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的历史与文化
川西平原在三国时期是蜀国的疆域,前后历经60余年,以成都为都城。
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由孟知祥建立,定都成都(今四川)。全盛时期,疆域约为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和湖北西部。
是五代十国之一的王建所建。
成都平原作为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意味着其内容和研究方法简单朴素,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简单描述,不具备现代社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方法。是当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识。一种意识形态一旦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指导性。正因为如此,这种淳朴的农耕文化成为当时成都平原人民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尚处于农业社会的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元前250年,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秦国建成。经过不断的改扩建,土地利用率高达60%。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油菜,产量高且稳定。它是中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养猪水平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的养猪基地。
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东部,四周是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和高原,北有大巴山、米仓山和龙门山,西有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和大凉山,南有大娄山,东有巫山。四川盆地在构造和地貌上是一个典型的盆地。自震旦纪以来一直是一个地壳相对稳定的大型坳陷区。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期间,成为内陆湖盆,但范围比今天的四川盆地大得多。中生代堆积了3000 ~ 4000米厚的紫色砂岩和页岩,所以人们也称之为“红盆”或“紫盆”。中生代末期,四川运动使盆地外围褶皱成山,中间相对凹陷,四川盆地轮廓基本形成,也造成盆地内部地层大规模变形。东部出现一组NE向褶皱,称为东部盆地褶皱带。中间形成穹窿构造,称为盆地中的穹窿带;西部以沉降为特征,成为盆地沉降带,从而奠定了今天盆地三大地貌区的基础。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周边山脉再次抬升,盆地再次下沉,成都下沉更深。同时,长江从巫山穿流而过,向东流去,完成了统一的长江水系,将内流流域转变为外流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