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滨风景区的建设历程

20世纪初以来,青岛从一个军事重镇和商埠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避暑胜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大批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云集青岛,使青岛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同时,国内达官贵人和外商也纷纷进入青岛,活跃了青岛的工业、商业和建筑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为青岛早期的城市建设构筑了特定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碧海蓝天绿树红瓦黄墙”和依山而立的美丽建筑成为青岛顶级的风景特色,青岛海滨也因此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向着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迈进。市区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市区东部建起了许多高层建筑。相应的,新建的道路不再狭窄曲折,大型景区的建设更加现代化。城市的开发建设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海滨原有的风景特色,使现代景点与自然景点相得益彰,而且进一步美化、亮化了原有的景点。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景区逐步完善了与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作为青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市南区的主体部分,海滨景区建成了岛城标志性的观光大道东海路,拓宽改造了香港路,整修改造了栈桥公园,建成了八大峡公园。著名的八大关疗养区也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和维护,海滨风景区的所有公园和广场都亮了灯。

海滨景区管理处先后承办了第九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主会场和分会场、第二届海洋节分会场的活动,在景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夏日岛酷党、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各类图片展、科普展等。

青岛海滨风景区完成了鲁迅公园秦屿路拓宽、小青岛、小渔山公园道路调整完善、贵州路小游园改造建设、景区标准化公厕建设等工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在鲁迅公园内修建了呐喊台、自传碑、鲁迅诗廊,并对园路进行了整修,提高了造园水平,使鲁迅公园真正具有了鲁迅的文化内涵。为了使景区更加美丽,海滨景区的干部职工在园容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种植园和卫生管理日趋规范,在青岛市同行业评比中名列前茅。建设生态环境城市对海滨景区的美化和绿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海滨景区管理处按照高标准美化绿化的要求,努力让四季常青鲜花盛开。仅摆放一朵花,海边景区一年就能达到一万多盆,占青岛市区摆放花卉总量的三分之一。1982年,国家将青岛海滨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海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也因其不可再生性而被列为国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