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宋小皇帝一起跳海的民族英雄是谁?关于那段历史?
陆秀夫(1236—1279)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大臣。字君实,楚州(今江苏建湖)盐城昌建里人。一开始他是李庭芝的幕僚,后来他是礼部侍郎。临安失陷后,去了福州,和张士杰一起做了赵云皇帝。死后还拥赵敏,在庐山(今广东新会南)任皇帝,任左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击败,负帝投海而亡。有一本卢忠烈公遗集。
李庭芝被任命为淮东使,他被任命为参议官。德元年(1275),元军顺流而下,东进,扬州局势紧张。他的大部分家人都逃走了,卢秀福等几个人坚守岗位,没有动摇。李庭芝向朝廷推荐了他,但调到了临安。德佑二年,出任礼部侍郎。慈禧太后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军苏刘溢退守温州。不久,陈、张士杰等人在福州拥立伊王为帝,重修宋廷,在端明堂任学士,并为枢密院签书。元兵入闽,宋君臣乘船南下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京岙(今广东钟山县南大岛下),陈逃至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京燕三年(1278)年初,赵敏死了,大臣们想散。卢秀福鼓励他们让八岁的魏王赵敏重新当皇帝,并迁到雅山(今广东新会南海)。卢秀福留任丞相,与张士杰一起掌管国事。祥兴二年(1279,元至元十六年),张弘范攻元崖山,宋军大败。卢秀福对赵敏说:“德佑皇帝受辱了。陛下不能再羞辱他了。”坚决丢掉皇帝,跳海。有一本陆仲烈的传世文集。
宋·王维
南宋末代皇帝赵敏(1272-1279),在位两年,八岁。
宋杜宗的幼子赵敏,曾被封为辛王、广王、魏王。1276年2月,蒙古元军攻占了宋朝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了五岁的和他的母亲,恭帝的祖母谢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和弟弟赵云在文天祥、卢秀福、张士杰、陈和母亲杨的支持下南逃。南宋时,蒙古军总司令伯颜想铲除皇室,派张弘范、恒力等人追杀他。当时拜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判泉州。1276年夏,赵敏为宋端宗登基为帝,随赵敏继续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病死,赵敏称帝,改袁祥兴。在位时以尖山(今广东新会衙门)为据点,拜张士杰、卢秀福为左右丞相,用张士杰抗袁、卢秀福整顿内政。但由于种种原因,南宋最终在1279年3月的尖山海战中被元军击败,全军覆没。陆秀夫随后跳海身亡,张士杰、杨等人也相继溺水身亡。南宋末代皇帝驾崩,宋朝灭亡。
赵敏一般被称为宋涤敏,也被称为宋魏王,少爷,少年皇帝和已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