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记录时间和表达时间的?

古时候的十二点

子夜,又称子夜、午夜:十二点的第一个小时(北京时间23: 00至01: 00)。

小丑鸡鸣,又称野鸡:十二点的第二个小时(北京时间01: 00到03: 00)。

尹世平丹,又名黎明、晨曦、日丹等。时间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北京时间03: 00至05: 00)。

石矛日出,也被称为一天的开始,黎明和旭日东升,是指太阳刚刚出现和冉冉第一次升起的时间(北京时间05: 00至07: 00)。

早上吃饭,也称为早餐等。:古人“早上吃饭”的时候,是早餐时间(北京时间07:00 ~ 09:00)。

四维钟,又名鱼日等。:临近中午(北京时间09: 00到11: 00)称为榆中。

正午,又称日正、正午等。:(北京时间11点至13点)。

不久前还叫日落,太阳中心等。:太阳西落(北京时间13至15)。

申请时喂时,又称为日铺、晚食等。(北京时间15至17)。

太阳落山时,又叫日落、日落、黄昏。(北京时间17至19)。

黄昏,又称日落、晚霞、黄昏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色将暗,世界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至21)。

此时,夜已经黑了,人们都停止了活动,休息了。人们很平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何况是古代人晚上用来计时的单位。一个晚上分五班,每班大约等于一个小时。

扩展数据:

古人称昼夜不同。白天说“铃”,晚上说“更”或“鼓”。当时镇上有钟鼓,早上7点钟敲钟,所以白天说“几点”,晚上敲钟(酉时,19点),所以晚上说“多少鼓”。

我们说的晚上“更多时间”,是指守夜人一边巡逻一边敲打梆子,通过计数来报时。整个晚上分五班,第三班是子夜,所以有“子夜”之说。一块表分五点,现在一点差不多等于24分钟。其实很多称谓也流传下来,活跃在今天的口语中,只是我们往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再比如,现在我们一昼夜有24小时,但在古代,一昼夜是12小时。12小时不是以一、二、三、四来计算,而是以“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丑子”来计算

枝观日法是古代汉族人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结合。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庚、辛、任的组合,地支是子丑毛寅辰巳在正午的运用。

古人搭配60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如果某一天是甲子日,那么甲子之后的日子依次推至鄂博、丙寅、丁卯等。甲子之前的日子被倒向了桂海、任旭、心有等地。

据说干支观日法始于商代。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到清代宣彤三年(公元1911),2600多年来,序列从未中断或紊乱。

传统上,中国使用的是官支年表和朝代年表。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已经有几百年用于纪元。清朝帝制崩溃后,孙中山从1912通电全国至1.2,开始使用公历法和民国纪年法。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但在民间历书中,仍然使用干支历法。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仍然遵循传统的农历计算。

干支纪年法是商代历法的最大成就,商代历法是现今已知的世界上最长的纪年法。

百度百科-十二分支

人民网-古代人和现代人计时方法不同,不会说今天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