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的历史文化?

30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用简单原始的生产工具不屈不挠地与自然作斗争,以求生存。1962清华洞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石斧、石矛、陶器和木炭屑。这些文物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人类文明史。从石器的使用到青铜器的使用,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飞跃。1964年,祥云大博纳发现战国青铜棺墓。出土了100多件青铜器。有青铜六畜、铜屋模型、铜锄头、铜扫帚、铜打菜刀等。青铜房屋模型、六种动物和生产工具的出现证明了这里的祖先是战国时期定居下来的农耕民族。早在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他国攻打匈奴,以打通通往西域的交通之路。公元前122年(元寿元年)张骞从西域归来,说在夏(今阿富汗)看到蜀布、竹签,是蜀(四川)郡商人从“西南夷”运到夏的。大夏等国“异域物产丰富”,“仰慕中国”,却“饱受匈奴之苦”,无法与中国交流。张骞建议汉武帝发展“西南蛮夷”。公元前109年(元丰二年),汉武帝发动巴、蜀两军消灭滇东北的老金、Mimo,滇王投降。汉武帝在今大理设益州郡。包括俞晔(大理)和云南(祥云)在内的28个县。因为汉武帝梦见七彩云南,所以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云南县。县城位于今天的云南驿镇。东汉永平十二年(69),永昌郡(今保山)位于宜州郡西,云南郡属永昌郡。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平定西南,分建宁、岳涓、永昌三县,设云南郡为县治,设云南驿为县治。县辖云南(今祥云、邓氏美蓉)、蜻蜓目(今永仁、大姚北部)、东农(今大姚、姚安南部)、古府(今华坪)、绥九(今永胜、丽江)、恶龙(今巍山、漾濞、南涧)、俞晔(今大理、丽江)。金代初,宁州改都,云南郡属宁州。西晋太史六年(270),云南县级县中增加云平、永宁两县,共9个祥云县。

郡。永嘉五年(310),云南俞晔县设东河阳县。年初,它被划分为云南县蜻蜓目,东农县属于兴宁县。至此,云南县领云南、东谷府、西谷府(遂九县)、云平、协隆四县。咸和八年(333),蜀国李雄占领宁州,建立建宁国,云南郡属建宁国。建元元年(343),李设汉州,云南郡属汉州。东晋后期,长期混乱。西南爨氏乘机占领华南(西南地区),攻打宁州刺史。从晋末到南北朝一直持续到隋初,对西晋旧制度进行打击,云南郡属于西域。帝初爨氏失陷,隋三年(583)弃郡,设南宁都督府,划归云南郡。十七年(597),爨氏造反,太平史万岁攻克,兵达平定爨氏,县域不治。张在讨居时,被称为“云南西二河侯”。唐初五州设陵15郡,唐武德四年(621)设西宗郡,州内设云南邮政,陵宗居(云南邮政)、河西(今彭浦)、石塔(县址不详)归南宁总政管辖。贞观六年(632年)设南宁,又兼容州、西宗。十一年(637年)西宗国撤“西”字,称“周宗”。林德元年(664年),戎州划归耀州府,熙宗府属耀州。武德四年(621),设转州,领普水(米甸)、七星(楚昌)、铜山(乔甸)、蜻蜓目(大姚)四郡,先后隶属南宁总督府、容州巡抚府、耀州。武德七年(624)建立云南,州治旧站村西。贞观三年(629)改为夔州,辖渤南(邓氏美蓉)、夔川、永平三县。先后隶属南宁、容州、耀州。永辉年间,荆州建立,州府设今高官店,统领义郎、唐斌、西林、丛莲、赤林、叶赫六郡,隶属戎州。林德元年(664年)设亳州,州政设在县城外,郡名不明,属耀州都督府。天宝九年(750),南诏占领了耀州全部土地,放弃建立唐朝,在云南邑建云南城。贞元年间,南诏国在云南城设立云南节。辖楚雄州西北部和大理东部。元和元年(806年),云南省废,东北建楼,西建云南(今夏川坝)、品店(今成川坝)。两陵的建立经过南诏、大长河、大天星、大邑宁、大理,从唐代、南北朝到宋代,历时449年。元宪宗六年(1256),黎平县有千户人家,隶属大理下湾湖府。至元十三年(1276),品典千户改云南,属大理道。同时设置12个海关,将数千户送至大里路所属的米甸楚遗址。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云南由云南划归大理赵州(今凤仪)。改元买12关防,发千户为12长官司,转大理府。弘治二年(1489),倪店(今米店)、楚昌、安南坡(今下庄安南坡)三个巡检司,直属大理府,同时在云南邮政设有地方邮局。崇祯八年(1635),在米甸设立德昌郡,属县管辖。顺治十六年(1659),割德昌郡。康熙五年(1666),云南邮政的倪店、楚昌、安南坡、土城等巡检司被裁。明朝朱元璋统治中原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出兵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穆英、蓝玉领兵攻克大理,品典(祥云)地方官带领群众加入。改称洱海卫,云南县城由云南南邑迁至祥云市。整合郡守,修建洱海卫城(今祥云城)。为了巩固其在云南的地方统治,明朝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通过各种形式,大量汉人从内地迁移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耕种土地,从事各种手工业劳动。随着蓝玉、慕英平定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军队,都留在了云南,到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令限期将留下来的家属全部从内地遣送回云南。进入云南的军队成为军事驻地。它们以卫戍、守备、营、屯的军事组织形式分布在祥云坝区的一些重要地区。目前,有许多村庄保留了驻军、营和战车的名称。如前所、左所、刘官屯、东营、孔武营、阮家营。这些部队大多来自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据史书记载:“洪武二十年,从江西、江苏、湖南、浙江等地区迁来的两万五千多汉族军民,曾在祥云耕作。”除了大量的明军,明朝廷还鼓励商人到云南经商,并给予优待。于是,商屯出现了。在商屯的同时,明朝还将散居在江浙一带从事手工业和下层职业的懒人送往云南。闲人是指宋末宋元战争中被元军俘虏的战犯。这些士兵成为战犯后失去了土地,获释后被称为懒人,不得不从事手工业和社会最底层的职业。他们主要生活在当时江浙一带的繁华地区。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明政府鼓励他们去云南,改变身份。到了云南后,这些懒人主要生活在人口较多的集镇,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事业。当时来祥云的懒民主住在项城(洱海尾)旁边的瓦窑村。他们以烧砖瓦为职业,所以他们居住的村子被命名为瓦窑村。1913年,全国统一府、州、省内置路,云南县归腾越路,又名未夕路。1918,因县名与省名相同,更名为祥云县。1929废弃公路,省直管县。1932,全省12府检区,祥云属于第四区。1934,省政府检查区增加到16,祥云改为第十二区。1935,检查区域减少为7个,祥云改为第4个。1938,检区恢复为16,祥云改为十一区。同年,政务督查区演变为行政督查区,全省13行政督查室,祥云属第八区。1950,祥云县隶属于楚雄专员公署。同年3月,改为大理专员公署。1956,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祥云祥云县地图

至今县属大理州。公元前109年设郡,因武帝梦见云南今五彩缤纷,郡在云南,故名云南郡。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上的云南彝族遗址至今保存完好。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古云南县沈晔云南邮政迁至祥云县,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因省县同名,改为祥云县。新石器时代晚期清华古洞遗址的发掘和考证,县内西汉青铜棺、编钟、兵器等文物,是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