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录片《回家的火车》的思考

纪录片《火车回家》是范立新导演的第一部独立故事片,于2009年在美国上映。

《回家的火车》以在广州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为背景,跟随一家人在广州回家过年的旅程。外国人将中国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并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在最繁忙的季节选择最拥挤的地方踏上这一最艰难的旅程。我觉得《回家的火车》想记录的不仅仅是春运热潮,更是当时底层民众的苦难、亲情、生计之间的矛盾。范立新说:“农民工是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为了照顾家人,远离家乡,他们去异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照顾父母。在一起多年,造成了他们和孩子感情上的隔阂。每年,他们跋山涉水,只为在春节与家人团聚。这辆回家的火车是千千成千上万农民工家庭艰难生活的写照。"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和冲突是张勤和他父亲之间的争斗。张勤在家人面前自称为老子,这激怒了他的父亲。后来他从语言冲突演变成肢体冲突。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电影画面的剧烈抖动和收音机的出现。谁也没想到这件事会如此真实地发生。当她父亲把女儿打倒在地时,她站起来对着镜头大喊:“这是真的。你不想真实一点吗?”!“其中,导演并没有进行任何价值导向,只是简单的展现了现实,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后来,我知道,事实上,导演范立新卷入了他们父女之间的争吵。他说:“影片中有张父女大吵一架的镜头。我犹豫了几秒钟。我是应该坚持纪录片导演的身份,置身自然事件之外,还是应该抽离?“想了一会儿,我决定冲进去把他们拉开。这是我作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中国人必须做的事情。”虽然他的介入影响了这部电影的纪录片效果,但也体现了导演深厚的人文关怀,我觉得他做的是对的。

视听语言:全片画面非常紧张。导演擅长捕捉人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无论是描述春运热潮中一大群人的场景,还是主角一家人的场景。而且全片没有旁白,只有介绍时间地点和实际声音的字幕,主角。通常很多纪录片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旁白讲述影片的背景。但在这部片子里,导演直接把大量的人在火车站外等着,涌入站台,挤进车厢。他用视听语言直观地告诉观众我想讲什么样的故事。后来有后期剪辑的时候,很多对比鲜明的镜头也被别有用心的剪辑在一起,呈现给大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比如,当母亲陈素琴向诸神祈祷保佑女儿时,随后画面转向了火车,张勤蜷缩在火车的一角,独自踏上了自由之旅。还有一个父亲,张昌华,咳嗽着躺在病床上,摇着头,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和张勤疯狂地跳舞。通过镜头的对比,两代人的距离被最大化,张勤的失落也被表现出来。

尽管这部电影的现实让我们悲伤和难过,但结尾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母亲陈素琴踏上了回家的路,陪伴她最小的儿子接受教育。这给了这个家庭希望,也让我们的观众看到了希望。本片以最真实的影像聚焦当时的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通过鲜明的纪实风格呈现给我们,也引起观众对一些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