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库的名字都藏在板子后面,为什么不怕被偷?

和其他朝代一样,在清朝,为了更好地选择接班人,一般都选择在公开场合拨出经费。但到了雍正时期,因为雍正上位的传闻很多,他选择了秘密设立基金的方式,以保证皇位继承人继承的合法性。雍正元年,即1723年8月,雍正在干青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向他们宣布,由于他的儿子都很年轻,在确定继承人时要特别谨慎。为了保险起见,他写下了继承人的名单,封在一个盒子里,放在干青宫最高处“公平合理”的牌匾后面。

郑达光明牌匾在哪里?做清宫。干青宫是皇宫的主殿,也是后三宫中的第一宫,宽九间,深五间,高20米!顺治的康熙以此为客厅,在此居住、办公,包括读书学习、批奏奏章、会见官员和使节、举行仪式和家宴等。雍正搬到养心殿,但他经常派官员来这里读奏章。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武林高手。他们一跳起来,就能在牌匾后面变东西,而且一直有人守着,即使是晚上。哪个贼有这么大的本事?那时候还没有隐身衣。

再说,就算真的有人能买通内人,清宫的警卫都晕了,还有专家能进,于是真的跳起来把这箱子里的圣旨拿出来——想换成自己的如意郎君,好让某人能为国出力,享尽荣华富贵...

但是这有用吗?没有这回事。因为雍正早就阻止了这一举动,所以又写了一份同样的遗诏,封在一个盒子里,经常随身携带。小心,是他随身携带的,就算没随身携带,也是收藏收藏,外人根本不知道。这样就算牌匾换了,没拿到他身上的东西也没用!

皇帝死后,顾命的大臣们会把收纳盒拿出来,和皇帝藏起来的另一个进行比对。核实后,他们将宣布王位继承。一般来说,他们也会有一个信息。

这样,虽然没有摄像头,但是会的人也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