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摄影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繁荣期?
一、郎景山
郎景山(1892 ~ 1995),江苏淮阴人。他父亲喜欢收藏字画,喜欢唱戏,喜欢拍照,从小就影响了他。12岁,郎景山进入上海南洋中学;我从图片老师李景兰那里学到了摄影原理、冲洗和冲印技巧,因此我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郎景山先后进入上海《申报》和《上海时报》,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虽然是摄影记者,但擅长临摹画作。借鉴传统绘画艺术的“六法”,他潜心研究并充分发挥,拍摄了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神韵的风景照,形成了独特俊朗的风格。这些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好评。1928 165438+10月,周寿娟参观第二届中国电影节后写道:
郎景山一帧竹枝,用黄绢裱起来,题“板桥画册”,其清影舞动,现为板桥道人所书。
此后,郎景山专注于多底合成高光摄影。1934年,他的第一本摄影作品集《春树的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从此,郎景山的收藏摄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在谈到亮点摄影的创作时,郎景山写道:
摄影属于科学,但也有学科之外的其他利益,所以它的艺术必须依靠理论和技术的综合。窃中国的绘画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管理技术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境界。摄影是画,画画也是画。虽然它的工具不同,但是构图的原理是一样的,尤其是采集的方法,可以和绘画有更多的联系。
高光摄影,就是选择大部分底片中的风景来装进一张纸,也就是放弃画面的禁忌,取其合适。
郎景山早期的作品多表现佛家的静谧,孤独的观溪人,悠闲的捕水人,山水亭台。后来又以鹤、鹿为题材,创作了《竹鸟》、《绿夫妇》、《松鹤衰老》、《鹿苑长春》等作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郎景山转向用人物创作山水,模特主要是国画大师张大千。装扮成道士的张大千在一部山水作品集中作为主角,创作了《松阴高士》、《坐在松阴下》、《幽溪飞泉》等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模仿了古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如宋寅的高适,这与南宋马林的《听松风》非常相似。
郎景山的集合摄影模仿国画,讲究意境,形式上模仿国画。题材和趣味多取自古画和古诗词,是中国画风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正如美国摄影协会主席肯尼迪所指出的:
郎先生来自中国,他是研究中国绘画的,所以他是把中国绘画的原理运用到摄影中的第一人。
第二,张荫泉
同样自小学画的张荫泉,熟悉国画的画法,作品与郎景山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他认为,摄影的魅力在于“能够真实记录自然景物”,而这种“真实再现客观景物的能力”是绘画所不能达到的。
因此,早在1937年3月,张荫泉就在《飞鹰》杂志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
简洁、清晰、生动、有力。
这八个字,是张荫泉一生对摄影的追求。
张银全(1901 ~ 1971)19岁开始学习摄影。当时很少有人了解摄影,关于摄影的书刊也很少,所以他主要是自学。1921年考入国立北京法政大学经济系,业余时间看了很多英文原版摄影书籍。
当时,摄影和照相机传入中国不久,不仅摄影器材全部靠进口,而且摄影的艺术思想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讲求“唯美”,学习“画派”,拍浪漫的事和静物。张荫泉以劳动人民为目标,拍摄了一些揭露当时社会黑暗和贫穷,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在当时的摄影界是难能可贵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中国现在需要的艺术不是浪漫、温柔、迷人,而是充满艰难困苦,制造刺激。真的希望拿这个主义来激励自己,把自己的摄影当成一个救国活动,以防有什么好处。
因此,张荫泉把相机作为“另一种画笔”,描绘山川河流,反映社会生活,发掘隐藏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典型、美”。
张银全崇尚快照,有熟练的快照技巧。他的昆虫和鸟类摄影作品,如蜜蜂采蜜,蝴蝶爱花,燕子快速飞翔,老鹰在古树上飞翔,鹅在雪中受惊,都是动态和优雅的。
对于如何拍出好的动态照片,张银全有独到的见解。他说:
从头到尾找到一个动作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点)。这可以表明和代表它的所有行动,这是一个关键点。
提前预料,看准了,一出现就抓住。
拍动态照片时,张银全还特别强调了快门速度的设置。他认为:
如果太高,所有的动作都会被冻结。虽然图像清晰,但动感不强。最好是主体清晰,大部分动作略显模糊。
但快门速度越慢越难掌握,需要不断尝试,细心积累经验。
张荫泉的《力挽狂澜》是抓住动作高潮的代表作。拍于湖北黄冈河1935的夏天。当时正是长江汛期,风浪急。一艘小船在清晨奋力逆风划桨,船上的水手勇敢地与风浪搏斗。就在船快到江船迎接空中飞舞的缆绳时,张银全迅速捕捉到了这个动作的高潮。画面中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在摇晃,缆绳在飞舞,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
张银全多才多艺,在相机的研发上有很多建树。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决拒绝了侵华日军的邀请,没有去大学讲课,在家埋头光学,做了一些长焦镜头。其中有一款变焦镜头在当时并不多见,设计简洁。只要旋转套筒,它就可以改变8.5、13.5和19.5厘米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