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楠个人简介
邓小南的父亲是唐宋辽金史专家邓光明先生。但与我们想象中天然的“女性传承”不同,邓晓楠真正接触历史是在上大学之后,直接授课的老师都是邓光明先生的学生。用邓老师的话来说,“我和父亲感觉好像隔了一代人。”说到为什么选择宋史作为研究方向,邓老师告诉我们,主要是她发现秦汉史料略显不足,而明清史料太多太杂,学生选择研究宋史的比较少。在衡量了他们有限的精力后,她最终选择了中世纪史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邓先生写的《父亲最后的日子》这篇关于父亲邓光明的文章,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融合了两代人对学术的不懈探索,对独立人格和品格近乎苛刻和严格的自我要求让我们感动和震撼,一代学者的风范在文中凸显;一代大师的优雅,在一个家族里传承得如此之好。“女人继承父业”继承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性格和人格。”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说是性格上的正直,还有学习上的一丝不苟和勤奋。“邓老师给我们讲过这个。
78岁的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邓晓楠,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邓老师曾经在“北大荒”生活了9年,然后在28岁的时候重新走进课堂。邓的同学阎步克和荣新江现在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之一。回忆起那个时代和大学生活,邓老师说,“当时我们的感觉是,我们已经搭上了末班车,我们希望能追回失去的时光。在“科学之春”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心高气傲。没有那个时代,没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学生,自然就没有我。”在平实真实的描述中,我们看到,那个时代赋予邓先生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永远珍惜每一个前进的动力,永远抓住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也正是这样的时代造就了这样的一代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9月,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起的“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结束,北京大学历史系邓晓楠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