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图阿拉古城的历史演变
“赫图阿拉”是满语,中文意思是横岗,也就是平顶山帮。赫图阿拉城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以此黄衣召我,史称“后金”。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古城是清代关外三都之首(兴京-赫图阿拉古城、东京-辽阳、盛京-沈阳),被朝廷命名为“福地”。
赫图阿拉,清朝的发源地。战国属燕。秦属辽东郡。西汉属宣土郡。从东汉到晋朝,先被公孙度占据,后被慕容垂占据。南北朝落入高丽,唐朝灭高丽,归内化,归唐安东的胡夫管辖,中宗时归渤海国。金属属于东京路。袁正在沈阳路。明建周伟。
明朝五年(1440),努尔哈赤五祖董善和他的叔父范察迁居于此,一直居住到明朝十年(1582),是建州卫所在地。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自攻建州建康都督后,成为建州建康的政治中心。
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迁至福阿拉城,赫图阿拉成为其族人的居住地。
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努尔哈赤迁回此地居住,从内城开始,两年后修建外城环。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在城东修建了佛寺、玉皇寺、十王庙等七座寺庙,历时三年建成。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这里称我为“黄易”,建立了后金政权,赫图阿拉成为后金的第一个都城。
后金七年(1622),迁都辽阳城。
晋末田聪八年(1634),皇太极被尊为“天道尽兴北京”。
康熙二十六年(1687),在内城建京城守备衙门。
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兴经主任裁定衙门位于关帝庙西。
清光绪三年(1877),傅晶富民院从赫图阿拉老城迁至新兵堡。改城卫衙门为副将衙门,管理八旗事务。
从1877到1998,历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属新宾县永陵镇管辖,有村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