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分析了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直线下降,同时对中国的原材料和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使得在帝国主义控制下已经变得十分狭小的中国市场略微出现了一些缺口,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比如,中国的棉纱市场一直被英国、日本、美国垄断,其中英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时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时期,英国棉纱和棉布产量大幅减少,对中国的产量自然减少。日本棉纱本来可以借机取代英国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但一方面中国市场基本属于粗纱市场,而日本战时主要生产细纱,不适合中国;另一方面,当时日本国内织布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棉纱。因此,日本对中国的棉纱出口也减少了。据统计,中国进口棉纱数量为1909至1911,分别为1320197,1919至1。市场上的洋纱供应量减少,但需求量仍然很大,使得棉纱价格上涨,利润增加:1916包纱可以赚7.61元,1917利润会涨到36.93元。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商业资本转向棉纺厂进行投资。战前,棉纺厂的投资者主要是官僚、买办和地主。但在“黄金时代”,设立新纱厂的投资者多为商人,尤其是棉布、棉纱、棉商。上海振泰纱厂,成立于1921,主要股东都是国外面料行业的富豪商行;崇信纱厂由崇德纱号赞助;永裕棉纺厂是由一个棉商赞助的。商人将资本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不仅是出于政治爱国,也是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投资目的的变化说明价值规律已经在起主导作用,这是“黄金时代”的重要表征。
再比如面粉行业的发展。二战爆发后,各国忙于战争,农业减产,民用工业紧缩,军用食品需求大增,面粉无法像战前一样运到中国。这样,国内市场对国产面粉有着迫切的需求。更有利的是,战争期间,各国也轮流向中国购买面粉。首先是俄罗斯,然后是英国、法国、菲律宾、东南亚,甚至日本成为中国面粉出口的对象。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促使面粉厂迅速增加。随后,面粉行业出现了兼并现象。如资本雄厚的荣和荣德胜的面粉厂,在1914之前,没有购买或租赁其他小厂。1914之后,荣面粉行业其他小厂的买租比例逐渐上升,达到196544。这种资本集中的趋势也是商人“黄金时代”的重要表征。
在“黄金时代”,一些轻工业,如丝织、毛纺、火柴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战前不存在或者很弱的轻小工业,因为外国进口减少而产生,比如过去被德国货垄断的针织工业。战后德国商品进口锐减,第二次在中国建针织厂。其中只有袜子厂开通了1916到1922。此外,中国的民族搪瓷工业、玻璃工业和橡胶工业也在此时建立。民族资本的轻工业范畴逐渐完备,应该说是“黄金时代”的一个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