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文化
江西作为一个明确的行政区域制度,始于汉高祖初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嬴侯关英领兵至南昌,建南昌城,俗称关营城。取“南疆昌盛”、“南方繁荣”之意,取名“南长”,隋初由张羽县、洪州县管辖。
唐宋时期由江南西路和洪州管辖,为东南名城,故又称“洪都”。在古代江西,读书的优良传统蔚然成风。相传孔子的弟子坦太灭明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从隋唐开始,中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到清代,全国进士98689人,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
全国冠军724人,江西冠军41人,占比5.6%。江西还有另外6个武术冠军。江西还是佛教和道教的起源地,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宗教派别。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江西龙虎山是正统道教的发祥地,由汉代张道陵及其玄孙张生创建。
张道陵被张生尊为“教习之师,天上之师”,故又被称为“石天道学”或“正一”,是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统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成为独树一帜的门派。庐山的托林寺是中国佛教十大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它的创始人是晋代慧远的一个和尚。
所以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府,庐山的托林寺,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寺庙。近年来,许多外地、日本和韩国的佛教徒前来朝拜。此外,江西农业自古以来以水稻种植为主。隋唐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江西土地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茶叶种植和加工也有较大发展,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同时,制陶、造船和银铜冶炼也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造纸工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的中心。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镇。
扩展数据:
江西建制的演变
江西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江西有约翰(赣粤)、白蒲,《荀子劝学》中的注是“约翰古国之名”。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为争夺江西而战。
秦三十六郡,江西九江郡,有庐陵郡、新县、南县。江西作为一个明确的行政区域制度,始于汉高祖初年。当时设置张羽县(赣江原名张羽河),县辖南昌县,下辖18县。
汉武帝将全国定为13监区,称13郡,江西属扬州刺史部。狄咸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分封庐陵县、于都县。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建立彭泽郡(宣妃)、鄱阳郡。嘉禾五年(236),孙权为庐陵南校尉,迁居扬州。
隋朝时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与郡相同,所以隋朝江西有7郡24郡。到了唐朝,增加到8州37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定为10监控区,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二十一年(733年)增加到15路,属于江南西路。其监管区域辖八州,辖洪州(南昌)。
江西地区先属吴管辖,后属南唐。这一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级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958),南唐主决定在洪州建南都,并因此将洪州升为南昌府。
到了宋代,分流为州以上道路,初步设置了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江南路分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设9州4军68县。大部分属于仍管辖洪州的江南西路,也有一部分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在银行建立省书制度(简称省书)江西省的管辖范围大于江西省。除了今天江西的绝大部分(原江西东北属江浙一带)和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省辖13路、2个直隶州、48个县和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中书省为承宣和步骘部,由府改为县。江西成宣官僚司辖13府78县,基本相当于今天的江西省区。
清代江西改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继承明制。又增设吉安莲花、南昌铜鼓、赣州黔南等三个县级会馆,宁都县升为省级直隶府。总督成为该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下设两个部门,即承办宣传和决策局的部门和提交判决和制定法官的部门,负责民政、财政和司法监督。
江西省辖81个县。婺源县于1934年由安徽划归江西省,1947年转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被列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18国家级新区。
百度百科_江西历史文化知识
百度百科_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