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的就业变化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我国青年就业观念经历了服从分配、对外开放、自主择业三个阶段。
青年就业与发展的变化说明了青年就业的三个趋势:自主性——日益强烈的主体性;务实-政治色彩淡化;多元化——选择越来越广。
服从分配——计划系统遗产阶段:1978-1980s。
从1978到1980,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下,农村青年和农民一样,无法自由流动;在城市青年中,由于高等教育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就业是“全包全分”,国家承担分配工作,负责到底。现阶段,中国青年的择业观念是被动的、单一的。
——除了少数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大部分都继承了父业,集体耕地或分田到户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以种田为主。城镇里不是大学生的年轻人大多是“接班人”,这也是父辈事业的传承;因为社会的就业制度和招聘制度是僵化僵化的,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知青强调一切服从社会需求和国家分配。“我是革命的一块砖,所以我需要搬到我需要的地方。”
——择业标准趋于政治化。农村青年因为种地的固定性,基本没有选择。城市青年的择业标准主要表现在对不同职业的评价上,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第一位的因素。《中国青年就业》65438-0984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在评价当时的职业时,依次看重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
-择业意向:在那个年代,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青年就业最重要的东西,而今天依然流行的知青“诉苦”的文字,依然说明“上山下乡”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伤疤”;在恢复高考后的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知青“回城”成为中国人口迁移的一大景观。在城镇,商业仍然是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普遍对理工科感兴趣,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通失业青年也以“上班”为第一考虑,只有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才会去“个体户”或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而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酝酿在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这将改变很多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和方式。
走向开放——“民工潮”与城市青年的双向选择: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
——农村青年就业观念逐渐开放。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尤其是企业和建筑行业,国家户籍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就业管理制度都有所松动。之后,政府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区域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民工潮”,农村青年就业的观念逐渐打开。
——城市就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知青身上。从1985开始,我国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1989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项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逐步市场化。因此,青年就业最大的变化是,“经济地位”成为选择工作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超过了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成为首选标准的主要表现有:
首先,我希望在特区和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一项针对北京数千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毕业后想去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工作,中外合资企业被放在首位。
第二,不求高学历,但求高收入。80年代后期,考研人数锐减。从1987到1989,700多名研究生退学。在此期间,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大学生比例降至50%以下,这种现象被称为“知识外逃”。“像教授一样穷,像医生一样笨”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奇怪而又真实的社会现象。
第三是第二职业和职业流动性的增长。1980年代中后期,年轻人中开始出现“跳槽”现象,年轻人的职业流动性浮出水面。很多年轻人打出了“第一职业求稳,第二职业求富”的口号,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人才流动逐渐活跃。“国有-集体-合资-独资”的择业现象也层出不穷,使得1990年代的经济生活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国有企业”的工人急剧萎缩,“集体企业”的工人纷纷流出,“外资”企业一片繁荣。特别是在1993和1994,出现了大学生奔向沿海开放地区的热闹场面。
第四,经济收入成为选择工作的第一标准。当时年轻人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收入和福利;年轻人最喜欢的行业有:金融保险、工业企业、国家机关、服务业、科研机构等等。
自主创业——追求发展的多元化时代:65438+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农村青年就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青年再也不能被束缚在农村土地上,自由进入城镇。于是,大量农村青年开始在城市工作、生活,甚至定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在就业选择上走出了“生存策略”,外出打工的第一原则不再是“赚钱”,而是“经济理性人”的形象,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不再愿意充当城市的“路人”,而是努力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想成为城市的一员。
-城市青年就业现阶段,城市青年的就业也走向了“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甚至自主创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的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精简政府机构,国企减员增效,分流下岗职工也值得。就业矛盾突出,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个阶段,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知青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在择业标准上,重视发展前景、施展才华的机会、薪酬福利、工作环境。
其次,在就业的认识上,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国有、集体、私营单位之间的等级观念被逐渐打破,“创业也是就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
第三,在择业意向上,从“重商”向“商科并重”转变,过去不被看好的服务业也成为择业热点。
第四,政治色彩在职业的评价上更加淡化。而是向往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把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结合起来。
第五,在就业地和父母居住地的距离上,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减弱。“考证热”、“外语热”、“出国热”就是这种独立意识加强的证明。
第六,勇于创业,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2002年,由团中央青年产业司主办的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网正式上线运行,各地团组织相继建立和出台了青年就业创业的支持平台和措施。
结论:青年就业的三大趋势
综上所述,青年的就业和发展是由当时的社会政策和社会需求所导向的,但这种变化总体上呈现出青年就业的三种趋势。
——自主性——日益强大的主体性从青年就业演变的三个阶段来看,青年就业尤其是农村青年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自主性”越来越突出,既摆脱了国家体制造成的社会结构性抑制,也逐渐摆脱了父母家庭因素造成的微观层面的束缚。前者主要表现在国家逐渐退出“导演”的位置,不再直接负责年轻人的择业;后者主要表现在,从城市青年到农村青年,青年就业的地域空间大大拓展,从跨县、跨省到跨国,基本不再考虑离家(父母所在地)的远近。
-实用性-政治色彩已经褪去。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战略地位逐步提高,青年的就业观念也呈现出经济导向的加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随着经济意识的增强,年轻人更加积极地加入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转变,是务实的体现,是质的飞跃。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近年来中国青年就业的“职业经济”,尤其是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热潮再次达到高潮,这说明中国行政系统的经济功能与大脑和身体颠倒的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多样化-更广泛的选择随着社会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青年就业越来越多样化,不仅包括就业类型的多样化,还包括“非正规就业”甚至“不就业”的选择。前者主要表现在职业类型的多样化(如公务员、科研院所、国企、外企、私企等。)、地理位置(大城市、省会、沿海、东部发达地区农村、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和就业渠道(择业、自主创业);后者主要表现在家庭就业、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职业研究生、海外留学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