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王保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保长是电影《捉迷藏》中的一个角色。历史上有这个人的原型。历史上他是个没文化的人,但是长得很好看,爱摆阔,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经常和三友四友喝茶喝酒。

说到《捉迷藏》这部电影,几乎所有四川人都知道。这是一部讽刺喜剧。写旧社会的王保长想在征兵中发财。得意忘形的时候,从省城回来的李老栓的大儿子带领全家打他。打完架,双方商量抓男青年的计划。没想到华蓥山游击队下山,被俘的壮丁趁机闹事。

1947春节临近时,当时的成都市政府发出电报,拒绝了暂停征兵的联名请求。原卷宗说,“第11区公所侦办此案前,根据联名请求,商业萧条,经济枯竭临近,征兵工作困难,为解除民困。征兵之事刻不容缓。”这个档案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中国通货膨胀的速度,政府忙于内战。

这里所说的第十一个区大约相当于南充、岳池县和武胜。从锦江区档案局留下的一份壮丁名单中可以看出,南充、岳池县、武胜等地征集的士兵大多是没有多少土地的农民子弟,而征兵在四川被称为“抓壮丁”,主要是因为壮丁大多是无权无势的贫农。当时的穷人要想逃脱抓男青年,当时只有一条路,就是加入四川的袍哥组织。

袍哥俱乐部起源于清末,盛行于民国时期。袍哥会与青帮、红门一起,是当时三大民间帮派组织。袍哥的盛行几乎完全影响了整个民国时期的四川军政。据锦江区记载,辛亥革命时,四川军政府门前挂着“大汉公”的招牌。这块招牌的背后,是四川巡抚尹在政权更迭中发家致富的历史。

在成都红星路四段王家坝街4号,有一处独特的老式豪宅遗址。这是前四川总督尹的官邸,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911二月,辛亥革命风雨飘摇,成都发生叛乱。尹领兵回了榕,后来又买下了这座长期府邸。

在这里,殷曾经在成都的大堂联系袍哥,帮助他在四川夺权。后来,殷被软禁,继任的军政大臣周钧效仿殷的做法,自封为“大陆公爵”。虽然他的势力很快被消灭,但袍哥在四川军政圈的影响力从未消散。因此,成为袍哥而不被逮捕的思想在内战时期的四川广泛传播。

成都市档案馆专家吴燕萍说,当年在四川抓捕壮丁的过程中,很多与袍哥组织有联系的穷人没有被抓到。筠连县位于川滇交界处。根据锦江区档案局的记录,这里有很多抓壮丁的报道。

“民国”时期,龙镇乡,即现在当地的龙镇镇,原名龙塘,其第十一个常宝名为王志鹏。王志鹏出生于1924。当他长大后,他长高了。但由于天花,脸上不幸留下了几个麻脸,所以人称“王麻子”。这与《捉迷藏》中王保长的形象非常相似。麻子王经常调戏路过的女人,连老婆都是从云南抢回来的。1942年,龙潭正式设乡,王麻子到乡公所当乡官;1944年初,出任第十一保险公司董事。

麻子王成了龙塘乡这个川南小城的人物,手下自然聚集了几个兄弟,其中离他最近的一个是驼背,类似电影《捉迷藏》里的人物。然而,这位驼背的“随从”的名字却不是潘,而是,当地人当面称他为“王驼背”。王志鹏和王拓贝在抓丁牌和借高利贷上经常遥相呼应,干了不少坏事。

王志鹏,那个满脸麻子的常宝,没什么文化,但是长得很好看,爱摆阔,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经常和三友四友喝茶喝酒。王志鹏脾气不好,遇到事情特别喜欢吓唬人。他的口头禅是“我想干你”。他总是在抓着丁派的钱,享受麻辣烫的时候,时不时地把它作为自己地位的象征:那就是“老子要上你”。

十一保在龙塘乡离街不到1公里,所以经常去当时乡政府门口龙桥附近的一家茶馆喝茶。茶馆的老板叫李,经常放高利贷。和李是有段时间的好朋友,然后互相算计,类似电影《捉迷藏》里和李老栓的关系。

此外,电影《捉迷藏》中并未写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但后来拍摄的几部电视剧都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命名为龙隐镇,与龙镇的名字相似。这么多巧合不禁让人感叹。不久前,华西报记者采访了筠连县的王一家。令人惊讶的是,在筠连县还有一个满脸麻子的王保长。

“那时候,抓壮丁是很残忍的。他们一被抓住,就被用一串绳子捆起来,然后像囚犯一样被关在一起。人数够了就一起带到县城,最后送到前线当炮灰。”龙镇乡93岁的老人李悝安说,1946,筠连县筠连镇下墩坝(一个小地名)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小伙子挥刀砍断了右手食指。没有食指,他无法用步枪扳机逃脱被逮捕的命运。

解放后,王志鹏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战争。退休三年回国后不久,王就受到了批评。" 20世纪60年代,龙镇街上挂着“深入揭露邪恶分子王志鹏伪典狱长抓青年、迫害人民”的标语。"王志鹏的女儿王正莲说,20世纪70年代末,王志鹏恢复了正常生活,她的生活一直很贫困,直到1993去世。

“正是因为电影《捉迷藏》的拍摄、放映和播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很多王保长电视剧,才让很多人记住了王保长;也正因为如此,‘龙镇王保长’王志鹏才被固定为真正的‘王保长’,受到批判。”当地人说,正是因为他的故事和影片中的人物之间有太多的“巧合”,他才在影片中被固定为“王保长”,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扩展数据:

《抓男青年》是由吴雪、丁洪、陈格、戴碧香集体创作,反映民国时期四川华蓥山区抓男青年参军的故事。原来是1938四川海外戏剧家抗敌话剧团创作演出的。1943年,吴雪等人在延安改写原著,在青年艺术剧院演出近百场,后改编成电影。

还有一层意思是抓壮丁,是战时义务兵役的通俗说法。这种行为不仅在前中国有,在国外也很常见,尤其是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

参考资料:

抓住年轻人-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