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基本发展是什么?
一、近代早期历史发展概况(1840-1919)
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840-65438+60年代)是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
65438年至0840年,蓄谋已久的英国政府以“虎门销毁鸦片”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和清军爱国将领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腐败的清政府终于俯首称臣,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太平天国是长期积累的阶级矛盾,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迅速激化,导致社会矛盾大爆发,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大对立势力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的利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65438+1960-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阶段。
面对西方的坚枪,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现代工业,这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中国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
明治维新后,日本极力向外扩张,企图占领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挑起甲午战争。65438年至0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日本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出大量资本,在中国开设银行和工厂,开采矿山,修建铁路,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此同时,外国列强在中国攫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面对瓜分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变法维新。1898年6月至9月,光绪皇帝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史称百日维新。这场政治改革对中国社会起到了启蒙作用。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场改革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压制。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是一场爱国救国运动,是一场权力斗争和思想解放运动。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传教士日益压迫中国人民。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大量举借外债,增加税收,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1899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英、俄、日等八国组成联军入侵天津、北京,受到义和团运动的严重打击。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运动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扼杀。1901年,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军阀政权的孕育(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这一时期,两大矛盾趋于趋同,具体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具有进步性,但其维护封建专制的目的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孙中山是伟大民主革命的先驱。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武昌起义于6月191110日爆发并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从此,民主和理念深入人心。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其胜利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袁世凯在北京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引起全国人民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政权。段操纵北京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出卖国家主权。中华民族的灾难更加深重。
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争夺中国,导致日本称霸中国。与此同时,英、法、德、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他们的觉悟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二。近代晚期历史发展概况(1919-1949)
1.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1919-1927)
1965438+200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五四运动期间,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推动了地方* * *生产团体的建立,为中国* * *生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中国* * *生产党的建立,给革命带来了新面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促进了中国* * *生产党的不断成熟和革命的新发展。
1924至1至1927时期为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的对象是北洋军阀,革命的力量是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的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的高潮——北伐,从南到北,从珠江流域迅速打到长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成为新的殖民工具,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 * *党中央犯了右倾错误,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存在。大革命失败了。
2.国家十年对抗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屠杀和“围剿”中国* * *产党和进步人士,镇压革命。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 * *党开始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找到了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并日益发展壮大。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国* * *产党和红军被迫在1934进行长征,历时两年,完成了战略转移。
随着1931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对抗走向合作。Xi事件标志着以民族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对日合作)(1937-1945)。
65438年至0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初期,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重大战役,积极抗战。但由于坚持一边倒的抗战路线,所有战役都以中国失败告终。抗战初期,中国* * *产党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中国* * *军深入敌后,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重点打击中国* * *产党,国民政府受政治引诱。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逐渐转变为被动抗日,主动反* *,加强独裁统治。同时,面对国民党的进攻和日军的入侵,中国* * *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采取措施渡过难关,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下,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因为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经历了从民族革命战争到国内革命战争的转变。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内容是国共两党关于中国前途命运的全面斗争,如重庆谈判和老CPPCC会议的召开。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实行一党专政,先是挑起内战,最后失去民心,失去天下。人民解放战争以中国生产者党的胜利而告终。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5438年6月+10月,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