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三:收藏漫谈(十二)——登上宋代汝窑巅峰

说到汝窑,玩陶瓷的人都会肃然起敬!去年4月3日,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在香港苏富比拍卖。经过34次竞价,最终有9名竞拍者以2.0786亿港元的天价落槌。可见,汝瓷的稀有和人们对汝瓷的喜爱与敬仰,也应了那句老话“就算你有很多钱,也不如汝瓷”!

汝窑遗址位于河南宝丰县梁青寺。宝丰在宋代属于汝州,所以简称汝窑,又因为是烧宫廷瓷器的窑,所以又叫“汝官窑”。

汝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闻名中外,也以生产青瓷而闻名,赢得“青瓷之首,汝窑第一”的赞誉!然而,汝窑在历史文献中并不为人所知,为后人认识汝瓷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因此,长期以来,我们对汝瓷的了解只能以博物馆里的传世作品为标准来衡量。

直到2000年6月至10年6月,国家文物部门对河南宝丰县梁青寺汝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宋代汝窑瓷器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大大拓宽了我们对汝瓷的鉴定视野,纠正了以往对汝瓷鉴赏的局限。

汝官窑烧制时间:大约在宋神宗元丰时期(1078-1085)到宋徽宗崇宁时期(1106)。也就是说,汝窑烧了汝瓷帝国已经有20年了。

汝官窑瓷器种类:从出土的汝瓷造型种类来看,大大超过了以往汝瓷传世的品种,不仅包括瓶、瓶、碗、盘、洗等。,还包括壶、罐、灯、炉、盒、碗、豆,带雕孔的玉壶春瓶,雕鹅颈瓶,盘折肩瓶(。特别是出土了莲瓣香炉、海棠式多层盒、荷叶式高圈足器,高度均在30厘米以上,改变了以往“汝窑无大器”的结论。一些出土器物上有雕花、叠贴、雕塑、镂空等装饰,也改变了汝瓷纯粹靠形制和釉色取胜的观点。

注意:虽然汝瓷有大的器皿和装饰品,但汝瓷主要是小的器皿。精致的外观和纯正的釉色颜料改变不了汝瓷致胜的主流。同时,一些汝瓷瓷器的胴体非常特别。碗、盘、碟、瓶、洗器的器壁和器底几乎一样厚,与同时期的其他窑不同。而且碗、盘、洗脚都是向外卷的。

汝官窑瓷胎土:汝瓷胎一般较薄,但也有器物较大的厚胎。胎质不坚细,略松,颜色颇似烧香时落下的香灰,俗称“香灰胎”或“香灰胎”。颜色多为白中带灰或灰,白中带黄,灰褐色或黑色。根据测试结果,汝瓷的轮胎采用高铝粘土,温度至少达到1300度才能完全致密,而汝瓷的烧制温度只有1150-1200度。所以汝瓷轮胎的断面大部分没有玻璃光泽,可见汝瓷的胎骨是未完全燃烧的“夹层胎”,可见或可见。

注:至于汝瓷胎的颜色,就像烧香时的香灰。虽然很生动,但是白色中的灰、黄、棕的程度只有看实物瓷器才能了解,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传达给你。因为胎儿非常重要,它是鉴定汝瓷的重要依据。同时,正品汝瓷的胎骨是“夹胎”,所以用手弹胎体声音沉闷。模仿的声音更扎实。

汝官窑瓷器的珐琅:汝瓷的釉是石灰釉,里面混有玛瑙。烧成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釉流严重。汝瓷釉的烧成温度范围极小,同一窑不同窑位稍有温差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就汝瓷的釉色而言,随着温度由低到高的变化,釉色有月白、粉绿、蛋绿、天青、豆青、灰绿(艾青)、虾绿等。珐琅也从完全半透明变成玉石质地和玻璃质地。文献上有记载“天蓝色珍贵,粉色珍贵,天蓝色珍贵”。换句话说,汝瓷的这三种颜色是最好的。

注意:温度稍高时,汝瓷珐琅会变成玻璃质地,釉流,形成“釉如脂肪堆积”。所以釉流的汝瓷釉面一般都是玻璃质感强,积釉越厚,颜色越深。

汝官窑瓷器的釉:汝官窑的釉有薄有厚,多为劈裂,呈冰裂、蝉翼纹、蟹爪纹,少数为斜劈,即鱼鳞纹。也有极少数一边开放,另一边不纹身或者整体不纹身的情况,这是汝瓷的特色之一。

注意:由于汝瓷烧制温度低,胎釉之间的紧密性不是很好。所以在口边、底边、凸边会有明显的自然脱釉现象。而且釉面上会出现“汁中棕眼”的现象,即釉面缩点。至于古人说的釉泡稀疏“少如晨星”,只存在于正在烧制的釉的表层,其余的又小又密,肉眼看不到。

汝官窑的工艺特点:汝瓷胚只要能使用模具,就采用成型工艺,提高器皿的规整性。各种瓶瓶罐罐等。用大型器皿或不方便使用的模具仍由手工绘制成型。

汝瓷基本采用枝烧法,早期有长支钉(松子形)和粗圆豆瓣菜形的支钉。长条形支钉水平放置在抱箍脚的端面,水平放置在底部。一些较大的瓶罐直接用饼烧,所以这些器皿都是露在胎里的,还有一些平底的装置整个底部都露在胎里。中后期,随着技术的成熟,支钉越来越小,也就是芝麻钉。根据物体的大小,有三个或五个支钉,也有五个以上的偶数,包括六和12。

注:汝瓷大部分器皿都是上釉烧的,如洗、碟、碟、碗、壶、瓶、个别碗等。大多数碗都是垫烧的,就是脚露在外面,也有托和垫烧两个过程。瓶的种类很多,但满釉的只有盘折肩瓶和一些短腿小瓶。汝瓷的真品支钉没有划伤手,而仿制品则相反。

汝瓷底部:底部刻有“风华”、“蔡”、“寿城殿皇后亭”、“甲”、“乙”、“丙”等名字。其中的“风华”和“寿成殿、皇后亭”应该是宋代宫廷雕刻的符号。“蔡”字应该是主人的姓,也有人认为是蔡京。“甲”“乙”“丙”是乾隆年间中古宫董分甲、乙、丙三等后刻的。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其他铭文。

汝瓷因为燃烧时间短,历史上战乱不断,天灾人祸不断,没有代代相传。目前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注册的只有67件。那么,汝瓷有人吗?肯定有。有多少?没人知道。至于有人说人民中没有汝瓷,那是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随着我们对汝瓷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国家文物政策的不断放开,我们相信一些汝瓷流传下来的民间产品将会逐渐被人们认可可用。在旧社会,燕子飞到王谢堂前的寻常百姓家。愿这极具灵性、令人垂涎的汝瓷宝藏出现在你的收藏中,为世界增添无限的艺术享受!

下一篇《收藏漫谈》,我们来说说宋代——官窑。

注:既然是漫谈,语言有些随意,加上一些个人观点,肯定会有一些错误,请见谅!)

以下是一组梁青庙窑遗址出土的汝瓷标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汝瓷照片,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