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剧之一。它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剧种之一。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黄梅戏。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现分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和湖北省黄梅县。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徽安庆,是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劳动人民共同创作的戏剧。它由民间民谣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泥土气息芬芳,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

黄梅戏的历史渊源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18世纪后期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民间剧种。其中一支逐渐东移至安徽安庆,以怀宁县为中心,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用当地语言演唱、说话,形成自己的特色,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天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清乾隆末年到辛亥革命前后。起源并流传于安徽、湖北、江西一带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调,受地方戏曲(青阳调、徽州调)表演的影响,结合莲乡、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一些剧种。进一步发展,它吸收了民间艺术形式“罗汉庄”和庆阳调、徽调的表演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有一种从小剧到这种剧的过渡形式,被老艺术家称为“串剧”。所谓“串戏”,就是一组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戏,有的是事件“串”出来的,有的是人“串”出来的。“串场”的剧情比小戏更丰富,出现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肖丹、萧声三个小范围。有些老角色需要由郑丹、老盛和老丑来扮演。这就为这部剧的制作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这一阶段,黄梅戏逐渐走向职业化,从农村的草台班子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与京剧相结合,并在上海受到来自北方的越剧、阳剧、淮剧、评剧的影响,在演出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编导和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包括《文》、《红碧园》、《华丽苑》和《蜜蜂的故事》等连续剧。在音乐方面,对传统唱法进行了改革,减少了旧腔中的空话,使之明快流畅,使听众易于理解演唱的内容。取消帮助,试着陪伴胡琴。在表演方面,吸收和融合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序化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的,比如服装、化妆、舞台设置等,相比农村的草平台也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53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安庆地区的十三个县也成立了专业剧团;1954年黄梅戏《神仙配》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剧还被第二次拍成电影,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女马旭》、《沙子岗》、《燃烧的紫云阁》等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相继上演。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了其他许多省份,如湖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黄梅戏剧团相继成立。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也出现在香港和澳门。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练新剧和拍摄电影,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上有了新的发展。解放后的几十年里,黄梅戏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为黄梅戏唱腔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外,马兰、韩再芬等中青年演员也先后在舞台、荧屏、电视荧屏上展现了高超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黄梅戏的艺术特色

黄梅戏委婉清新,分为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小戏为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气息,常用“胡舍”“胡雀”等“衬词”,如“情侣看灯”“蓝桥会”“打猪草”。平辞是原剧中最重要的唱段,常用于长篇叙事和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神仙眷侣》。现代黄梅戏增强了“平辞”唱腔在音乐上的表现力,平辞常用于抒情和叙事,是原剧的主要唱腔。它突破了某些“花腔”专用的局限,吸收了民歌等音乐元素,创造了与传统唱法相融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虎为主要伴奏乐器,辅以其他民族乐器和锣鼓,适合表演各种题材的剧目。

唱歌

黄梅戏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和一个小类,即主旋律、花腔和胤祀腔。

(1)主旋律

又名郑强,是黄梅戏常用的板腔体系的唱腔,包括平辞、二行、三行、烟火。这些腔分为公腔和母腔。

平次:全剧使用率最高,为一板三只眼,故又称“慢板”、“平板”。曲调庄重、优美大方,变化多端,适应性强。擅长旁白,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腔结合使用。曲子的基本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开头、下一句、最后一句和结尾。第三、四句是骨干,无论唱多少字,都可以三四个旋律反复唱,或者稍加修饰,直到最后一句结束。此外,还有一些补充短语,如“麦腔”、“单哭介”、“双哭介”、“砧板”、“倒板”、“散板”、“平辞对板”等,形成了一个平辞腔。

两行:不是独立腔,必须附平词或其他曲调。没有起始句和结尾句,只有上下两个以缺板为特征的乐句,所以又叫“数板”“二流”。两行也分男女唱腔,都是柔板节奏,记谱法是1/2拍。它常被比作平词的柔板或三行的快板,以表达戏剧人物的兴奋或用于叙述。

三行:是两行的压缩型,节奏快,旋律差。速度是黄梅戏中最快的唱腔之一,属于快板,1/4拍,又称“快数板”。人物情绪激动时常用,常与二行、八班合用。有男声和女声,男声是宫调,女声是筝调。

八板和烟火:都是有板无眼,记数法是1/4。唱腔的结构,过门切换的方法,男女声的调式都没有大的区别。八板比较慢,烟火比较快。传统唱法每句话八拍,故名“八板”。按其速度可分为“慢八板”和“快八板”,进而被称为“烟火”和“流水”。传统唱法在最后一句的后半部分有一个助声词,叫做“复句”,但今天已经不用了。八板和烟火经常与平字、两行、三行结合,形成节奏对比,以表达人物的怨恨、恐惧、急躁等情绪。

(2)花腔:

是传统“花腔歌剧”唱腔的总称。情侣观灯、打猪草、蓝桥抽水、补背、打牌、卖杂货、圣紫晶、看美女、要秀才工资等小戏,都有自己特殊的曲调,中间还有锣鼓。除了几出戏用一个旋转的宫调外,一般都是几个曲子保持同一个宫调,形成一个简单的对联。这些唱腔相对独立,所以仍然保留了民歌和小调的特点,没有发展成死板的腔。其调式有宫、商、角、征、羽,但征调式用得最多,其次是羽和宫,再次是商和角。在平仄和花腔之间,还有一个花腔,最初是当地花鼓的唱腔,早期用于向观众征集色彩,所以又叫“花鼓调”、“花腔”。它用于花腔。比如情侣看灯,苦媳妇的自叹不如,送灵罗等。,都与曲式的花腔小调相结合,也有自己的计板、对板、大步、剪板等附加乐句,从而演变成板腔曲调,并运用于原剧中。咏叹调由开、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有调号式、一对一式、2/4记谱法。

(3)仙腔和阴腔:

这是一个小调,属于一个特殊的曲调。这种特殊的曲调打破了建国以来的使用界限,所以有人也把这种唱腔列入了主腔范畴。

仙调:又称道调、道情,原是神道出场专用调,旋律流畅,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单段结构。原为尚调式,后逐渐转变为寻音调式并接近色腔。这种特殊的曲调发展到板腔,增加了板、数板、行军腔、砧板等附加乐句。

阴穴:又称“复活穴”。在老戏中,常被用于鬼魂出现或人物病重时吟唱。曲调为尚调式,上下句结构,记谱法为2/4。旋律深沉而优美,苦涩而悲凉,拖长了音。在开发过程中,还增加了几块板、跨腔等附加短语。建国后,在抒情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和创造了对面板、双线、三线等板。

(2)演讲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本地语为基础,属于北方方言语系江淮方言。其特点是全剧歌词结构多为七句、跨句。七言句多为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多为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言、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扩充,而曲调多采用叠句。花腔歌剧的歌词灵活多变,三至七个字不等,往往夹杂着各种没有意义的口语词。句子的数量不一定是偶数。有时候最后一句重复的时候奇数句就算偶数了。唱法都是用安庆普通话唱的,接近普通话。全剧元音用普通话读唱,短剧用安庆当地方言,唱腔仍用普通话唱。

(3)伴奏

黄梅戏最初是用打击乐器伴奏的,称为“三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他试图用京胡来解释他的腔;后来尝试过二胡伴奏,但未能推广。直到建国初期,才逐渐决定以高虎为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了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最初锣鼓伴奏由大锣、小锣、平鼓组成,称为“三打七唱”,即三人演奏打击乐器,参与发声,七人演唱。后来鼓手还打了竹根节和钹,三个伴奏者分别坐在入户门内外和草台中间(鼓手)。20世纪30年代以后,受徽班和京剧的影响,逐渐走向舞台。传统锣鼓简单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锤,还有十三锤半、四棍(又称“一字锣”)、蛤蟆跳、凤凰点头、三箭、推公交车。伴随人物表演的是锣鼓、十三锤半、七字锣和锣。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逐渐吸收京剧技巧,创造了一些新的锣,以满足表演和伴唱的需要。

(4)脚色业务

黄梅戏中的脚色业务体系是在“二戏”和“三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部剧上演后,足彩界逐渐发展为郑丹、郑声、肖丹、萧声、小丑、老聃、戴胜、花花。辛亥革命前后,足彩事业的分工概括为四足和四足。上面四只脚分别是:郑丹(青衣)、老生(白胡子)、郑声(黑胡子)、画脸;接下来的四只脚是:萧声、花旦、小丑和老聃。虽然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攻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经常与惠、京板社同台演出。由于剧目的需要,京剧蓝调和吴二花又出现了,但没有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只有三打,七个唱腔,台上十二个人(管理服装道具),台下十二个人(煮茶)。商务搭配基本是七条线:郑丹、郑声、肖丹、萧声、小丑、老聃、花花。由于班里学生少,演全剧时,往往是一个演员同时演几个角色。因此,在黄梅戏中,虽然对演员的角色有专业规范,但没有严格的分支。

(5)经典剧目和著名艺术家

1953年5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配合下,先后编排改编了《打猪草》、《情侣看灯》、《仙女下凡》、《女马旭》等传统剧目。其中《神仙眷侣》也创下了当时国剧电影的观众纪录,一时风靡全国,名扬海外。这是黄梅戏第一次与电影艺术相结合,为黄梅戏增添了翅膀,使其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飞跃,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卓越地方戏。

在黄梅戏的成长过程中,严凤英、王少舫等成就卓著的演员为黄梅戏的表演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严凤英的歌唱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她的歌声醇厚甜美,充满民歌风味,表演形象生动,真实感人,内心感情强烈。其中《仙女下凡》、《女许》、《牛郎织女》、《夫妻看灯》、《打猪草》等剧很受欢迎,有的还被拍成电影,享誉海内外。

黄梅戏的传承价值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影响深远。当前,黄梅戏的流行区域日益缩小,各级黄梅戏剧团尤其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