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天星码头的历史

尖沙咀天星码头1920

1927尖沙咀天星码头前的人力车1888左右,一个波斯拜火教徒DorabujeeNaorojeeMithaiwala创办了“九龙渡轮公司”,来往于尖沙咀和中环之间。1898年,九龙仓集团收购“九龙小轮公司”,更名为“天星小轮公司”。当“天星”渡轮开始运营时,它只有五艘以烧煤为动力的单层船只。当时,该渡轮在中环和尖沙咀之间每40分钟一班,票价为每人5美分(0.05港元)。

1904年,“天星小轮”在当时的九龙仓码头南端的九龙角,即今天的海运大厦附近,新建了一个天星小轮码头。4月1906竣工,木结构。同年9月18,九龙角天星码头因台风受损,故南移至现址全面重建,1911恢复服务。

1916,尖沙咀火车站近天星码头落成,大大增加了乘客量。

1933年,天星小轮取得尖沙咀至中环航线的专营权。

50年代初,尖沙咀天星码头重建,成为现在的样子。

1979年8月2日,台风霍贝来袭,一艘万吨希腊货船撞上尖沙咀天星码头,随后搁浅在九龙公众码头,该码头已关闭数周。

2003年推出名为“星光维多利亚港之旅”的海上游;游客可以乘坐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天星小轮“回行”,尖沙咀码头是设有售票处的四站之一。

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12日,尖沙咀至中环的渡轮服务由爱丁堡广场码头改为中环7号码头。

尖沙咀天星码头公共运输交汇处搬迁

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的维基新闻相关报道:

2005年6月8日,立法会通过旅游事务署拨款2.7亿元,把尖沙咀天星码头旁的公共交通交汇处,迁往尖沙咀永安广场旁的新公共交通交汇处。以便与九广铁路尖沙咀站配套,并让出原有天星码头公共交通交汇处的空间,扩建码头旁的露天广场,以改善旅游设施,使之成为尖沙咀的新地标。

天星小轮曾聘请两位独立顾问,研究天星码头巴士总站搬迁后对天星小轮的影响。有人指出,如果汽车总站搬迁,乘客人数可能减少8%-11%,需要大幅提高票价来维持成本。旅游事务署的回应强调,露天广场有助促进尖沙咀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天星小轮的客运量。交通分流工程也将改善附近的交通,不会造成拥堵。2008年7月,九龙巴士率先将九龙巴士5号线搬离尖沙咀码头,让人们关注到巴士总站的未来。一些民间团体发起活动,表达反对拆卸尖沙咀码头的意愿。