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葛州之战是宋朝最耻辱的战役?
1004年9月,萧太后燕燕以索要灌南为名入侵宋朝,一路攻城掠地。九月中旬,辽军前锋到达睢城、顺安军等地,宋将军魏能、石浦率军迎击。虽然互有胜负,但辽军并没有攻占隋城和顺安军。辽军东侵宝州,大败。然后攻打定州。宋朝负责河北防务的王超,根据宋真宗、赵恒的圣旨,部署在唐河,手握圣旨,恐敌拒战,贻误战机,导致辽军继续南下,战线势不可挡。
这时,在朝廷上,大臣们就赵恒是否要北上亲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副总理王钦若暗中做赵恒的工作,希望他迁都江苏南京,而枢密院大臣陈耀措则要求赵恒逃往成都,京都陷入恐慌状态。宰相寇准不仅拒绝迁都,还要求赵恒北上亲征,并说服赵恒免去王钦若的副相职务。
在寇准的耐心劝说下,赵恒终于同意北上亲征。然而,当到达华县附近时,随行的大臣们建议逃到南方,无法再下定决心。寇准坚持要赵恒亲征,见对方动摇,便邀请老将高琼一起做赵恒的思想工作。他还指出,如果他向南逃,辽军会更快地追击他。到时候不仅到不了金陵,还有半路被俘虏的危险。赵恒决定继续向北走。
这一次,辽军入侵南方,但宋军处处坚守,毫不示弱。辽军攻颍州(今河北河间),萧太后和廖圣宗母子一同上阵,亲自击鼓督战。宋将军李燕窝、石浦带领城内军民奋勇作战,还用石头和大树打退了辽军。经过十多天的激战,辽军没有攻占城池,伤亡惨重,无奈撤退。辽军又绕到城南,前锋到了州。
赵恒刚刚到达豫州边界,宋军已经在豫州集结,与南下的辽军展开了一场苦战。混战中,辽军大将小塔尔亲临前线督战,不想被宋虎贲之首张贵的弓弩击中额头。辽军撤退,宋军乘虚而入,掩杀过去,辽军大败。
而且,当晚小塔兰因伤势过重死亡。当萧太后看到这座城市没有被占领,他失去了一个将军,他的信心下降,所以他立即计划撤退。在战争激烈进行的同时,宋辽和谈也在悄悄进行。在王度战役中被俘的辽国将军王继忠通过中间人给赵恒写了一封信,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赵恒被辽军吓住了,立即给王继忠写了一封回信,同意讲和,并派大臣曹利用负责具体事宜。赵恒渴望和平,并告诉曹利用,只要和谈成功,即使他损失几百万。但是当宰相寇准听说后,他立即找到曹利用,命令他支付不超过30万元的赔偿金。否则,你会看到。
于是,同年12月,宋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规定宋朝每年缴纳辽丝20万两,白银10万两,以换取和平。因为当时名为葛州的郡是葛源,所以这份和平协议被称为“葛源联盟”。益州之战,宋朝赢得了战争,却损失了金钱,更重要的是损失了自尊,这可以说是宋朝最耻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