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代城市发展史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早在隋唐时期,广州西部就是中外商贾杂居之地。在樊坊地区,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商人“上市”,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和住宅区。从此实行了相对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完整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征。城市商业文化的传统相当悠久。

到了宋元时期,广州的航运贸易不断发展,许多外来文化已经渗透进来。由于当地的南越文化可以吸收从中原迁来的汉文化,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的更新和发展。随着人员往来的增多,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也影响了广府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习俗。此时的市民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影响下,趋向于多层次、多元化,体现了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性品格。

明代广州的商业还是很发达的,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广州的南部和西部是最繁华的地方,许多富商居住在这里,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混合居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关闭福建、浙江、江苏海关,仅保留广州、广东海关对外贸易,即实行“一站式贸易”,委托康熙二十五年(1686)成立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毫无疑问,这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为十三行所在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随后的150多年里,广州在商业贸易中的独特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此时,西方在天文、数学、地理、火炮、物理、医学、建筑、美术等方面的先进成果被西方传教士陆续带到中国,其中大部分登陆中国的第一站是广州,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社会文化。随之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涌入让人们大开眼界。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与这些历史背景有关。进入20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不断拓宽。从清代中期到民国初年,城市建设逐渐突破了原有老城区的范围,向东西开放。1921年2月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使广州的城市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广州西关地区是指荔湾区人民路以西、623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城西太平门外称为“西关”。当时大部分土地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已经不能满足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期,绅士、富人、商人相继从太平街到西门外的潘塘大面积建房,这应该是西关大规模建设的开始。一方面是低丘地区,另一方面毗邻十八府、十三行商业区、沙面地区,便于建设商业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居住区。再加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这里成了居住的好地方。

由于与内地的进出口贸易和商业发展,西关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从而形成了许多比较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包华区、多宝区、宝源区,建于1862 ~ 1882。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了成熟稳定的发展时期,此时也是开放时期,吸收西方文化,融入自身传统。

现存的西关建筑真实地反映了本土文化的发展痕迹,代表了广州本土建筑与外来文化融合所创造的独特形态,也反映了本土建筑形态突变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特色民居建筑,在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普遍保持了一套古代大屋的格局和规矩。但由于政治制度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方法的现代化,建筑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建筑立面出现了柱飞檐和门窗装饰角等等。

西关传统民居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荔湾区西关传统民居包括以下类型:

1.清末广州的老房子,俗称“西关大屋”。其平面布局是在广州和珠三角“三房两廊”传统竖向组合的基础上,由苏州等地大屋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

其平面沿进深方向排列,并有若干房间、天井、楼梯、厨房等。左右对称排列。主楼外侧有一条“青云巷”(也叫冷巷),用于居住活动和出入,也可满足辅助功能。正殿中轴线清晰整齐,门廊沿轴线排列——门楼厅(门厅)——轿子厅(茶厅)——正厅(“神厅”或厅堂)——头厅(长辈房)——二厅(饭厅)——尾厅等。这种格局适合封建家庭共同居住,而且功能分工明确,内外界限严格,显示主人的身份。这种格局也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生活方式。

2.除了上面提到的西关大屋,还有一种“五面交叉”的超大型住宅,房子上附有园林、亭台、水榭。它的飞机有五个机位,规模很大。但是目前在广州没有实物。

3.相对中小户型的房子——简装风格的竹筒房。它的建筑数量不大,开间也很少,一般是一开间或两开间。这架飞机类似于一所大房子。今天广州荔湾区的特色民居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一类。

4.平面布局为传统竹楼形式,立面为中西合璧的中小户型。大多有一两个开间,有的还有另一个侧门,其中二三层有狭窄的楼梯,里面也有很多层次的进深。立面是青砖脚,就是外墙贴水磨和大青砖;基脚是花岗岩墙裙,门套和窗套也是花岗岩。二层楼上的阳台或凸出,或与立面墙面基本齐平,阳台栏杆样式丰富多样。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搭接来支撑不够大的挑檐。很多建筑已经逐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

5.完全西方风格的现代住宅。规模很大,单体建筑,两三层。外墙采用红砖或水磨石。

在街区布局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密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仅占沿街宽度较少。形成的小街坊虽然比较狭窄,但空间亲切,尺度宜人。其特点在于追求自由实用的聚合形式,同时又被商业氛围所衬托。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有以下特点:整体相连,分片建造。大体格局差不多,只是零件和单体不太一样,细节形态各有特点。建筑规模不大,多为两三层楼高,宽度窄,深度大,尺度宜人。装饰在简约中求变求异,虽然共用一定的格局,但细节却千变万化。街道空间窄而深,宽约4 ~ 5米。里面的道路都是石头铺成的,还建有比较完善的排水管道系统。很多家庭在门前种树或者摆放盆花,对楼内住户来说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在阳台、飞檐、屋顶上种植花草,趋于自然。而且在结构模式、结构方法、材料选择等方面体现了语用追求。

建筑布局的紧凑性可以促进建筑社区小气候的形成,为安全防范带来便利,增强社区居住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城市空间的房屋所有权状态总体上呈现出社会关系的平衡。

目前西关大屋相对集中的小区分布在以下区域。

丰园路~保县南:保园路;金龙西路~多宝街、丰园街、三联直街、丰园路、丰园北街、丰园北街、丰园沙一巷。

文昌北路:华钥街、华钥东街(南北、东西)~华钥西街、宝仁坊、侯耀华中(街)。

金龙东路~东深坊、李荣里:华贵路~华贵西街。

文昌南路至景山里:长寿西路至宏昌街、玉桂三巷。

向洋路至杨任南、杨任中:十八府南路至辛集东、辛集西、吉兰街。

包华路:十六府东四巷、十六府街。

包华路:包华钟政盟约、宝卿新中盟约、府正街15号。

多宝路:多宝广场等。

在那些地区,散布在各个大街小巷的一些传统民居和老式建筑随处可见。这些建筑原为西关传统民居,外观地道,形式典型完整。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西关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如下:

1.继承传统方形邻里结构的组团布置,形成低层高密度的居住格局。

2、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但内部通透私密。更好地解决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3.立面造型、细部装饰、室内陈设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4.现实而大胆地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并融入传统建筑。特别是在立面处理上,采用了西方古典建筑装饰元素,而建筑的平面和剖面仍然保持和发展了传统民居中的合理造型。

西关老区的民居对自己的传统民居和建筑环境都有一定的感情,都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不是一种强制的、刚性的拆迁。他们特别希望这个城市能为他们找到一个现代化的生活氛围和环境,与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内涵相似。可以说,老城区的传统民居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居民“居住”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其特殊的“文化建筑”品格。

文昌北路华钥街及其附近

华钥街位于文昌北路的西侧。原住居民多为医生、商人、粤剧艺人、华侨、记者、国民政府外交官和教师。街巷呈东西走向,长110m,宽4.5m,道路用石板铺成,建筑多为二三层,30多栋,40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一般建筑开间4 ~ 5m,个别区域宽7 ~ 8m。平面深度多为16 ~ 20 m,部分较深,后部延伸至后侧相邻街坊。住宅建筑面积在120至180平方米之间。楼层设有悬挑或凹进的阳台,门、窗、阳台栏杆和飞檐都装饰有丰富的不同图案。绝大多数房屋仍保留着石门套、青砖外墙、花岗岩墙基,房屋入口用石阶铺成,角门、坡道、大木门基本配套,保存完好。街上现存最早的房屋建于清光绪年间,其余多建于清末民初。

典型的布局是:进门第一部分是前厅,客厅被纱门隔开。然后是屏风盖,其上半部配有厨房,前厅和大厅都是开放式的。侧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连接后面,进入生活空间。通道的前部或中部设有楼梯,可以到达楼上。中间和后面要有两到三个小的内天井,解决每个客厅的通风采光。与天井相邻的房子,门、窗、隔断都装饰得富丽堂皇。最后是厨房,厨房上部半开放式,顶部屋顶部分天窗,有利于排烟和通过流动组织。建筑两侧的山墙前后贯通,支撑着密肋木梁和楼板。屋顶坡度平缓,多燃气建筑或天窗。还有平屋顶。

这里的居民普遍认为,有必要对街巷进行维护和改造,保持街巷的空间和舒适氛围,保留现有景观。前不久,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收了业主在香港生活的亲属捐赠的14号房屋,将其改造为“文昌街道康灵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当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该中心由街道办事处和香港心理咨询协会共同管理,社会效益日益提高。

华钥街的街道格局和建筑形态可以部分反映西关地区近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对研究广州城市建设历史和居住形态有一定的价值。华钥街现有建筑质量尚好,街区居民素质普遍较高,街区管理完善,完全有条件保留下来,打造成市级特色居住文化街。

华钥街已被列为广州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此,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和保存措施,即:

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

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修、改造现有建筑。改造各楼内部设施,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

4.改造景观,改造路面,拆除街上插建的建筑。

5.保护街巷入口处建筑的临街形态。

6.拓宽资金来源,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和维护资金。

7.宣传和利用。

十八府南路的冼基东、冼基西(街)。

清末民初,西关十八府东、西区是近代广州著名的药街。有许多中西医生在这里行医,并在街上开设诊所。许多药商设立了中成药加工厂、制药车间、中西医药局和药房,街上也有出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位。1893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设立中西医药局,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在明朝末年之前,这里曾经是一条河流,后来被封闭,改造成一个居民区的街道,分为东西两段。街道较长,建筑排列紧凑,多为2、3层建筑,状况良好。一些住宅建筑的外立面采用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构件和装饰,与花岗岩基脚、石质门套、红砖或灰色砖墙相结合。上部有悬挑阳台和很多大窗户,细节装饰丰富。

针对区域位置、建筑现状和现代广州医学文化的内涵,有关部门考虑将其打造为以民居建筑为主体、以医学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街区,充分体现广州现代医学和地方医学文化。

在该地区采取了以下保护和保存措施:

1,确定保护范围。街道中段整体保护,即东起17号,西至43号的路段列为保护区。

2.修复和维护原有建筑。对原有特色房屋进行加固,对破损的进行修复和装修。并逐步拆除影响景观质量的破旧插房。

3.拓展新的区域功能。重新规划和设计腾空的基地。在规划中可以考虑插入西关大屋特色民居的改造或增加传统形式风格、新功能的中小型公共建筑。根据广州市中西医发展历史,安排小型中药材和医疗器械的加工销售场所,以及配制药膳、开展医疗的经营场所。组织建设医史馆、名医纪念馆、医光和诊所。

4.连贯性和环境绿化。新建筑的风格和体量应与原有的街巷相协调。还应单独开辟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结合地段特点进行景观设计。

5.纪弦段交通节点。在纪弦的东入口和西入口留一些空间还是可以的,可以建成行人集散点和小型停车场。

在广州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包括荔湾西关在内的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及相关历史建筑,使老城区得到必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与过去完全不同,社会经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保证居民生活空间、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有效的保存。

任何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为了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就像“历史往往就是近代史”一样。对于城市居住建筑的保护,要从出发点上保护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应该强调各方面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传统建筑的体验,以谨慎的重建措施和细腻的手法,对历史碎片和城市文化表现出尊重和耐心。

我们希望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能够找到一条有效的文化发展之路——一条既不会失去过去人类历史的文化辉煌,又不会伤害当代生活需求,更不会阻碍未来发展可持续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