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史
(1)在17世纪英国医生吉尔伯特(W. Gilbert 1540~1603)写的书中,首次讨论了“电”,英文单词“E-electric”来源于希腊语单词“Electrica”和拉丁语单词“eleetric”。
(2)随后,一个英国人(S. Gray,1696~1736)发现了电的导体和绝缘体,一个法国人(Charles Dufay,1698-1739)是当时深入探索静电现象的第一人,这是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
⑶美国人b .富兰克林(1760 ~ 1790)用他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电的存在。
(4)19世纪上半叶,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19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斯韦理论奠定了电气工程的基础。从19年底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纷纷开设电气工程专业。
5.1908年,南洋大学堂(交大前身)成立电气工程学院,是中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至今已近百年。
1920东南大学成立电气工程系。
曾经在1932,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统。
(8)1936年,重庆大学成立电气工程系,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有实力的电气工程系。
(9)1949之后,国内涌现出大量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大学,以及一批机电类院校,基本上都设有电气工程系。
⑽1958,在北京电力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北京电力学院。当时的电力工程系设置了“电厂电网与电力系统专业”和“高电压技术专业”,是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两年后,哈工大发电系部分师生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充实了本专业实力。从1961到1962,哈工大发电、高电压、电气专业的10研究生转入北京电力学院,开了研究生培养的先河。
⑾1986,国务院批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65438-099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杨启勋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首任院士。65438-0995,华北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同年成立华北电力大学。
⑿1998,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3]2002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并通过“211项目”验收。
[14]2004年,“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挂牌。
⒂2006年,“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评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