。”(“拯救边界”)
对于如此严重的问题,统治者不仅怕死,缺乏良策,还趁火打劫,大肆敛财。镇守边疆的将军们“恐自卑软弱,不敢进攻,而坐调文书,以欺朝廷”,“利己”。郡县官趁机作乱,“搜之”,使百姓所受之苦“甚于会鲁”(实边)。朝廷大权在握的大臣,对边境事务一无所知,“陶陶游手好闲,卧薪尝胆是他的本分”(《救边》),官员享受好处,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人提出“用兵不当”、“边塞不可守”的观点,主张边民内迁,弃地求和。
王符对此深感不安,主张积极的东西。他批驳了“放弃凉州,但留三助”(“救边”),“不要适当帮助,待时机”,“不要着急”(“议边”)等谬论,强调边界的重要性,认为“救边无疆界”必须及时挽救,不能不顾大计算小账。“今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看金钱的薄谷开来,却不懂得先善待人民;我知徭役难移,不知中国待边宁。”(《边益》)他认为边民思乡,民安,有固边的有利条件。所以说“战守之策,须早定”(《救边》)。
王符对面临国家危险的人民主张积极固边的政策。在他看来,土地是“民之本”,“不可久弃土地开敌心”(固边)。有了土地,“民可以富”(劝将军),“地民必须相称”(同上)。所以强调不要放弃边境地区,让人民在边境地区从事生产,和平才有希望。同时,他还主张“耕边入谷”的人要向贵族顶礼膜拜,以奖励那些为真正的边关做出贡献的人。还说这是“同甘共苦,平徭役,填边保华的关键之术”。
东汉时期,神学占卜迷信盛行,但同时无神论也有很大发展,王符继承并发展了后者。
王符是一元论者。他说生命力持续时间长,“就成了阴阳”,“阴阳有体,实际上就生出了两仪。万物纯净和谐,使人统一(《本训》)。天地万物,包括“鬼神之人”、“吉凶之变”、“何以不怒”?这可谓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非“天人合一”论的造化。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王符说:“天理当日用,地道柴米油盐当日用,人性当天。对于人来说,所谓的阴阳感觉导致了差异。行人动天地,就像坐车骑马,或者坐面包车坐船。是我说的,但也是我能做的。”(《这次培训》)这个强调人的主动性。而且强调人生的富贵不取决于天地鬼神。“天地不可贵人,鬼神不可贪财”(《香烈》),一切都是人为的。
王符不相信当时盛行的占卜和灾异赏罚论。在他看来,宇宙万物的变化,“万物行而不怒”(《本训》),不是吉祥的象征,也不是灾难的信息。
王符对占卜、做梦、相面也是不服气或反对的。他告诫人们不要被占卜迷惑,不要被“巫女所骗”,并说:“圣人不烦占卜,远离鬼神。”(《卜》)他劝人们不要相信模糊的梦,“不相信就判断事物”(《卜》)。对于相面术,他说:“你可以期待你想要的,但你不能让它发生。”意思是相术可以根据一定的迹象推断出一定的后果,但永远达不到确定的目的。王福认为“吉凶要配线。”(《导言》)也就是说,人的吉凶,是由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行为决定的。
王符不迷信鬼神,所以对重葬、丧事不感兴趣,甚至批判“生不极养,死则丧”的不良风气。他指出,有些富家大办丧事,“此不利于终役,亦不增孝,反而官民之烦害”(《奢靡》)。他认为这种奢靡之风对国家和人民都极为不利。
王符非常重视“正学”(即教育)。强调“积极学习”是一项基本国策。
在《武本》中,王符把学道理和富民作为治国之道的两大难题。他说:“夫若国,则以富民学为基。民财可教,学义为义,民贫为善,学淫为惑,招生不乱,义忠孝。所以,明君之法,要为二者服务,以形成和平之基,引至安息之吉兆。”显然,他把正统之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认为只有重视并办好教育,人民才能走正道,国家才能富强。
在这里,我们也体会到王符为什么把赞学放在钱复理论的首位。《赞学》篇开宗明义:“天地贵之地也是人,圣人尊之地也是义,仁义成就之地也是智,求智之人也是学。虽然有至圣,但不是天生的;虽然你有最好的材料,但你不是天生的。所以他说:“黄帝闻风后,...孔子向老聃学习。“如果你相信这种说法,你就不能停止向老师学习。十一君者,皆圣人也,但仍需学习。他们智慧丰富,德行伟大,条件比凡人差!”也就是说,人之所以在天地之间有价值,是因为拥有道德知识,智慧和正气的获得和培养在于学习、提问和接受教育;人不是生来就知道的,需要学习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有些圣贤不是生来就知道,而是从博德说学来的,所以强调所有的人都要学,都要被教。
关于教学内容,王符强调六经。他说:“读书人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以大师教,以礼乐写,以诗书导,以周易赞,以春秋明。”
王符认为,人只要向老师学习,一定要“聪明,没有精神停滞”,就可以有“明事理,道德正义”。他还断言:“凡是要立功立业的,都不善于学习。”(以上见赞学。)
王符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历史理论内容丰富。这里只概述几个方面,其他省略。他的思想自然有历史局限性或者近乎浅薄;但是,进步和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在王符评论政治、抨击社会黑暗风气的行动下,许多政论家相继出现。最杰出的是王符好友崔元之子崔哀,书名为《论政》。还有兖州仲长统,他的书名叫《常艳》。但这两部书都没有流传下来,隋唐书里只保存了失传文章的片段。到了崔爱和仲长统的时候,已经快三国了。她们不愿意做“潜在丈夫”。他们去找袁绍、曹操或者曹操的部下,希望得到重用。但由于他们的气质属于“疯狂生活”型,得不到达官贵人的赏识,不得不抑郁而死。[2]
但这个传统一直传承到魏晋。魏晋虽然还处于不好的统治状态,但是文化氛围开放了,人比以前解放了。人们可以谈论过去和现在。这种氛围的开启,不能不归功于王符的启蒙。[2]
王符不仅思想深邃,而且继承了汉文学的优良传统,具有深厚精湛的文学修养。因为他一生生活在人民中间,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知识广博,观察力敏锐,生活创作源泉丰富。他的文章非常优美,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笔法苍劲,语言朴实,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确切生动的修辞手法,有时用韵文使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清代刘熙载在《艺略》中说:“王充、王符、仲长统,皆东京校尉。”他在东汉散文中独树一帜。[2]
关于王符在家乡的遗迹有很多传说,历代都很推崇。文庙里有一个特别的神龛。县城北山是王符隐居的地方。山上有王福亲手种的柏树,还有王福的读书台。为了纪念王符,这座山被命名为千佛山,现在被辟为千佛山公园。千福阁巍然屹立在山顶,新建的王福纪念馆雄伟庄严,碑刻璀璨,壁画新颖。广场中央的王符雕像巍然肃穆,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在县城以北约五英里的白源村有一座王符墓。在县城东门外,有一块“韩李逊故里”的石碑。这些都成为镇远县人民悼念哲人的名胜古迹。[2]
总之,王符不愧为我国历史上进步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的珍贵史料。[2]
入门图集更多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