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悲剧的历史考察

7月30日,著名民主活动家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6月5438+05日,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也被同城多名间谍杀害。他同事的儿子文身中数枪,生命垂危。由于《一城五日》两起命案的时空联系,以及李、文同为中国第三大政党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加上此事发生在全面内战的形势下,这起惨案对时局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拟对闻一多遇刺事件进行个案研究,相信有助于全面把握“文立大屠杀”与65438年至0946年政治演变的关系。

闻一多遇刺的社会反响

1946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年年初,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斡旋下,国民党首次与* * *、民主联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代表坐下来举行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国内团结和民主进步的五项协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五项协议的诞生,曾带给中国人民美好的期待。而视中共为心腹的蒋介石,却不愿意让中共接手。因此,国民党先是在修改《CPPCC协定》上纠缠不清,后又在东北问题上挑起争端。重庆较场口惨案、南通惨案、南京马关惨案等一系列血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正当全国掀起反对内战的热潮时,刚刚在较场口惨案中受了重伤的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许多特务的围攻和狙击。这一法西斯行径自然引起了舆论的强烈谴责。

7月17日,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提出严重抗议,指出国民党在大举进攻解放区的同时,“纵容和指使特务机关暗杀大后方和平民主领袖,其野蛮和卑劣,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政府不敢随意为之的”。18,周恩来在上海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指出,文立惨案“与内战一样严重”。中国民主同盟也严正指出国民党迫害民主领袖,“时间越来越快,手段越来越狠毒”,并表示“NLD绝不会因为这种暴行而被吓退,不敢为中国争取和平民主。只有更加积极勇敢地前进,为中国的和平民主而奋斗,才足以告慰文立先生的地下精神”。

在众多谴责中,被视为人心晴雨表的中间知识分子的态度最值得关注。中国的中间知识分子不多,但在两头小中间大的中国社会,他们始终充当着“中间大”部分的代言人。同时,由于这些人大多以教育和学术活动为职业,他们的立场、观点和倾向往往能通过各种媒介对社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动荡的年代,这个群体的对立必然与政治天平的倾斜有关。

与救国会第七先生李公朴相比,闻一多的留美经历、诗人和学者的身份以及自由主义者的形象,使中间知识分子对他的遇刺反应更为强烈。众所周知,闻一多从13岁开始就住在清华。1922毕业后去美国留学。19 25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授。闻一多早期是“处于领导地位的新诗人”,后来成为甲骨文和先秦文献研究的专家。所以,人们一说起闻一多,就想到他的诗集《红烛》、《死水》,他与人合创的新诗“格律派”和与胡适、徐志摩、梁实秋关系密切的“新月派”,以及他的楚辞、诗经、唐诗等学术著作。当然,也有人知道他早年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大革命前夕,他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左翼发生了直接冲突。后来,他在处理九一八事变、一二·二九运动和Xi事件时与政府保持一致。即使在抗日战争中期,他也认为蒋介石是民族英雄。

闻一多的政治转型始于抗战后期。1944年,他感到国民党抗战不力,统治腐败,人民贫困,于是投身民主运动,不久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云南支部领导人之一。在民主运动中,他发表过许多相当激烈的言论,曾在公开场合点名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军座谈会上呼出“只有一条路——革命”。但人们理解他,认为这不过是诗人气质的愤慨,一个学者当众发言是事实。而且这些都没有超出言论自由的原则,充其量只是左倾和光明。

正是闻一多生活的这种特点,让很多中层知识分子,尤其是学历教育的人,无法接受他被刺的事实。闻一多遇刺的消息传到北平,教育界,尤其是“清华教授”更是震惊“许多美国人对温教授很熟悉,他们问,‘这是怎么回事?’《大公报》曾用“闻一多之死震惊各方”这句话来传达人们的惊讶、不解、愤怒等许多无法准确表达的情绪。和闻一多朝夕相处的朋友同事都特别激动。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校长教授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过去的情况是极其糟糕的,这种事情可能在李之后再次出现,而一多近年来的行动最有可能招致。但一旦实现,如果看当时的情况,会被很多人打死。多么大的仇恨和阴谋啊,会让人后悔的,来的更厉害。“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教授以“这种卑鄙凶狠的手段,能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和愤慨;杨振声教授说“我难过得说不出话来,相信其他朋友也是”;胡适、萨本东、李记、梁思成、傅斯年也在慰问电中表示“不痛”;而沈从文教授却说这一事件“真的象征着国家明天更大的不幸”,他不禁要问:“孙中山真的要死了吗?" .7月18日重庆时事新闻、世界日报、新民日报、新华日报、民主日报、民族通报、西南日报、大公报刊登《谁杀了我父亲?》,对于这一不寻常的现象,天津《大公报》专门刊文,强调这表明“媒体和社会都同情闻一多的不幸去世”。

以上只是从社会反应中选取的几个,但足以证明闻一多遇刺案中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反应。可见,通过这一事件,有助于进一步考察中国65438年至0946年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