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宋真宗为“咸平之治”颁布了哪些政策?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白居易到长安参加科举,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访前任顾匡。顾匡看到他的名字,半开玩笑地说:“长安贵,活得不容易!"

后人读到这里,以为前辈总是吓唬年轻人。其实顾匡真的没瞎说。白居易806年去长安赶考。唐宪宗刚刚登基,关中粮价高涨。事实上,整个唐朝,只要运粮出了问题,别说关中百姓,就算皇帝没饿死,也很有可能死于缺粮引发的兵变...

所以只要关中的年景不好,就连盛唐的玄宗也要搬到东都洛阳去找吃的。控制全国的政治重心从长安转移到洛阳,再从洛阳转移到汴州(开封),五代十国以来都城一直在开封。要知道,开封府的地理位置确实不好,在马平川也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中央之所以迁来这里,是因为运粮的成本比去长安大大降低了,可见这些年的粮食压力有多么沉重。

然而,困扰唐宋百年的粮食危机,却被一个耍了十几年的皇帝——宋真宗·赵恒解决了。

说起来,这个宋真宗赵恒,整了一大堆自导自演的神仙显灵,还有三部天书来拜泰山。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这个皇帝确实不靠谱,但在农业生产上,他确实是个好厨子。从理论到实践,他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最终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为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奠定了基础,史称“咸平之治”。

首先,提拔重视农业的官员

宋立科真宗皇帝为什么对农业感兴趣?

后人公认的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因素”。北宋时期,宋真宗的老师邢秉是一位以精通“农事”而闻名的学者。“重农”的意识从小就在我心里扎了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的大宋朝是一个农业压力极其沉重的时期。

汴梁开封大大减轻了漕运压力,但生产压力极大。河北是唐代中国第二大产粮区,在澶渊之盟之前是宋辽战争的主战场。多年来,“丁壮死于传播,血抹于元野”。再加上宋代“土地制度未立”,普通农民劳役负担极重,农民起义不断,被称为内忧外患。

宋太宗归道元年(宋太宗去世前仅两年),北宋三秘陈数向宋太宗诉苦:此时大宋全国军需处处需要钱粮,即使桑弘羊、耿寿昌等金融大师投胎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宋真宗登基后的“缺粮”国家。不是“重农”?如果没有廖的召唤,大宋早就“止步”了。

因此,自宋真宗登基以来,“重农”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即使在选拔任用官员时,“重农”也是基本要求。就拿宋真宗时期深得宋真宗信任,却被宋史视为“五鬼”的奸臣来说吧。其中不乏“农业专家”。

典型的是宋代五鬼中的奸臣丁伟,他留下了“刘绪”的典故。此人虽是汉奸,却有“硬核”的农业水平。他开创的“南京后湖工程”是古代“农业综合治理工程”的典范。

当时,宋朝的丁伟曾经担任过嵊州(南靖)的周知。当时的南京后湖,由于多年疏于管理,已经成了烂泥地。丁伟宋上台后,做了一番调查,果断上演了一场神奇的手术:将后湖上的农田全部“还田”,把淤泥重新挖出来,重新蓄水养鱼、种水,干旱时后湖的水可以用来灌溉。这种创造性的“多元化生态管理”迅速提高了南京周边的农业产量。这个“综合治理”的奇迹,也成为这个汉奸早年的重要资本。

所以,不管宋真宗时期的大宋堂里有多少“鬼”,这确实是北宋历史上“农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一次。

由此,宋真宗的农业国策也比宋太宗更接地气,后者收取“买卖农具”的“天价”,被宋真宗废除,农民购买和使用新农具的成本更低。此后,大量先进的农具在北宋时期的民间得到推广。买卖牛的税也大大降低,杀牛的禁令也更加严格。明清经典著作中“想吃就吃”的牛肉,在宋真宗时期就“吃”了?绝对是高风险的事情。

此外,还有景德镇二年(1 0 5)十月编的《景德镇田亩》,此后长期沿用,“民以为咸方便。”这部农业法对宋代整个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就连宋真宗的一生都充斥着“天书合禅”活动,无论多么荒诞,“农”是唯一的底线:每次“天书合禅”活动,都要避开农时,期间修路修宫,能用就用兵士,生怕“伤农”。

当然,宋真宗也更清楚,要提高农业产量,最好依靠另一个可靠的学科:科学,而不是上帝。

第二,技术帝亲自在宫中引见。

在宋真宗“重农”的国策中,虽然他没有明说,但他确实做到了。典型的,就是占城大米的推出。

与中国的传统水稻品种相比,东南亚出产的“占城稻”以抗旱、早熟著称。但北宋初期,占城稻仅在福建种植。然而,这种高产水稻种子很早就引起了宋真宗的兴趣。他专门派人用宝物从占城天竺等国交换高产粮食种子,然后种在皇宫里。有时我高兴,也请大臣们欣赏。电视《知否》里那个拉着“顾先生”种植水稻的大宋皇帝,真的有的影子。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成为北宋农业史上重要的一年。宋真宗正式发函,将3万株迎新“占城稻”运往江淮和浙江种植。还特意贴出了清单,详细介绍了占城水稻的栽培种植方法,教百姓手工种植水稻。这场“绿色革命”对中国古代农业地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宋真宗为“领头羊”,各级官员开动脑筋,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例如,新型的“圩田”和“山田”在东南部广泛推广。因此,北宋的耕地数量大大增加。也是在宋真宗这一年,名臣李普主持了“钱塘江大堤改建工程”,用“竹笼堆石”、“堤外打桩”的新技术,使钱塘江大堤固若金汤。

也是在宋真宗时期,随着北宋强大的印刷技术,经典的农业书籍如《齐·姚敏书》和《施思编要》被广泛印刷。当地官员几乎有一本。在文化繁荣的北宋,这件事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其意义却大于多少绝美的宋词。

第三,刷大唐的数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在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处于恢复阶段,然后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视农业的皇帝,于是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终解决了持续数百年的“粮食危机”,各种数据也直接爆出来:比如宋太宗到道道三年(997)的户口增加到咸平六年的688(1003)。

至于国家税收,在唐太宗第三年(997年)是8000多万,但在宋真宗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1021年,其总额已经达到15000万,将近翻了一番。据学者齐侠估计,宋代耕地超过750万亩,比汉唐时期多一倍,亩产近两石。在宋代经济发达的地区,一亩到一亩半的土地足够养活一个成年人。在中世纪,这是世界领先的生产水平。

宋朝有400多次农民起义,外敌强大,可以持续三个世纪,甚至创造出繁荣的城市商业文明。其中一个根源就来自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农业水平。“神棍”皇帝宋真宗是北宋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单就农业成就而言,这根“神棍”确实比宋代的许多“任军”可靠得多。毕竟老百姓手里有饭吃,桌子上有饭吃,和文人笔下的相比,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