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城区有一条老巷子叫巡司町。这条巷子有哪些故事?

在厦门老城区,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或许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荀泗顶巷,一条有故事的巷子。

前世:巡顶的由来“巡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要说起这个,还得从清初的“世勋巡检司”说起。

石巡巡检司于1661年由小金门迁至同安石巡,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迁至厦门。当时厦门、金群岛属同安管辖,巡检司相当于今天的海滨派出所,是维护和管理当地治安的机构。巡检司由知县任命,是九品小官,先后78职。

当时的检务库建在厦门港,在璧山岩前,检务库也有一些配套设施,促进和加快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在其背面的碧山岩缓坡上,很快形成了一条新的街巷,这就是“检连顶”的由来。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次年,英军攻占厦门。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厦门被定为“通商五口”之一。10月22日(1902),厦门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次年5月1日,由英、美、日驻厦门领事馆组成的殖民统治机构鼓浪屿工业局开始行使行政权。

直到清三年(1911)爆发辛亥革命,最后道台乘船逃亡,兴全永兵道台、方还同治厦门厅、世勋巡检司等军事行政机构相继崩溃,结束了231年清朝在厦门的统治。

“巡司顶”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街道及周边几经变迁。

民国初年,一条思明南路从厦门中心城区贯穿厦门口岸,切断了巡检司的顶部。直到解放前,厦门针织厂和水产渔具厂都建在巡司顶区。后来水产系统、针织厂、厦门水警区都在陆续建宿舍,让公司楼顶的巡逻又热闹起来。

如今的巡线车道只有320米长,4米宽,是一条蜿蜒的车道。逍遥成功大道夏港段施工也部分拆除。但由于其历史文化底蕴,在设置居民区时,其地名仍被流传下来。

这样的生活:巡司线过去坑坑洼洼,现在,保留下来的巡司线巷又安静了,充满了厦门老城区的生活味道。因为附近有一所华侨中学,荀泗顶巷是一条捷径,早中晚都有很多学生穿梭在这条巷里。荀泗顶巷两边,有一个小杂货店,一个小水果店,一个小花店,一个独居老人。

巷道的墙上,一面印着“巡顶公司的由来”的介绍,另一面是一些漫画,是附近四明小学学生关于和谐家庭的一些作品,还有一些是社区家庭医生的宣传漫画。

逛思丁也是厦门城市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厦门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巡捕署的顶层被保留了下来,就像厦门的城市发展一样,过去与现代交融。我很喜欢厦门。希望之城在发展的同时,也能留下这些历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