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与吟诗研究

《大公报》与吟诗研究

本文分析了吟诗兴起、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同时,本文分析了《大公报》副刊《前线》在诗歌朗诵和诗歌朗诵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诗歌朗诵的出现,既显示了《大公报》副刊多姿多彩的特色,也体现了其关注时代,注重以文学形式触及现实、贴近民众、影响舆论的办报理念。

关键词:《大公报》《前方》朗诵诗歌

近年来,手机客户端上兴起了一种诗歌阅读,很受微信用户的欢迎。作者注意到他的很多诗都来自各种媒体的副刊。将平面媒体上刊登的文字用声音传播,不仅可以使宣传效果更加立体,还可以增强内容与读者之间的亲近感。其实副刊里的诗文作品通过朗诵的方式传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抗战时期,《大公报》副刊致力于朗诵运动,成为一时的繁荣,甚至出现了一种叫做“朗诵诗歌”的文体。

从1937年9月18日创刊到1943年10月31日停刊,前方出版了近100期,期间整理发行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以《背诗》成就最大。该阵线通过推动诗歌朗诵创作和诗歌朗诵运动,充分发挥了其文学阵地的社会功能,培养了一大批作家,使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一、朗诵诗的诞生

“朗诵诗歌”产生于抗战时期,是文学艺术与纸媒的成功交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次诗歌革命。《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有着明确的编辑意图。他说:“时代变了。战时的一切也应该随着时代而改变。已经不能发表与时代无关的东西了。每一篇文章都要有战斗性,符合时代意识。”背诗,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读的诗。与以往的诗歌不同,它在创作上反对任何形式主义,追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以收到直接的宣传效果为创作和表现的出发点,极具启发性和感染力。

“诗朗诵”与抗战时期的“诗朗诵”运动相伴而生。诗歌阅读运动兴起于抗战初期,催生了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的繁荣促进了阅读运动的如火如荼。从媒体的角度看,抗战时期《大公报》副刊尤其是《前线》对诗歌朗诵的传播贡献最大。它首先发表了一些诗歌朗诵作品,宣传抗日战争。此后,许多报纸和出版物纷纷效仿,开始刊登诗歌朗诵。

由于诗人和艺术家的热情参与,报纸副刊积极提供阵地,抗战时期朗诵诗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这些刊登在报纸上的艺术作品,经过电台的二次艺术加工后,更具感染力。以当时的文化中心汉口为例,刊登在报纸副刊上的诗词经电台播出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诗歌从纸媒变成了音媒,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为广播媒体注入了活力。诗歌在这里充当了两种媒体的“媒人”,将纸媒宣传与广播宣传有机融合,增强了宣传效果。有一位年轻的作家,梁韬,在汉口广播电台当播音员。他充满了音乐素养和诗意。许多诗歌经他朗诵后风靡一时,深入人心。

随着抗战的深入,诗歌朗诵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播也在不断深入,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和文化中心,而是呈现出向广大农村和主要战区延伸的态势,从而将诗歌朗诵普及到农民和士兵中。那时候抗战的主题是很明确的。通过朗诵诗歌,实际上是动员了农民和士兵,激发了他们的抗日决心,鼓舞了他们的民族情绪,坚定了他们的抗日意志。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背诗起到了战斗武器的作用。应该说,在战时的中国,各种艺术形式的宣传内容并不是很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诗歌朗诵异军突起,应该说是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与冼星海合作的《黄河大合唱》也加入了朗诵部分,在乐器的伴奏下,使诗歌朗诵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朗诵中有许多著名的诗歌,如高澜1940写的《我的家在黑龙江上》,安e的《高粱红了》,当时这些著名的诗歌经常出现在抗战时期的各种文化集会、节日晚会和广场宣传活动中,起到了鼓舞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以至于几乎在每一次集会、晚会上朗诵诗歌都成了一种惯例。比如,当时的“国家文艺研究部”每次聚会都有朗诵节目,这进一步推动了诗歌朗诵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文艺演出和常规节目。

二,诗歌朗诵的发展与壮大

抗战时期,诗歌朗诵活动的地域范围很广,远在香港、桂林等地就有很多热心于这项活动的文艺工作者。当时许多著名的文人,如徐迟、韩北平、袁水排、穆、、雷、等。是背诵诗歌的积极倡导者。

抗战时期朗诵的诗歌之所以影响深远,流传广泛,光靠一些热心诗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毕竟个人实力和活动范围有限。在这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歌阅读的传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抗战时期的诗歌阅读队。前面的副刊对诗歌朗诵队的组建做了详细的报道。参加诗歌朗诵队成立的艺术家不仅有来自诗歌圈的,还有来自音乐界、戏剧界的。不仅有郭沫若、艾青、贺绿汀、光伟然等著名老艺术家,也有不少艺术界的后起之秀。可以说,诗歌朗诵队的成立是战时中国文化实力的一次展示。

毫无疑问,诗歌朗诵队的成立有着超出诗歌本身范畴的深远影响,进而与抗战时期的民族前途乃至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深远的性质,正如《前线》副刊主编、诗歌朗诵的重要倡导者陈继英所说:“诗歌朗诵队的成立,不仅是为了把诗歌的领域扩大到各个层面,也是为了使中国死去的诗歌复活,通过朗诵实践来弘扬诗歌。也就是说,有了背诵的技巧,就可以实现诗歌本身的任务来影响人类的生活。”这说明诗歌朗诵队不是专注于单纯的艺术活动,不是漠视现实,相反,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诗歌与现实的结合,促进诗歌为抗战现实服务。这将诗歌朗诵的战斗功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为五四以来中国新诗的功能做出了新的发展。

诗歌朗诵队作为战争下的一种集体性、松散性的艺术组织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了中国诗歌朗诵的传播和发展。一个是请诗歌走出象牙塔,让诗歌走向人民,走向战场,走向人民生活。二是促进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如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诗歌与表演的结合。第三,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诗歌朗诵队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实际行动,就是推动了诗歌艺术与无线电技术的融合,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无线电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纸媒,诗歌朗诵的优美声音可以瞬间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因此,诗歌朗诵队的成立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大公报与诗歌朗诵

在抗战时期形成和发展的诗歌朗诵和诗歌朗诵运动中,报纸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大公报》的贡献最为突出。首先,诗歌朗诵最早出现在《大公报》的《前线》副刊上,掀起了一股诗歌朗诵的艺术潮流,带动了其他媒体的“跟风”。其次,《大公报》副刊为背诗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它的副刊版面不仅刊登著名诗人的作品,而且对青年诗人也相当开放。一些不知名的文艺青年,在《大公报》副刊的帮助下成长起来。可以说,《大公报》为中国的文坛培养了一批背诗的作者和一批诗人。

《大公报》不仅在其副刊上刊登诗歌朗诵,培养诗歌作者,而且还经常报道与诗歌朗诵运动有关的新闻,跟踪诗歌朗诵运动的动态,连续报道,这在当时的报纸上是不容易的。由于战争,许多报纸的经营都出现了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报纸收紧版面,缩小报道范围,只关注大新闻。那些看似属于时代边缘的东西,比如朗诵诗歌,却被很多报纸忽略了。然而,《大公报》不是。总编辑张季鸾历来偏爱诗歌朗诵,重视诗歌朗诵活动,对《大公报》的文体产生了重要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战时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大公报》还慷慨解囊,资助开展诗歌朗诵的艺术家,支持诗歌朗诵活动的开展。

作为抗战时期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大公报》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对诗歌朗诵和诗歌朗诵运动的倡导和“培育”,不仅在其文学副刊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而且体现了《大公报》密切关注时代、注重以文学形式触及现实、贴近民众、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办报理念。

作者是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总编辑、总编辑。

参考

雷石闻。文学副刊与文学生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08)。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回忆大公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01)。

[3]侯杰。《大公报》与现代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