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的历史沿革

清溪历史悠久。魏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清雍正五年(1727)设县,民国三十年(1941)撤县立区,1992撤镇。历届政府都驻扎在清朗镇。因地处云贵要冲,素有“贵州东大门”之称。

清溪古迹和宗教寺庙相当壮观。明朝永乐年间,古城恒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横卧在城北的山上。明末清初,清朗镇舞阳河南岸古笔峰耸立,清光绪四年(1878)修建的万寿宫,布局严谨,精致典雅,解放后留下了“洪都膏流舞发源地”,瑞云山脚下,风驰电掣的铁龙连接大江南北,昔日灿烂的历史文化为今天的清溪增添了光彩。

清溪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有影响的事件。清嘉庆元年(1783)八月,清溪高屯、高承德民众组织民众起义,清廷命提督华领兵镇压。嘉庆二十四年(1819),林则徐在云南考取乡试后去做考官,在清朗住了一夜,第二天乘清朗到达镇远,留下了一本清朗日记。清咸丰八年至同治七年(1858-1868),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梅攻占清溪。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六年(1885-1890),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清溪铁厂在清朗创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四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所属部队占领清溪县阳平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清溪县石人民为抵抗国民党抢兵送钱,抗服兵役,历时三个多月。

民国三十一年(1942)九月十一日,由吴宗耀、余定国、杨等人发动的“黔东事变”首先进攻清溪,清溪派出所巡官董清友的人头被砍下示众。民国三十三年九月(1944)。一架抗日军机降落在清朗镇铜鼓朗。那一天,清溪人民掀起了真心营救战机的热潮,表现了清溪人民的抗日爱国精神。1949 165438+10月8日,清溪解放,成立了新的人民政权——清溪区人民政府,驻地清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