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疟疾史
疟疾,又叫打摆子,在百度上搜索得到如下答案:“打摆子”是疟疾的俗称,白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清朝康熙皇帝在1692年冬天感染了这种病,吃了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膏才痊愈,可见这种病的严重程度。在1949之前,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得“抖”这个病,尤其是冷如坠冰,热如火的现象,更无法理解疾病的周期性和发生的时机。现代医学技术告诉我们,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通过雌性中华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性寄生虫病。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寄生在肝脏和红细胞中,在血红蛋白上生长发育。疟原虫使红细胞膨胀时,人体会出现先冷后热的病理现象。人类冷热的发作周期与疟原虫血吸虫在红细胞中增殖的周期一致。如果没有适当的药物治疗,病毒会进入新一轮的繁殖周期,再次引起患者的寒热发作。1949之前,襄樊一直处于小农经济时代。人们没有这方面的医学知识,在迷信和敬畏的影响下将疟疾妖魔化。当时襄樊经济破败,民生凋敝。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使人们生活艰难。更糟糕的是,战争和洪水加剧了生活和健康环境的恶化。霍乱、天花、疟疾等一些恶性传染病肆虐,每次爆发都会造成数万人死亡。据《保康县志》记载,1940年至1941年间,保康县鼠疫流行,全县死亡2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0%。人民真的是挣扎在生死线上。在传染病中,疟疾危害最大。在死亡瘟疫的阴影下,人们过着悲惨的生活。据一些老人回忆,1935年襄樊水灾后爆发了疟疾,当时有数万难民流离失所,露宿街头。因为水源被污染,蚊子大量繁殖,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人不大惊小怪。当时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比黄金还贵。多数患者要么求神拜佛,要么“姜汤、被子、晒太阳”。每天都有无数难民倒在大街上死去,令人震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解决人民疾苦,毅然向疟疾宣战。1950期间,襄阳地区各级政府以幻灯片、广播、展览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1952襄阳专署成立爱国卫生领导小组,认真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全区开展了消除“五害”卫生运动。同年,向阳区开设了11家县级以上综合医院,75家镇卫生所,174家联合诊所。1956开展了夏季卫生运动,每半个月用666粉剂和223溶液对污水坑和池塘进行消毒。随着基层卫生组织的逐步完善和群众卫生运动的不断开展,恶性疟于60年代末在襄樊消失。1974后,襄阳地区开展休眠期治疗,全民服用预防医学防治疟疾。到目前为止,疟疾还没有大范围流行。三十五年过去了,疟疾这个在襄樊横行了几百年的恶魔,终于离襄樊人民越来越远了。回顾襄樊抗击疟疾的历程,我们不应该忘记多年来抗击疟疾的卫生防疫工作者。他们以执着的努力、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保护了襄樊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