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柱”结构住宅建筑的特点

干柱式建筑的特点2008-05-06 20:19建在木(竹)柱底架上的地上房屋。中国古代史书中还有甘兰、甘兰、皋兰、格兰、格兰等名字,这些名字都是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过来的。此外,一般来说,网格住宅、鸟巢住宅等。,一般指干柱架构。考古学和民族学中所谓的水上住宅或有门住宅,日本所谓的高床住宅也属于这种建筑。这种建筑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流行到现代。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部、苏联西伯利亚和日本也有类似建筑。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埋在地下的木桩、底架上的梁、板,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干柱式建筑。在西周时期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中,也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干栏建筑。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瓷干栏建筑模型,长脊短檐。云南晋宁石寨山云南墓发现的四件汉代青铜干栏式建筑模型,也是长脊短檐,代表了干栏式建筑的原始特征。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地的东汉墓葬中也发现了许多由陶器制成的干柱式建筑模型。但除了底架和木桩外,一般的陶屋都是悬挂在山顶,而圆形的陶谷仓则是穹顶,说明这些建筑的基本形式在中国已经本土化了。

建造“干栅栏”式建筑主要是为了防潮。长脊短檐的屋顶和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了满足多雨地区的需要而设计的。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屋、网格式陶屋都代表了防潮的建筑形式,尤其是粮仓建筑。直到今天,网格住宅仍然在东南亚流行,以满足湿度和雨水的需要。

使用这座建筑的少数民族

傣族民居和干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瑞丽,覆盖大坝。干轨住宅由竹子制成,木材用作住宅框架,竹子用作檩条、檩条、地板、墙壁、梯子、围栏等。所有部分的连接都是用榫卯和竹子捆绑,是单体建筑,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庭院,每栋房子之间都有小路相连。屋顶上挂着草排或瓦片。瑞丽的干柱式建筑体现了很高的水平。地面建筑主要用在芒市、盈江等地,是土墙平房。由于受汉族的影响,它们不再是傣族人固有的居住形式。土障房是红河流域的主要居住形式,广泛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土棕榈屋是平顶的,有木梁和木柱以及土墙,形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因为地形的原因,建两三层的土楼,有台阶,有天井,有地板。一般家里十几间,平顶上可以祭祀粮食或者堆放农具。土棕榈屋容易建造,冬暖夏凉,特别适合干热河谷的气候。

孟连傣族干栏竹楼。

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干栏建筑;一般在地面以上竖起木桩或竹桩形成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横梁支撑的悬空楼板,楼板上用竹子和茅草搭建房屋。干柱建筑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甘兰木楼(壮族)

壮族人喜欢依山傍水生活。青山绿水之间,有许多木楼点缀着干栏。

这是壮族人的传统住所。

人们住在木制建筑的上面,牲畜被圈在下面。不管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间里。

在孩子的中轴上。前厅用于庆典和社交活动,两侧厢房住人,后厅为

生活区。房子里的生活以壁炉为中心,一日三餐都在壁炉旁进行。

古代干栅栏建筑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建筑遗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专家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考古发掘揭示的第四文化层13排木桩遗迹表明,这里至少有三座建筑,分别以A、B、C为代表,其中A宅位于最东部,B宅在西南山头附近,C宅在中部。从C屋大部分遗存与A屋、B屋交错的现象证明,三座房屋的年代是有先后的,C屋的年代早于A屋、B屋,只有C屋废弃后才有可能重新修建A屋、B屋,所以C屋是世界上第一座干轨木结构。C屋遗迹长18米,按前后排桩距计算,屋深8.2米。根据同柱承重桩间距可知,当时房屋是分间的,房间宽度在2.6-3米之间,最宽的有4米。估计是宗族活动的公共场所。房子的宽度和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一样对称,房子C的长度最长。房屋高度按8.2米进深的需要应大于4米,楼板以下木桩高度为0.8 ~ 1米,故房屋C地面高度大于5米。7000年前在空旷的荒野上建立一座大房子是多么大胆啊!这种木结构建筑可以用简单的石器建造,标志着人类社会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世界上任何发明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民居的发明也是如此。在几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洞穴里,比如大家熟知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当人们以天然洞穴为家时,还处于蒙昧时代。人类社会产生至今已近654.38+00000年。当时全球气温明显升高,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几度。此时,生活在洞穴中的原始人从森林来到平原和湖泊,丰富的食物资源吸引了这些山民。他们在森林边缘和河湖附近的高地搭建窝棚,开始定居。第一座房子出现了。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理气候差异很大,各地的窝棚形式也不尽相同。在黄河流域北部的Xi安半坡遗址中,从地下挖出了早期的民居,深度约为1米。洞底被用作梯田,洞壁成了天然墙。然后用树枝盖住洞穴,并在上面涂上泥浆,这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房子。这种房子大约16 ~ 20平米,称为半地穴建筑。南方潮湿多雨,土地松软,原始人不得不在大树的枝桠间建造房屋,因其古朴而被称为筑巢。《万事皆有错》描述:“古之时,人少兽多,民无敌。有圣人,筑树为巢,以避群害,百姓喜之,立之为王。”这种情况在民族学中也可以得到证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太平洋巴拉芳岛上的基诺人和大洋洲一些偏远地区的落后民族在树枝上盖房子。树巢可能比山洞小,生活不方便,但毕竟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所以比起山洞作为住所还是很大的进步。现在人类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很快肯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住宅二期真的出现了。半坡遗址中期,建筑已发展为地面建筑,江南水乡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干栏建筑,因其具有通风除湿、防虫蛇兽入侵等诸多优点。干轨建筑是一种以桩、木为基础,形成高于地面的台座,用桩系柱、框架梁、盖屋顶的半建筑式建筑。是对嵌套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甘兰建筑遗存和遗迹的考察,在建筑工程方面有五大成就。1.这些建筑朝向西北-东南方向。根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的建筑遗迹平面图分析,三座建筑均为西北-东南走向。从朝向来看,该建筑位于东北方向,朝向西南,因此建筑朝向与现在的朝南建筑有很大不同,不利于采光、通风、供暖和避寒。从河姆渡文化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与原始居民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形成对比。这种特殊的朝向选择需要探索干柱建筑本身的特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都没有发现完整的建筑遗存,因为从施工工艺和材料来看,干栏建筑是非常容易上饵的。根据民族学资料,云南傣族同类建筑最长使用年限为15年。由于切割加工困难,估计倒塌的建筑构件是河姆渡人用来盖新房的,只剩下被掩埋的木桩。推测当时的建筑尚未开窗,门的位置像傣族的干栏建筑一样开在山壁上,具有出入、通风、采光、排烟等多种功能。甘兰风格的建筑从西北走向东南,门从东到南大约10度。这个方向在江浙一带冬季日照时间最长,夏季日照时间最短,避开了夏季的炎热,增加了冬季的采光时间。因此,这种朝向选择对于长坡无窗的干轨建筑非常实用。到目前为止,当地的建筑都继承了这种合理的朝向选择,最佳朝向为门户以东5 ~ 10度。当然这是通过实践和生活积累的。2.由木桩、地梁、楼板组成的建筑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地基处理工作,燃烧后即可建楼,既满足了防潮抗洪的实际需要,又解决了南方高温带来的降温通风问题。但由此带来的施工难度比一般地面建筑要大得多。基础是建筑成功的关键,干栏建筑尤为重要。河姆渡遗址的建筑基桩可分为圆桩、方桩和板桩。方桩体积较大,一般截面为15× 18cm,贯入深度比圆桩深50 ~ 100cm,可以起到承力桩的作用。其分布也有规律可寻,一般间隔为1.3m ~ 1.5m..圆桩很多,直径相差很大。板桩数量少,排列密集。通过对第四文化层桩木底部的抽样调查,得知各类桩的底部被切割成尖刺状或刀片状,说明是用打入法处理的。桩基完成后,接下来架设地梁。方桩的上端面凿有用于拼接地梁的凹槽。有些圆木上端有叉,也可以用来支撑地梁或顶梁。关键构件,如中柱和角柱,凿有相互成直角的穿孔榫眼和榫眼,辅以捆绑进一步固定。地板铺设在地梁上,大部分不固定,方便原住户通过活动地板向下倒垃圾。基层一开始是稳定的,但是有些地方会因为土质松软而沉降。这个时候,先民们就把准备好的圆木甚至地板放在地梁下面作为桩和木支撑,日复一日的在地基部分形成了桩和木的结果。从以上基础工程来看,施工前需要计算建筑荷载,以确定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然后,根据建筑面积和室内分隔的要求,在现场进行放样。最后选定坐标,保证木桩平行垂直,保证下一步梁柱安装工程。3.带横撑的梁框架结构河姆渡人利用建筑物上部空间的柱子和横梁,支撑树木枝杈形成的格构檩条屋顶,再铺上茅草或树皮,完成屋顶的防雨遮阳工程。这种基于梁柱的框架结构技术是建筑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发明,为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从桩基遗迹来看,河姆渡的干栏建筑只有四根柱子,一根柱子用于室外的走廊平台。这样就需要多两根柱子来支撑5 ~ 6米坡度的屋顶。那么河姆渡人是怎么竖梁绑顶的呢?遗址出土的59号木构件是考古学家和建筑师感兴趣的构件。此件为双头榫,长2.63m,直径18cm。榫相对较小,位于截面中间。因此,建筑专家认为它是一根立柱,介于屋梁和地梁之间。这个立柱作为中柱太低,作为檐柱又太高,所以它在屋内的空间位置应该在中柱和檐柱之间。有了这个柱,就可以在屋顶坡的中间加一个次梁,这样5米长的坡就可以由两段连接完成,这样椽子的直径就可以大大减小,从而减轻了底层屋顶的重量,使屋顶能够竖立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构造柱。此柱竖起后,为了稳定起见,中柱两侧的两根次梁由中柱系的横撑支撑,使屋架更加稳定。时至今日,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仍可见到这种五梁五柱带横撑的干栏建筑。4.榫卯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数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从形式上看,有柱头和柱脚榫、梁头榫、带销孔榫、燕尾榫、平柱榫、角柱榫、直柱榫等。横柱的榫眼是中柱的榫眼,角柱的榫眼是檐柱的榫眼。与梁一起使用时,中柱与檐柱、中柱与中柱、檐柱与檐柱紧密连接,形成非常稳定的屋架,保证地板铺设可靠。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地板长约100 cm,厚6 cm,铺设地板前需要在地梁上方铺设土堆。如果地梁和屋柱的连接处用绑扎固定,过不了多久地板就会塌。只有在榫和榫眼发明之后,特别是有销孔的榫的应用,加强了梁柱之间的连接,凌空干柱建筑才能屹立不倒。可以说,没有榫卯木工艺就没有河姆渡甘兰建筑。在出土的木质构件中,有几个构件带有榫槽,其中在出土带有标本的榫槽时,插入一块切成梯形断面的木板。这种企口技术是一种更高级的紧密拼接技术,以后经常用来拼接大厅的地板和影壁。有专家认为,当时的企口技术主要用于檐壁的墙体工程。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时,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出土了一件长450厘米、宽8厘米的木构件。在构件较宽侧的两端切出长8 cm、宽6.8 cm、厚8 cm的榫眼,在较窄侧切出宽3 cm、深3 cm、长320 cm的企口。同时,在企口面两端也切了一个小榫眼,与较宽一面的榫眼垂直。该构件用于檐柱之间的楼板梁。较大的榫眼用于连接柱槛,较小的榫眼可插入榫构件与檐柱系紧。地板槛固定后,可将长度为80 ~ 100 cm的木板插入榫槽内,做成檐口墙。后世的店铺立面和室内可拆卸面板也采用了企口技术。河姆渡文化的榫卯榫槽木工技术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干栏建筑技术是比较全面的。5.当时装修工程的外观,干轨楼的装修内容包括室外走廊的安装,室内地面的找平,芦苇垫的铺设,进出口,室内中柱,横撑构件上的雕花装饰。住宅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装修的重点。由于当时石材生产工具的限制,地面粗糙不平。从出土的人字形土块来看,室内坐卧场所的重要区域的地面,都曾用泥土抹平,再铺上芦苇席,使这些部位相对平整,易于清理,利于休息。此外,据建筑师分析,当时室外还留有一条宽度超过1米的走廊。从出土的直栏杆孔来看,栏杆被安装在走廊的外侧。第二次考古发掘时,在第四文化层出土了一件残长112 cm,宽14.4 cm,厚7.2 cm的木构件,上面有等距的小方块,长9.6 cm,宽4.8 cm,深3.6 cm,用于插直栏杆。可见河姆渡人在考虑安全因素时也考虑了形式美。在室内装饰上,他们也刻意美化它。出土的雕刻花木、马鞍形五叶陶块可能是挂在室内门框或柱子上的艺术品。住宅最突出的装饰是竖立在屋顶上的鸟形装置(也叫蝴蝶形装置)。它们由石头、骨头、木头和象牙制成,正面刻有鸟和太阳的装饰图案,背面粗糙,中间凿有凹槽,顶部凹槽两侧的穿孔脊用于用木棍系住鸟形装置,然后将木棍系在脊上以突出上面的“鸟”。绍兴306号战国墓出土了一座青铜房屋模型。屋顶上有一根杆子,杆子顶上有一只鸟,房间里有四个音乐家。许多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鸟形器物可以与青铜房屋模型上站立的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越南人爱鸟崇鸟的习俗。总之,这些艺术品表现了河姆渡人原始的宗教信仰,将民居装饰提高到了艺术阶段。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水平。虽然出土的榫卯木构件只有数百件,仅占构件总数的十分之一,大部分节点仍用藤条绑扎加固,但这并不降低河姆渡人对其建筑技术的评价。继河姆渡遗址之后,考古人员在梅艳、江苏吴江、青墩、海安、浙江吴兴千山洋、广东茅岗、高要县、湖北蕲春毛家嘴、四川成都十二桥等地发现了干栏建筑遗迹。因为适应江南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还具有防蛇防虫防兽、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等多种功能,所以延续了几千年。我国著名古建筑研究专家杨鸿勋先生指出,干栏式建筑促成了斗式结构的出现,并直接启发了亭子的发明——抬高楼层(居住面),利用下层空间,最终形成了阁楼和二层建筑。河姆渡的干栏建筑在中外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